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梅 陳典
【摘 要】文章以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為研究對象,構建了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指標,通過對貴州高校經管類研究生的一手調查資料,利用有序logit模型實證分析了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結果表明,就業選擇、就業過程、個人因素及就業幸福度對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具有顯著的影響。其中,高校服務對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的影響逐漸提升;個人因素的回歸結果表明,研究生的創新能力、社交能力愈發影響著研究生的就業質量。這對我國高校制定研究生培養政策,實現研究生優質就業,提升高校辦學質量具有現實的意義。
【關鍵詞】研究生;就業質量;logit模型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06-0271-03
1 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的影響因素指標體系構建
就業質量即勞動者在就業的過程中與生產資料相結合所獲得的從物質上到精神上的滿足感,是動態的過程。本文從微觀的角度出發,從就業選擇,學校服務、研究生個體因素、就業幸福度一級指標角度出發,下設就業單位所有制、就業單位規模等15個二級指標對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進行實證研究。影響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的因素較多,綜合來評判,筆者將其分為就業工作前選擇情況、就業過程、經管類研究生個人能力因素、就業工作幸福度4個方面進行分析研究。
1.1 就業工作選擇影響因素對就業質量的影響
就業工作前期影響因素包括就業單位的類型、就業單位規模、工作條件、工作時間4個方面。其中,就業單位的性質分為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股份制公司、民營企業、其他4類。由于就業單位類型的不同,員工在工作中的就業質量自然不同;就業單位的規模越大,員工的榮譽感就越強,就業質量就越高;工作條件越好,就業人員所獲得物質或精神享受越高;工作時間合理,就業人員就能夠有充足的精力處理工作與家庭之間的事務。據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①H1,就業單位所有制與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之間有顯著的正向影響;②H2,就業單位規模與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之間有顯著的正向影響;③H3,工作條件與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之間有顯著的正向影響;④H4,工作時間與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之間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1.2 高校服務影響因素對就業質量的影響
高校服務影響因素包括在就業過程中所享受的培訓、研究生在學校中所得到的職業指導、學校對研究生就業過程中的信息服務、學校對研究生的就業市場引進情況4個方面。高校對研究生提供的服務,使其能夠獲得適合就業需求的操作技能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其擇業、就業競爭力,促進其順利就業。這對提高就業質量有直接的影響。相關假設如下:①H5,就業培訓與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之間有顯著的正向影響;②H6,職業指導與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之間有顯著的正向影響;③H7,信息服務與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之間有顯著的正向影響;④H8,市場拓展與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之間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1.3 經管類研究生個體因素對就業質量的影響
經管類研究生個體因素從專業知識水平、創新能力、社會交往能力3個方面度量。“基礎決定高度”,扎實的專業知識能確保研究生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以滿足崗位的需要,提高其對崗位的適應性;創新能力能夠使研究生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從長遠來看,創新能力還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就業水平;社會交往能力能夠促進研究生在就業的過程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拓展其生活空間,保持健康的心態,進而對事業取得成績起促進作用。據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①H9,專業知識水平與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之間有顯著的正向影響;②H10,創新能力與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之間有顯著的正向影響;③H11,社會交往能力與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之間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1.4 就業幸福度對就業質量的影響
就業幸福度包括研究生工作環境、專業對口度、職業發展空間、薪資水平及福利保障4個方面,其中工作環境包括自然環境、作業環境、團隊環境3方面。良好的工作環境能夠提升研究生的工作熱情、增強其工作動力。專業對口度指研究生就業的內容與所學的專業相匹配。薪資水平越高,福利保障越全面,研究生的就業質量就越高。故而,本文研究假設如下:①H12,工作環境與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之間有顯著的正向影響;②H13,專業對口與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之間有顯著的正向影響;③H14,職業發展空間與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之間有顯著的正向影響;④H15,薪資水平和福利保障與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之間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2 實證研究
2.1 數據來源、變量與模型選擇
2.1.1 數據來源、變量選擇及其描述性統計
本文研究所用數據來自筆者對貴州省大學畢業研究生所做的隨機抽樣調查。調查主要采用訪談、調研者自填2種方式。獲得問卷545份,其中有效問卷539份,問卷有效率達98%,樣本主要變量描述性特征表略。本文選取就業單位所有制、企業雇傭政策等作為解釋變量。具體的變量選擇及其描述性見表1。
2.1.2 模型選擇
本文被解釋變量為構建出的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的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涵蓋就業選擇、就業高校服務、個人因素、就業幸福度4個層面。被解釋變量為有序多分類變量,故選擇有序Logistic回歸模型。假設就業質量滿意度變量為Y,就業質量滿意度為4個等級的有序變量,即Y1、Y2、Y3、Y4,隨著滿意度的遞減,分別代表很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很不滿意。模型表達式如下:
公式(1)中,Pj表示Y≤j的累計概率,aj為模型的常量,表示所有解釋變量為0時,出現某一累計結果的概率,βi表示第i個解釋變量的回歸系數,χi表示第i個解釋變量。
2.2 實證檢驗及結果分析
本文采用的計量軟件為SPSS 19.0,實證分析結果見表2。所建立模型均在0.01水平上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表明模型擬合良好。
2.2.1 就業選擇因素對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的影響不是很明顯
就業選擇中就業單位所有制、工作條件、工作時間在4個模型中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而就業單位規模未在模型Ⅳ中通過顯著性檢驗,就業單位所有制在4個模型均通過了檢驗,但影響方向不同,僅在模型Ⅱ中回歸系數為負,在其余模型中回歸系數為正,表明就業單位所有制對經管類研究生的就業選擇、個人因素和就業幸福度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就業單位規模在模型Ⅰ、模型Ⅱ、模型Ⅲ中通過了顯著性檢驗,且在模型Ⅰ和模型Ⅲ中的系數為正,說明就業單位規模對經管類研究生的工作選擇、學校服務和個人因素中具有正向的作用,而與就業幸福度無關;工作條件、工作時間在4個模型中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且在模型Ⅰ中的系數均為正數,表明經管類研究生在進行就業選擇時都會關注這2方面。
2.2.2 學校服務因素對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的影響
學校服務中就業培訓在后3個模型中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而在就業選擇模型Ⅰ中未通過顯著性檢驗,這表明就業培訓對經管類研究生的就業學校服務、個人因素和就業幸福度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職業指導同樣在后3個模型中通過了顯著性檢驗,且系數均為正,說明職業指導對于經管類研究生的個人因素、就業幸福度有正向的影響,具體體現為職業指導會提升經管類研究生個人素質、提升其就業幸福度;信息服務在模型Ⅰ、模型Ⅱ、模型Ⅲ、模型Ⅳ中通過了顯著性檢驗,且其系數為正,表明信息服務對經管類研究生就業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市場拓展盡管均通過了檢驗,但其系數在模型Ⅰ、模型Ⅳ為正,說明學校服務的市場拓展與經管類研究生的就業質量之間有顯著的正向關系。
2.2.3 個人因素對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的影響較強
個人因素中經管類研究生的專業知識在模型Ⅱ、模型Ⅲ、模型Ⅳ中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而就業選擇模型Ⅰ中未通過顯著性檢驗,表明專業知識對經管類研究生的就業質量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創新能力在模型Ⅱ、模型Ⅲ和模型Ⅳ中通過了顯著性檢驗,系數為正,說明創新能力對于經管類研究生的個人因素、就業幸福度有正向的影響;社交能力在4個模型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且其系數在模型Ⅰ、模型Ⅳ為正,說明社交能力對于經管類研究生的就業選擇、就業幸福度有正向的影響。
2.2.4 就業幸福度因素對經管類研究生就業質量的影響
就業幸福度中工作環境僅在模型Ⅱ未通過顯著性檢驗,工作環境在模型Ⅰ、模型Ⅲ、模型Ⅳ中回歸系數為正,表明工作環境對經管類研究生的就業選擇、個人因素和就業幸福度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專業對口在后3個模型中通過了顯著性檢驗,但僅在模型Ⅰ中的系數為正,說明專業對口對于經管類研究生的就業質量影響逐步降低;薪資及福利在所有模型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可以看出,薪資及福利對經管類研究生就業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且與就業質量之間有顯著的正向關系。
3 研究結論及政策建議
研究表明,學校服務因素對經管類研究生的就業質量具有顯著的提升作用,工作條件和工作時間因素對經管類研究生的就業質量影響力逐漸增強,就業單位所有制與就業單位規模因素對就業質量的總體作用正在逐漸變弱,研究生的創新能力與社會交往能力對其就業質量的影響最為明顯,故提出如下建議。
(1)針對當前高校服務在研究生的就業質量的影響作用逐漸增強這一點,高校需要探索新形勢下研究生培養與研究生優質就業之間的關系,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創新就業培訓機制,根據市場對全方位、復合型技能人才需要日益加大這一現實導向,在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加入職業技能實訓的相關內容。使之能夠掌握基本的職場技能需要,研究生能夠不僅從理論中來,更能投之于實踐中去。{2}加強校地、校企合作,暢通就業信息渠道,為研究生就業提供更多、更優質的就業信息與就業單位。{3}強化認識就業信息對于研究生就業的重要性,創新思路,主動出擊,緊密聯系人力資源市場,對于研究生就業變化的信息,為研究生搭建立體、動態的綜合就業信息平臺。
(2)研究生的個人因素表明,研究生的專業知識能力、創新能力、社交能力對于研究生的就業質量作用存在正向的顯著影響關系,面對傳統的培養方法,高校需要革新教學教育方法,著眼于研究生的整體教育,改善科研環境,引導研究生培養科學的學習習慣和思考習慣,夯實研究生知識體系的構建和多樣化研究生的思維思考方式。重視對研究生的文化素質教育,這里的文化素質教育包括文化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激發研究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其能動性,培養其主動提高個體創新能力。
(3)加強完善企業單位的薪酬福利制度。通過對實證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薪酬福利政策對碩士研究生就業質量的影響比較大,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研究生只有在滿足了生理需求后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從整個社會來說,要創造出更充分的就業機會,營造更公平的就業環境,以促進經管類研究生就業。
參 考 文 獻
[1]信長星.努力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J].中國人口科學,2012(6):2-5.
[2]孟大虎,蘇麗鋒,李璐.人力資本與大學生的就業實現和就業質量——基于問卷數據的實證分析[J].人口與經濟,2012(3):19-26.
[3]魏永長,陳方宇.大學生出國留學意愿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高等教育評論,2017,5(2):204-219.
[責任編輯: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