丘淑婷 雷競 李秀錦
【摘 要】情緒心理是形成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能為整個企業凝心聚力。情緒心理既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又影響個人的工作效率。會計行業深受從業者情緒心理的影響,健康的情緒心理是會計工作質量的重要保障。文章圍繞會計人員的情緒心理,分析不同層次的會計人員的情緒心理及其影響因素,提出改善會計人員情緒心理的措施,以期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
【關鍵詞】情緒心理;會計職業;心理壓力;舞弊心理;職業倦怠心理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05-0200-03
1 會計人員情緒心理的基本內容
1.1 會計人員的心理壓力問題
在工作中,每個人都承擔著一些心理壓力。會計人員的心理壓力主要體現在個人修養和專業技能2個方面。若會計人員心理素質差,則在工作和人際處理方面容易出現問題。在工作過程中,會計人員應適當調節心理壓力,將壓力化為動力。過度的壓力會使會計人員出現焦慮、失眠、抑郁、情緒失控等生理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容易導致工作出現差錯。因此,心理壓力是值得重視的情緒心理問題。
1.2 會計人員的會計舞弊心理
會計人員舞弊心理的產生,主要包含以下3種因素。
1.2.1 會計舞弊心理受限于自身性格特征
個人性格特征是導致會計人員產生舞弊心理的主要因素。其中,人格特征具有4種類型:A理智,立場獨立型;B無主見,立場依存型;C事業心強,急功近利型;D老實,默默工作型。這4種類型對待工作的性格特征如下:A型人聰慧內在修為好,不容易受到誘惑。D型人安分守己并且也有內在修為,因此也不太容易產生舞弊心理。但是B、C型人就和A、D型人恰恰相反,容易產生舞弊心理,造成嚴重后果。
1.2.2 會計舞弊心理與從眾心理、僥幸心理相關
在會計行業的大環境里,一類人僥幸通過舞弊行為繞開了審計、稅務部門的檢查,以此得到老板的賞識。另一類人遵守會計法律法規,待遇低下。相比之下,第二類人就容易產生從眾心理,與此同時也助長第一類人的舞弊行為。
1.2.3 會計法律法規的不完善
會計法律法規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引發會計人員的舞弊心理,從而有可能損害企業的利益。同時,政府對會計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也不夠強。因此,法律法規不夠完善、打擊力度不夠強是引發會計人員產生舞弊心理的一個根本原因。
1.3 會計人員職業倦怠心理
“職業倦怠”是費魯頓伯格提出的一個概念,指在職業環境中,對長期的情緒緊張源和人際關系緊張源的應激反應而表現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綜合征,主要表現為會計人員精力散漫、缺乏動力、處事懈怠的行為。這種消極的情緒心理將對會計工作產生負面的影響。
1.3.1 從會計人員自身方面分析會計人員的職業倦怠
(1)會計人員自身心理素質。會計從業人員自身心理素質也很重要。容易情緒化、內心浮躁的從業者,較之情緒穩定、內心沉穩深厚的人更容易產生職業倦怠心理。性格內向、情緒化、心理調適能力弱的從業者容易把不良情緒藏在心里,從而在日積月累的矛盾中產生職業倦怠的問題。反之,性格外向、內心沉穩、思想較成熟的人具有良好的自我調控能力,對職業倦怠的緩沖能力和忍耐力更強,能夠找到疏通壓力的合適渠道。例如,通過運動、與人溝通交流,從而積極樂觀地工作。
(2)會計人員自身職業素養。從事會計行業,需要扎實的專業理論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倘若自身的專業技能素養不夠,就容易造成思維方式狹隘,缺乏大局把握能力。而且,會計信息更新較快,會計人員需提供準確、及時的信息。在這樣的會計大環境下,如果會計人員安于現狀,不能緊跟會計信息的更新而加強會計理論知識的學習,很難適應會計行業發展的趨勢。
1.3.2 從社會方面分析會計人員的職業倦怠
(1)社會待遇和社會地位偏低。目前,會計的門檻較低,各個公司、單位都需要會計從業人員,就業面廣導致會計從業人員整體待遇不高;而會計從業人員廣泛導致會計從業人員社會地位普遍偏低。因此,社會待遇和社會地位偏低是導致會計人員出現職業倦怠的原因之一。
(2)工作時間偏長,肩負責任大。據相關調查表明,我國會計人員人均日工作時間為9.67 h,相對其他崗位一般職工平均工作時間多出1.67 h,睡眠時間少1 h。有時使用手工記賬,為了一個極小的數不符,會計人員也必須核查,直到各種賬本相符。會計工作身上的責任重大,萬一出現差錯,就可能要承當法律責任。日復一日的會計工作容易導致會計人員產生職業倦怠心理。
1.4 不同層級會計人員情緒心理的差別
1.4.1 基層會計人員的情緒心理
從市場形勢上可以看出,基層會計人員能夠較好地就業,但門檻低且工作日復一日使基層會計人員產生抱怨、厭倦和惰性心理。近年來,我國會計準則不斷修改,會計實務變化快,新的內容層出不窮,基層會計人員由于接觸業務范圍窄,存在安于現狀的惰性心理,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會計等級考試需要實踐經驗和書面知識,基層會計人員既要上班又要備考,考試通不過易產生沮喪心理。
1.4.2 高層會計管理者的情緒心理
高層管理者工作重點偏向于管理和監督檢查。高層會計管理者社會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能夠更好地應對會計中的特殊業務、復雜性業務,并且能夠隨著環境變化而提升新的業務能力。這比較符合當前我國會計實務的需要,能夠適應未來經濟活動的發展,做到現實性和前瞻性的結合。所以,高層會計管理者被要求的職業素養更高,承受的壓力大,較容易導致不良情緒增加。
1.5 影響會計人員情緒心理因素分析
1.5.1 源自于會計人員自身的因素
(1)會計人員自身素質影響情緒心理。會計人員個人素質與社會壓力和誘惑息息相關。如果會計人員經受不住誘惑,出現貪污、挪用公款等行為,易增大會計人員隱性心理壓力,出現良心不安等多種不良的情緒心理。
(2)會計人員自身性格影響情緒心理。會計人員的情緒大部分取決于性格。性格內向的會計人員可能會表現得羞澀、被動、敏感,社交能力相對較差,從而使其人際關系緊張,環境適應能力差,容易產生壓抑、不安等消極情緒心理問題。
1.5.2 家庭環境因素
家庭環境因素影響著會計人員工作情緒心理。復雜的家庭環境讓會計人員心力交瘁,容易出現工作失誤。家庭和工作是相互影響的,二者協調達到互相積極促進的作用,有利于改善情緒心理。
1.5.3 來源于內部環境的因素
(1)工作內部環境因素。一般來說,嚴肅的工作氛圍容易增加會計行業人員的壓力,加重情緒的堵塞,無法高效工作。因此,營造清新的環境氛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會計人員的情緒,提高工作積極性。
(2)同事之間關系因素。與同事之間處理好關系十分重要。會計人員和同事建立起和諧互助的關系,可以產生良好的工作情緒心理。與同事關系緊張,可能會出現妒忌、猜疑等狹隘的心理現象。
(3)領導關系因素。企業領導為了達到一定的經濟利益時,時常把企業目標傳達給各個部門,甚至有些時候下達給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不合理或不合法的命令。面對來自企業領導的要求,甚至是對會計事務的干預,一方面,如果會計人員勇敢地拒絕執行領導指令,會產生擔憂、緊張的心理;另一方面,如果會計人員執行領導指令,會產生畏懼、良心受譴責的情緒心理。
1.5.4 來源于外部環境的因素
近年來,國家推進依法治稅,整頓和規范稅收秩序。嚴厲打擊各種違法行為,特別是嚴肅懲處領導責任人和會計責任人。財務人員如果有私設賬外賬隱瞞收入、虛攤成本費用等行為,自身就會承受重大壓力。
2 分析會計人員不良情緒心理對會計職業的影響
2.1 影響會計工作效率
一方面,人的情緒心理容易影響工作效率,內心負擔過大,容易產生不良的情緒心理。例如,時常感到壓抑,憂心忡忡,這些消極的情緒很難讓思維變得廣闊。另一方面,產生社會惰化現象。它指個人與群體其他成員一起完成某種事情時,個人的活動積極性與效率下降的現象。這導致個體責任不易明確分解,使得會計人員被動,效率低下。
2.2 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
一方面,會計人員的社會惰化現象不僅會影響工作效率,同樣也會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會計是一項非常嚴謹的工作,稍微疏忽便會導致會計信息的不準確。另一方面,會計人員造假心理會引發會計工作的造假行為,從而嚴重危害到會計信息的質量。因此,會計人員消極情緒心理不利于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
2.3 影響會計組織結構的連續性
會計是一項環環相扣的行業。做賬人員之間因為不同類型的做賬而相互影響,基層會計工作要與上級財務會計工作實現順利對接,所以調節好會計人員的情緒心理能保持會計組織結構的連續性。
2.4 影響會計行業的整體素質面貌
列寧說:“人類在探索真理時,積極、肯定的情感起激勵促進作用,消極否定的情感起抑制阻礙作用。”所以,會計工作人員的情緒心理不僅會影響個人工作情況,同時會影響會計行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人們的情緒具有傳染性,會計人員處于消極的情緒中,容易傳染給同事、親朋好友。漸漸的,會計行業就會展現出呆板的不良工作現象和風氣。
3 改善會計人員不良情緒的對策
3.1 提高會計人員溝通能力
提高會計人員的溝通能力是必要的。會計人員在說的過程要真誠、有見解,同時也要掌握好說話的技巧;在聽的過程,耐心傾聽,肯定別人,換位思考,得到對方信任感和安全感。傾聽過后,要大致了解對方要表達的內容、情緒心理。溝通順暢,有利于會計人員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而減少不良情緒心理。
3.2 提高會計人員情緒自控能力
在大規模的單位、公司可招聘心理顧問,組織活動或開展講座。不僅使會計人員私下的溝通更自然,還能起到普及情緒心理知識、增強團隊協作意識的作用。在小規模的企業,會計人員可通過閱讀書籍、參加活動等渠道養成善于總結自我的習慣,積累經驗,從而提高情緒自控能力。
3.3 提高會計人員效率,優化會計工作環境
第一,美化會計辦公環境。在辦公室可多擺放植物。加點鮮活的綠色使會計人員在工作疲倦時放松心情,也有利于眼睛的保養。第二,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待遇。提高福利待遇可以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提高會計待遇可以在年末發放獎金,對平時工作嚴謹認真的會計人員適當提高工資,偶逢節假日贈送福利卡等。
3.4 提高會計人員整體素質
加強會計人員整體素質不僅要提高其業務素質,還要提高其道德修養。同時,加強教育學習,建立健全的考評激勵機制。
4 結語
總之,對會計情緒心理的研究是十分有意義的。我們需要學習國外的心理研究成果,加強對生活、工作、學習方面的情緒掌控力度,對產生的情緒心理對癥下藥。
參 考 文 獻
[1]騫雨.財務舞弊行為與會計司法鑒定[D].上海:華東政法大學,2012.
[2]張麗萍.化解財務人員心理壓力的途徑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1(30).
[3]唐俐,石穎.從心理學角度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分析及對策研究[J].企業經濟,2009(9).
[4]康玉科,黎晗光.會計數字造假心理透析[J].西部財會,2002(11).
[5]王昌慶.會計人員承受的壓力和化解[J].會計之友,2009(7).
[6]劉麗.會計人員的心理優化及其對策分析[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
[7]袁靜靜.基層財務人員的心理調適[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10).
[8]應永勝,玉萍.會計人員的心理壓力實證研究[J].荷澤學院學報,2009(4).
[9]催宏.會計職業倦怠研究回顧與展望[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8(9).
[10]龍鳳.企業財務舞弊特征與審計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2.
[責任編輯: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