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龍·R·帕特森
小型無人機系統由于獨特的性能和集群規模優勢,在軍事任務中擔當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具有改變作戰游戲規則的潛力。小型無人機系統的廣泛使用逐漸成為軍事安全和民用安全的威脅。若想成功擊敗來自小型無人機系統的威脅,就必須從技術、作戰準則、作戰規劃和政策原則等方面開發創新解決方案。
在空中力量的許多應用中,無人機系統提供了全新能力或軍事能力。目前,無人機系統品種繁多,從翼展超過46m的大型無人機,到由操作人員手拋式的微小型無人機,應有盡有。例如MQ-1B“捕食者”等中型無人機已成為美國反恐的標志性手段,但小型無人機系統同樣在全球各國軍隊中擔當重要角色。尤其是,小型無人機系統給小規模軍隊和非國家行為者展現了改變游戲規則的潛力,使他們獲得此前遙不可及的空中力量手段。各軍事強國也在利用小型無人機系統的能力強化現有的作戰系統。
敵方對小型無人機系統的創新應用,對美軍構成新的威脅。擊敗小型無人機系統威脅需要作戰指揮官把新技術和作戰準則相結合,加上適當的作戰計劃和政策指導,來保衛聯合部隊。
小型無人機系統的擴散
回望歷史,無人機系統一直為少數國家所壟斷,只有大型航空航天公司掌握著遙控或自主飛行等無人機技術。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催生出商用無人飛行控制系統,于是較小實體,甚至個人,也能研發或者獲得無人機系統。牛津大學博士烏爾麗克·埃絲特·弗蘭克重點研究無人系統越來越多用于軍事用途的深遠影響。她指出,2000年時僅有17個國家擁有軍事無人機系統,到2015年這些國家數量已經超過75個。
無人機系統軍事使用者遍及全球,并不僅局限于主權國家,非國家使用者也把無人機系統投用于軍事用途。例如,恐怖主義組織真主黨就使用伊朗制造的非武裝無人機系統飛越黎巴嫩和敘利亞上空。隨著無人機系統的研發和出口擴大,毫無疑問,無人機系統使用者的數量會進一步增加,包括更多處于動蕩的或敵對的政府,以及暴力極端主義團伙。
小型無人機系統為那些負擔不起或無法獲得更大更復雜系統的武裝團伙提供巨大潛力。而對于先進的軍隊來說,小型無人機系統也創造增加軍事資產數量的新機會,以遠低于獲得更大系統的成本引入新的能力。目前,使用小型無人機系統國家的數量,遠超過使用中型和大型無人機的國家。烏爾麗克·埃絲特·弗蘭克博士的研究指出,很多歐洲軍隊正在實施本土研制小型無人機系統的計劃。此外,很多非歐洲國家也在研發自己的小型無人機系統。很難想象,潛在的敵人,無論國家或者非國家行為者,在未來的武裝沖突中不會使用某種形式的小型無人機系統。
國家資助的軍事項目并非是無人機的唯一來源。近年來,無人機商業生產呈爆炸性發展,低成本商用無人機也具備先進的自動化和傳感器功能。小型商用無人機就能在互聯網上購買。這些無人機能夠飛行近30min,高度可達5486m,配備能傳送數據的高清相機,無人機成本一般1萬美元以內。
除了節省費用和具有傳感器能力以外,小型無人機系統能使用較為靈活。該系統具有很好的便攜性,不需要機場或其他輔助網絡。很多小型航空器由人工發射,或使用某種類型的彈射器起飛,回收也相對簡單。大多數這類無人機要么自行降落在短距離地面上,要么由捕捉裝置在其飛行中將其收回。在邊遠地區或不適合派遣空中掩護和情報資產的情況下,小型無人機系統因其便攜性而特別適合機動戰。烏爾麗克·埃絲特·弗蘭克博士的研究表明,小型無人機系統正以驚人的速度擴散,可用數量在飛快增長,使用這些資產的武裝組織也迅速增加。隨著無人機留空時間延長及自主化程度的進步,其作戰能力也相應擴大,進一步用于情報搜集、通信和攻擊等各種任務。
小型無人機系統武裝化
目前,很多國家在迅速獲取軍事用途的無人機系統,但直到幾年前,武裝無人機的能力一直被少數幾個國家壟斷。截至2013年,只有美國、英國和以色列能操作攜帶武器的無人機系統。到201 5年,中國和伊朗擁有了自主開發的武裝無人機系統項目。
預計武裝無人機系統出口將迅猛增長,以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2016年1月,一篇新聞報道提供了武裝無人機系統擴散的證據,顯示伊拉克在使用中國制造的武裝無人機。出口數據顯示,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和埃及已從中國購買武裝無人機系統。超過75家公司和國家機構在為無人機系統研制產品,中國有可能將成為主要供應國。
中國作為武裝無人機系統供應國的吸引力,來自其基于“價格、私密、產品”的出口政策。中國提供的產品價格,小國政府能夠支付得起;此外,中國保護私密的政策,對很多消費者極具吸引力,在獲取先進武器時,這些消費者不希望引起外界注意。
中型和大型無人機由于成本高昂而使一些希望獲得武裝無人機系統能力的潛在客戶望而卻步。而小型無人機系統的成本無論價格還是運作,都要低得多,于是催生了新的武裝飛機市場。雖然目前武裝小型無人機系統的供應有限,但在快速擴大。美國德事隆(Textron)系統公司生產的RQ一7“影子”無人機,被美國陸軍大量部署用于情報搜集,就是一種新型武裝小型無人機系統項目。德事隆系統公司負責無人系統研發的資深副總裁和總經理比爾·厄比說,德事隆系統公司已成功地試驗了掛載輕巧精確制導武器的RQ-7。
如何將足夠小的武器部署在飛行平臺上是小型無人機系統武器化研制的一個難題。尤其是掛載在MQ-1上的AGM-114“獄火”這樣的武器,重量達到45kg。最新研制的AGM-176“格里芬”等導彈要小得多,但對于很多在研的無人機系統來說仍然很重。為解決這個問題,美軍2010年公布了一項提案征詢書,要求研發重量低于11.3kg的精確攻擊武器。
業界積極回應這項軍事需求,設計了多種輕型精確武器。雷神公司為無人機研制的派羅斯(Pyros)戰術滑翔炸彈重量僅6kg,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制的“影子鷹”(shadowHawk)彈藥僅重5kg。中國正在積極為部隊和國際市場穩步地推進小型無人機系統的研發,以及與之相配套的武器。
市場在供應具備攻擊能力的武裝小型無人機系統的同時,還提供本身就作為自殺武器的消耗型小型無人機,另外還有搭載了組合傳感器和彈頭載荷的小型無人機,為各種規模的軍隊提供更廉價更靈活的選擇。美國航空環境公司研發的一次性使用的“彈簧小妖刀”(Switchblade)小型無人機系統就在機體中集成了彈頭和傳感器。“彈簧小妖刀”類似一個便攜背包,內裝運載工具本身和發射器,重量僅2.5kg。其飛行時間為10min,最高速度超過137km/h,是一種單兵攜帶武器,它能飛到高空,發現敵人后迅速精確沖向目標攻擊,取得殺傷效果,而附帶損毀有限。
采購武裝小型無人機系統,并非僅限于能獲得軍用合同的機構,軍用合同商可能要受到某種程度的政府監管。雖然其他團體缺少能合法采購軍事裝備的客戶,但是還是可通過其他方式獲得。商業用途的先進小型無人機系統,很容易改裝以執行武裝任務。從互聯網上購來微小型無人機,拆掉上面的相機或其他商業載荷,裝上小型簡易爆炸裝置,就成為一枚臨時的制導導彈。
商用無人機的特征一般是在機底部掛一個載荷平臺,平臺設計成能讓用戶根據任務要求裝上不同的照相設備。.對于有創意的用戶而言,商用無人機就是能力很強的小型無人機系統,一般能在載荷9.5kg時飛行15min。這種能力能讓單槍匹馬的人員對武裝保護區內目標實施精確動能打擊,成本不足5,000美元。
無論購買能攜帶精確制導武器的小型無人機系統,或使用本身就是自殺武器的無人機,還是改裝從網上訂購的無人機來攜帶簡易爆炸裝置,武裝團體的選擇在迅速擴展。成本從遠超過50萬美元到僅僅幾千美元,卻能提供前所未有的空中攻擊能力和數量選擇。
小型無人機系統的戰術優勢
由于具有尺寸小、速度慢、集群化三種特性,小型無人機系統具有多種戰術應用的可能性。每種特性在武裝沖突中提供一種效果,三種特性結合起來,就能產生更強的作戰潛力,對軍事目標構成重大威脅。
因尺寸小和速度相對低,小型無人機系統對防御目標帶來巨大困難。聯合出版物JP3-O《聯合作戰》稱:“無人機對美國防空構成新挑戰,很多此類系統的雷達反射截面小,飛行速度比有人機要慢很多,因此更難被發現。”2015年1月,一名業余愛好者在華盛頓特區遙控放飛的一架小型無人機墜毀落在白宮草坪,證實了作戰準則中所提及的這一弱點。這凸顯出小型、慢速的無人機能巧妙利用堅固空防和地面防御間的漏洞造成威脅。幾個月后的2015年4月22日,保安人員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辦公室的屋頂發現了另一架小型無人機,安全人員甚至不知道這架飛機何時降落在屋頂,因為過去一個月沒有人上屋頂查看,無人機的接近和降落都沒有被察覺。
小型無人機系統除了能躲避電子和視覺探測以外,還具有其他優勢。它們的體積小,很容易運輸,普通汽車即可裝運,甚至能用雙肩背包攜帶。敵人能將裝置和操作人員運抵聯合部隊基地區域附近,然后發射無人機。敵人不必依靠戰斗機闖入美國的空防,只要使用被動探測手段隱蔽其武裝小型無人機系統,帶入美國要塞內某個位置,發射升空即可。
小型無人機系統雖然比大多數飛機飛得慢,但因為已經避開防空障礙,只要起飛即可沖向目標,這種慢速就成為速度優勢。這些小型無人機以最高速度815km/h,能迅速進入交戰范圍。這種速度加上體積小,使小型無人機系統本身成為攻擊手段,發現敵人之時就是武器引爆之時。小型無人機系統所體現的速度加體積的優勢,還體現為能在對手指揮官決策回路內搗亂,可反復發動攻擊而不被發現,給準備不足的作戰指揮官造成一個困惑不安的環境,形成潛在的毀滅性威脅。
在分析小型無人機系統的碰撞影響時,其機群的數量必須考慮。小型無人機系統能力的迅速增長,展現出空中力量應用的新現實。2014年9月,美國前國防部長哈格爾在新英格蘭東南部國防工業聯盟的一次演講中提及了這個現實。他說:“曾幾何時,只有先進國家擁有的破壞性技術和摧毀性武器,已經廣泛地擴散,正在被不成熟的軍隊和恐怖組織所窺視或獲取。”小型無人機系統的擴散沖擊著空中力量的平衡。幾十年來,空中優勢一直由少數幾個國家所主宰。
由于武裝小型無人機系統的出現,美軍必須改變其防御敵人空中力量的傳統方式。聯合作戰準則JP3-0確定防空反導(AMD)體系是聯合部隊的一項關鍵任務。由于小型無人機系統的威脅,規劃防空反導所依憑的傳統假設可能不再適用。戰區內的一個聯合基地若面對的敵空中力量很薄弱,就無需在防空反導方面投入大量保護資產。但是現在的敵人憑借小型無人機系統,可以利用美軍基地的防御弱點實施攻擊,或至少迫使作戰指揮官把更多資源用于針對小型無人機系統威脅的防空,從而減少自身的進攻能力。
防務分析專家保爾·斯加瑞提醒人們注意小型無人機系統對相對空中能力所帶來的變化。在2014年的一份報告中,他寫道:“憑數量優勢壓倒敵人,是對付技術競爭的可行戰略,這一點美國在二戰中曾成功地進行了運用。此戰略的一個主要優勢是,它可以被用來造成敵人付出代價,因為它迫使敵人應對大量系統。”小型無人機系統能驅使對手付出此前完全不需要的防空代價,或大幅度增加防空反導代價來對付少量的敵空中攻擊能力。
對手可以大量采購小型無人機系統,進一步影響敵我雙方的相對空中力量,他們能將數十甚至數百架無人機集群實施協調攻擊,而無需部署為數不多的傳統飛機。這種靠壓倒性數量發動小型無人機系統攻擊的做法,可能迫使美軍同多個目標交戰,付出與傳統空中力量手段相比更高的防御代價。雖然美軍可能享有巨大的技術優勢,但其防御仍可能不足以對抗小型無人機系統蜂群攻擊。
在2014年的另外一份報告中,保爾·斯加瑞使用了一個被稱為“蘭切斯特定律”的原則,評估軍事交戰中的質量優勢與壓倒數量的比較。保爾·斯加瑞得出的結論是,一支數量弱勢的軍隊,可以通過更大的質量優勢來彌補,但對付一支數量2倍于我的敵方部隊,必須在質量上4倍優于對手,才能與對手匹敵。事實上,質量優勢能在多大程度上彌補數量之寡,是有局限的。小型無人機系統的低成本,讓精明的敵人有可能只需從數量上壓倒我軍的聯合防空體系,迫使我軍調整應對攻擊者的相對空中力量。
把小型無人機系統的體積和速度優勢與成本低而大量購置的數量結合起來,能成倍擴大空中力量平衡的變化。此前,無法運用空中力量的武裝組織,現在能挑戰美軍,他們利用小型無人機系統蜂群攻擊,能進一步使力量對比向自己傾斜。誠如保爾·斯加瑞所言:“蜂群戰術是由許多單獨個體組成集群,協調機動形成突然而至的連貫整體。”蜂群戰術不僅僅是協調大群個體的行動,在集群或規模攻擊中,個體成員運用協調的火力和機動來實現統一的目標,蜂群戰術的統一性蘊藏在集群本身中。”保爾·斯加瑞為闡明這個區別而指出,“一個狼群與一群孤狼非常不同。”
小型無人機系統蜂群戰術能力目前受到現有技術的約束,操作人員還不完全具備聯通大量小型無人機系統協調行動的能力,無人機自主化協調能力亦有待突破,亦即蜂群還難以協調、有序地行動來應對戰場局勢和蜂群內部的變化。但是,敵人通過適當的計劃和協調,能有限利用小型無人機系統的一些蜂群攻擊能力。“集中協調”是蜂群戰術指揮與控制的基本模式,它用指定的領導者來協調使命規劃和機動,并在使命執行中指派任務。在集中協調架構下運作小型無人機系統蜂群的團隊,比單個小型無人機系統一窩蜂攻擊造成的損失更大。把速度、體積、規模和蜂群戰術結合起來,小型無人機系統的戰術行動可能產生戰役效果。小型無人機系統為敵人打開機會之門,過去他們無法攻擊我軍的薄弱部位,現在憑借小型無人機系統就可以弱對強,對抗美軍的優勢。
蜂群戰術帶來的機會可用戰場布雷的例子和作用來展現。美國海軍戰爭作戰學院教授米蘭·威戈提出,布雷在海上作戰某些情況下,幾乎是以弱對強的唯一手段。米蘭·威戈補充說,布雷可用來形塑作戰空間,拒止敵方自由使用作戰空間,迫使船艦離開可能容易受到其他手段攻擊的被保護水域。大量的低成本小型無人機系統類似海上的水雷或陸地上的簡易爆炸裝置,能夠在空中高密度交通區域形成空中雷場。
空中布雷只是展現小型無人機系統獨特優勢的一個例子,在挑戰對手的兵力調配、戰力維持和基地防護等方面,小型無人機系統都大有可為。小型無人機系統構成的威脅,遠遠超過簡單的戰術。敵方軍隊能使用小型無人機系統攻擊人員、基礎設施和支援系統,從而給我軍作戰指揮官造成代價。我們必須為對抗這種威脅及時準備,任何拖延都可能釀成災難。
擊敗小型無人機系統的威脅
為避免聯合作戰中出現災難,指揮官需認真應對小型無人機系統威脅。要取得成功,指揮官不可坐等威脅臨頭才做出反應,而必須主動出擊求取勝利。擊敗小型無人機系統威脅,要求結合新技術解決方案,更新作戰準則,在作戰計劃中納入反小型無人機系統措施和手段,以及打敗新型敵人的新策略。
新技術的采用著眼于解決如何發現小型無人機系統,以及提供摧毀、癱瘓或壓制敵機的能力。聯合一體化防空反導組織(JIAMDO)主導探測和對抗小型無人機系統的研究工作。根據一份防務預算論證報告,聯合一體化防空反導組織負責計劃、協調和監督防空反導及有關的聯合概念。聯合一體化防空反導組織運用技術解決方案應對小型無人機系統威脅的努力之一,是每年一次的“黑標”演習。
2015年,聯合一體化防空反導組織實施了一項420萬美元預算的“黑標”演習。這次演習由多個系列試驗組成,以檢驗能否成功發現和擊敗小型無人機系統。試驗結果表明,需要一個“多系統組成的體系”來辨識并擊敗小型無人機系統及其帶來的威脅。探測過程包括雷達、光電、紅外和聲音技術手段的組合。摧毀或癱瘓這些無人機群,則需要動能打擊和電子攻擊手段結合起來。
僅靠技術防衛手段來對付小型無人機系統的威脅還不夠。目前。美國保護軍隊僅依憑技術的做法,這不僅可能導致任務執行能力的削弱,而且將防御成本抬高到難以接受的程度。美軍認為,必須更新作戰準則,考慮小型無人機系統的獨特威脅。作戰準則的更新可參考許多資料來源,其中之一是聯合出版物JP3-01《對抗空中和導彈威脅》,可以此文件為邏輯起點,來評估目前的作戰準則是否適用于擊敗這種新威脅。防空反導作戰主要由聯合部隊空軍統領指揮官領導。防空反導的概念分成兩個方面,即進攻性制空作戰(OCA)和防御性制空作戰(DCA)。兩者都必須具備對付小型無人機系統獨特能力的手段。
進攻性制空作戰的定義是,以進攻性的行動,在對手彈藥發射前和發射后并在盡可能接近發射源的區域,摧毀、破壞或癱瘓敵方飛機、導彈、發射平臺及其支援結構和系統。攻擊行動作為進攻性制空作戰的一部分,是爭取搶在敵人動用針對己方部隊的空中力量之前,對敵空中力量的這些組成實施打擊。敵空中力量的后勤保障,例如燃料儲庫和維修設施等也應是打擊的目標。
小型無人機系統因體積小且數量大,其所構成的威脅使進攻性制空作戰極難應對。把這些無人機本身作為打擊目標代價太高,可能徒勞無果。而其發射和支援系統很容易隱蔽和運輸,而且數量很多。一些小型無人機系統使用常規燃料,如果打擊其燃料儲庫可能取得一些積極的效果,但是這些無人機耗油少,敵人完全可以采用小型移動容器來儲備和隱蔽足夠數量的燃料。此外,很多小型無人機系統采用電動驅動裝置,能夠利用攻擊禁區的民用設施充電。小型無人機系統的這些特征表明,在目前的進攻性制空作戰作戰準則下,還沒有找到足以提供對抗敵小型無人機系統威脅的有效對策。
目前的防御性制空作戰指導文件中也存在缺陷。JP3-01給防御性制空作戰所下定義是,旨在發現、辨識、攔截、癱瘓或摧毀企圖滲透或攻入己方領空的敵軍的所有防御措施。開展防御性制空作戰,需要利用范圍廣泛的陸基、海基和空基傳感器及武器。防御性制空作戰的目的是縱深防御,讓我方防御系統獲得機會,對入侵空中威脅實施多方位多重打擊。
小型無人機系統憑其獨特的屬性,能躲避現有防空技術的探測,而研發能探測所有小型無人機系統的傳感器成本太高而難以承受。小型無人機系統易于運輸和攜帶,容易滲入陸地和海上的外圍防御層,進入我方近距腹地后再放飛升空,導致我軍難以實施多重打擊。小型無人機系統如集群為有效協調的蜂群,可能壓制我軍的內層防御,造成突破口,便于敵人后續進攻時利用。
因此,需對進攻性制空作戰和防御性制空作戰使命進行認真研究,生成擊敗小型無人機系統威脅的作戰準則指導。不過現有的作戰準則也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思路和途徑。例如,JP3-01將特種作戰部隊視為協助制空作戰的一種方法。特種作戰部隊分隊可用于發現和清除敵人空中和導彈設施、支援系統和指揮節點。
獵殺敵人可移動的空中系統自有其困難,小型無人機系統體積小,使獵殺任務更加困難。因為小型無人機系統可以輕而易舉地隱藏,與對付傳統導彈相比,其難度成倍增長。根據目前的作戰準則,雖然派遣特戰部隊分隊也難取得應對小型無人機系統威脅的良好效果,但至少是對抗小型無人機系統的可選方法之一。
小型無人機系統的這些獨特屬性,不僅有助于其發動逼近攻擊,而且也可反向利用這些屬性。例如,基地設施的指揮官可以考慮在聯合部隊基地周邊傳統禁區的基礎上,向外圍進一步清空擴展,使敵人無法近距離發射小型無人機系統破壞我軍行動,迫使敵人只能從遠距離攻擊,從而有利我軍發現和消滅這些威脅,彌補我軍系統難以發現小目標的缺陷。動用地面部隊清除并控制周邊地帶,可以被視為一種新的進攻性制空作戰手段。
JP3-01闡明,彈道導彈防御與飛機和巡航導彈防御完全不同。在對抗小型無人機系統威脅時,目前防空和反導指導文件的相關準則也不盡相同。通過提供充分的作戰準則指導,指揮官就能在作戰策劃過程中將相應的技術解決方案納入聯合部隊,以利擊敗小型無人機系統威脅。
在目前的作戰空間中,制定對應這種威脅的計劃十分重要。小型無人機系統的低成本使得敵方能增加對他們有利的相對空中力量。在時間、空間、力量估算中,作戰策劃者必須納入關于敵方獲取并運用大集群小型無人機系統能力的情報評估。對小型無人機系統的分析中,作戰策劃者需要考慮敵方增加的部隊規模,其空中資產覆蓋的空域,以及在發現小型無人機系統后我方指揮官做出反應的可用時間。在評估力量一時間因素時,作戰策劃者還必須要確定如何迅速地替代他們的系統。
在評估如何保護自身的重心即重點部位并形成作戰概念時,作戰策劃者必須權衡小型無人機系統能力,包括敵方小型無人機系統破壞、癱瘓或壓制我方關鍵能力的潛力,以及其搜集情報和迅速攻擊我軍關鍵薄弱環節的能力。
在補給部隊和保守交通線的計劃中,作戰策劃者應考慮到小型無人機系統的威脅。未受保護的漫長交通線,是高度機動的小型無人機系統的理想攻擊目標,其目的是降低對戰場部隊的再補給。由于作戰軸心已確定,作戰在按進度進行,如何應對擁有大量小型無人機系統的精干敵人,可能成為補給計劃制定中的一個難題。
除了做好包含有效技術解決方案的完善作戰計劃和更新作戰準則之外,作戰指揮官還必須制定合適的政策及原則指導。即使是一支體制完善訓練有素的部隊,如果缺乏恰當的原則指導,例如明確界定的交戰規則,就無法成功。要想取勝,就必須制定適用于作戰環境的健全的政策原則。
由于很多陸地和海上作戰基地設在人口稠密地區,考慮到可能帶來民間的附帶損傷,小型無人機系統的使用對指揮官履行任務帶來新的復雜性。美國空軍“黑標”演習主管斯科特·葛雷格少校在2015年的演習中就碰到這個問題。斯科特·葛雷格少校就探測小型無人機系統的困難程度時說:“一個10歲的懵懂孩子從消遣品商店購買無人機并放飛,和另一個惡意之徒購買和放飛相同的無人機,你如何區別?無論是雷達還是紅外傳感器,都無法辨識開來。”隨著規避小型無人機系統威脅的技術和作戰準則研發并制定出來,我們還應在作戰計劃中規定必要的政策和原則指導,包括交戰規則并加以推行。
政策的更新對于作戰層面和采購領域都非常必要。小型無人機系統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由計算機技術成果所驅動,因此,其相關能力將會繼續提升。遺憾的是,目前,美國國防采購程序與這種現實脫節。新的軍事裝備通常需要數年時間來設計、試驗和部署。在這個框架下,通過“黑標”演習或其他方式確定的所需硬件,等到實戰部署時,可能早就過時,敵人的技術水平可能早已超越美軍的技術解決方案。只有修改國防采購政策,才能有利軍方及時獲得新技術,保障指揮官擊敗小型無人機系統威脅。
結束語
小型無人機系統是一種具有強大潛力的新武器。由于其擁有的獨特能力,以及巨大的數量規模,小型無人機系統有可能塑造出一個全新的戰場空間。防務分析專家羅伯特·馬蒂納什研究了技術進步對作戰樣式帶來的日益逼近的變化,他在專著《向新抵消戰略前進:利用美國長期優勢恢復全球力量投射能力》中提到:“如果僅僅追求聯合作戰力量的復合投射能力倍增,美國已經負擔不起其龐大的經費。”目前,在美國之外,技術先進的新系統正以驚人的速度擴散,小型無人機系統只是這種變化的具體表現而已。小型無人機系統的威脅已迫在眉睫。
保爾·斯加瑞認為:“軍事變革的歷史表明,能在變革中勝出的,常常是那些發現新技術最有效使用途徑的人,而不一定是那些首先發明新技術或甚至擁有最尖端技術的人。”羅伯特·馬蒂納什和保爾·斯加瑞的觀點都揭示了對小型無人機系統威脅采取行動的現實必要性。曾由少數強國壟斷的無人系統技術優勢正在迅速消失。美國的敵人也開始擁有高技術填補差距,并開發出有效的應用手段攻擊我軍在世界各地的部隊。我軍若想成功擊敗擁有小型無人機系統的威脅,就必須從技術、作戰準則、作戰規劃和政策原則等方面開發創新解決方案。
(編譯自《空中力量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