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超 陳紫薇 李延暉
摘要:新時期,電商融合發展勢頭大好。工業品銷售對象群體小,單次交易量大,工業品同質化嚴重,導致工業電商不如零售電商受政府重視,并且葛店在電商與工業融合的過程中,存在電商配套體系不完備等問題。結合葛店工業電商的發展現狀,提出綜合發展的策略,從工業品制造、研發,產業鏈協同,到融資支持、人才培育、平臺建設等方面,為葛店工業電商提供方向指導。
關鍵詞:工業;電子商務;葛店;問題與對策
引言
工業品市場競爭激烈,工業活動為滿足客戶的特定需求,必然引起工業生產模式的變革,經營方式的轉變。近年來,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迅速,“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等新舉措又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電子商務有助于拓寬產品市場,增進交易雙方的聯系,提升交易的成功率,工業與電子商務的融合成為工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鄂州葛店開發區是湖北省首家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2年,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6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495.78億元,規模以上增加值123.29億元,同比增長15.8%,固定資產投資額230.92億元,同比增長24.9%,葛店工業發展迅猛,產業基礎雄厚。電子商務因其成本低、效率高、跨時空等特點,對農業、零售業的發展提供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樣會為工業的發展開辟新的渠道。
通過對葛店開發區工業產值、電商配套體系以及工業電商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工業電子商務在指導、平臺、融資、支付等方面出現的問題,提出工業電商發展的對策。
1、葛店開發區工業電商發展現狀分析
1.1工業實力雄厚
葛店開發區充分利用國家級、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扶持政策,積極發展工業產業,現已初步形成了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為主體的四大工業集群,推動開發區經濟持續穩步增長。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發展現狀(見表1),生物醫藥有17家,高端裝配制造有43家,電子信息有11家,新能源新材料有35家,其中,生物醫藥企業數量雖不占優,但取得的經濟效益最為顯著。借助“互聯網+”的東風,葛店開發區為電子商務與工業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充沛的工業基礎。
1.2電子商務發展迅速
2013年,葛店開發區成為首批省級電商示范基地,開發區政府將電商作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籌建電商孵化園區,支持當地企業參與電商活動,引進國內外知名電商企業,努力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2016年,開發區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93.23億元,同比增長48.7%,電子商務成績斐然。區內電商運營中心在問題識別、事務處理等方面的能力不斷提升,服務質量不斷提高,可以為工業企業進行電商活動提供技術支持。
1.3交通便捷,物流優勢顯著
葛店鄰近武漢,空、陸、水運暢通。武漢天河機場、區內新建的順豐機場為物流企業提供空運支持;經開發區的武鄂、武黃、鄂黃高速連通京珠、滬蓉、福銀、大廣等高速為產品在全國流通提供保障;新港葛店港口作業區為物流企業開展港口運輸提供便利。突出的區位、交通優勢吸引眾多物流企業人駐葛店。目前,開發區已引進東方物流、寶灣物流、維龍物流、安博鄂州葛店物流、人福健康生活物流、萬噸冷鏈等重大倉儲物流項目,形成多個物流園共同發展的繁榮局面。
1.4電商培訓資源充足
開發區政府重視電子商務人才培育,積極建設電商大學,依托長江職業技術學院,分三期實施,力圖實現學校的整體搬遷,為開發區源源不斷地提供電商人才。注重發揮“武鄂協同”的優勢,區政府加強與武大、華科、華師等武漢高校電商團隊的合作,引注電商培訓資源,調動開發區電商從業人員的學習熱情,提升開發區電商人才的綜合素質。
1.5工業企業基本實現信息化
不僅規模以上企業全部擁有自己的信息平臺,而且大多數工業企業建立網站進行公司介紹推廣,產品宣傳營銷。區內大中型工業企業積極與阿里巴巴、中國制造、世界工廠等大型B2B平臺開展合作,小微型企業也借助順企網、商搜網等B2B平臺發展電子商務,利用傳眾網等信息平臺宣傳公司及產品。其中,天然居硅藻泥通過自營平臺進行電子商務活動,打響電商交易品牌,發展勁頭正足。
2、葛店開發區發展工業電子商務出現的問題
2.1工業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開發區內多數工業企業經營鋼鐵、醫藥、化工類產品生產工藝陳舊,產品種類單一,雖然方便批量生產,但是也會導致產品品質不高,同質化現象嚴重。工業品市場供大于求,交易以廠商為主,交易量大,周期性強,造成產品銷路受限,在同類產品電商銷售過程中缺乏競爭力。例如,葛店開發區有“中國藥谷”之稱,生物醫藥在四大工業產業中經濟效益大,在開發區產業布局中占主導地位,然而,與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上海張江藥谷相比仍有明顯的差距。北京、上海的生物醫藥企業科技研發能力強、產品技術含量高,葛店生物醫藥產品在電商交易過程中優勢不夠明顯。
2.2工業企業電子商務意識不強
葛店工業企業對電商缺乏系統認知,不能靈活運用“互聯網+”理論,導致電子商務不能發揮降低庫存及交易成本等優勢。工業電商流于形式,誤認為電商只是網上商品展示平臺,擴大企業知名度的途徑,從而阻礙工業與電商的深度融合。此外,工業電商交易平臺形同虛設,雖然工業企業大力推進企業信息化,通過自建網上平臺,與第三方平臺合作開展電商業務,但大多數工業企業仍采用傳統的訂單方式銷售,造成工業電商效率低下,交易成交量不高。
2.3工業電商發展缺乏規劃指導
開發區政府不重視工業電商,在電商發展的過程中更傾向于發展零售業、物流服務業,對區內工業電商的產值貢獻率信心不足。工業電商的發展缺乏政策支持和規劃指導,嚴重挫傷工業企業從事電商活動的熱情,影響區內工業電商體系的構建。工業企業“供產銷”的鏈條優勢丟失,開發區工業基礎雄厚,工業企業上下游產業鏈條完備,然而工業產業鏈之間電商發展缺少聯系,導致工業電商發展混亂。
2.4葛店開發區融資支付體系不完備
開發區融資企業數量少,規模小,難以支持大型工業企業的融資需求,銀行的借貸體系融資難度大,中小工業企業融資困難。工業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活動、籌建電商交易平臺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電商平臺競爭激烈,投資不一定能達到預期收益,影響融資銀行、企業的投資判斷。另外,開發區內缺少第三方支付公司,政府、企業自建支付平臺難度大,投入高,仍需不斷探索新的方法,解決電子支付難題。
2.5專業的工業電商人才匱乏
由于開發區聚集著亞馬遜、唯品會等大型零售企業,區政府重點引進零售型電商人才,零售業的消費人群基數大,電商市場繁榮,顯現出強大的人才吸引力,導致從事工業電商的人才流失嚴重。工業電商因其交易對象受限、商品交易量大、退貨成本高等特殊性,導致電商交易操作難度大,一般電商人才不能滿足工業電商業務的要求。開發區缺少工業電商協會組織,為開發區內工業企業提供電子商務系統指導,影響工業企業電商人員綜合水平的提升。
2.6缺少專業的工業品電商交易平臺
工業電商平臺經營模式單一,工業品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大都采用B2B模式,平臺產品種類多,檢索難度大,不利于吸引特殊需求的客戶。雖然葛店開發區生物醫藥、高端裝配制造等產業發展良好,卻仍未建設大宗交易平臺,不利于開發區開拓特色工業產品市場,阻礙細分工業品電商交易的發展,難以跳出現有工業格局,影響開發區內工業企業長遠發展。
3、葛店工業發展電子商務的對策
3.1加強工業品的監管力度,打造葛店工業品牌
確保開發區工業產品更具針對性,強化產品檢驗審核流程,做好低端工業品的同時挖掘其附加價值,積極研發高端產品,創新制作工藝,提升工業品智能化水平,增強“服務驅動”的意識,增添“工業+服務”的特色,打造葛店工業品牌。鼓勵工業企業與區內實力雄厚的物聯網企業合作,利用RFID等產品跟蹤技術,及時發現工業品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確保產品質量,實時監控工業品生產、流通情況。一方面,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生產加工過程出現的問題頻率多的工序進行改進,另一方面,發現銷量猛增的線上工業品類型,擴大生產規模,從而提高工業品銷量。同時,發揮區內電子商務運營中心的電商運營能力,結合物聯網企業的技術優勢,構建工業品溯源系統,為工業品電商發展提供品質監管,提升開發區工業品的核心競爭力。
3.2強化智能制造意識,鼓勵落實電商業務
區政府應加強與工業企業領導的聯系,改變工業組織“電商形式主義”的思想,設置專用資金用于獎勵工業電商效果顯著、創新工業電商模式的企業,樹立工業電商典型,鼓勵企業進行各種形式工業電商的經驗分享,吸引更多工業開展、改進電商業務,提高工業電商水平。深入貫徹“中國制造2025”的強國戰略,加快推進工業企業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設,與武大、華科、華師等高校、科研機構全方位的合作,為工業智能化提供專家智庫,幫助企業突破工業電商發展的瓶頸,推動工業品工藝、流程智能化,提高工業企業智能制造水平。大力推廣工業品“私人定制”的電商模式,轉變傳統的工業生產的模式,發揮智能制造在小規模、定制品中的優勢,吸引不同層次的客戶,改變工業品電商交易難的現狀。
3.3打造全面的電商工業產業鏈,增強企業間貿易協同
依托“武鄂協同”的優勢,利用開發區充足的物流資源,積極與武漢自貿區、東湖保稅區開展合作,提升開發區工業品跨境電商水平,拓寬工業品的銷售市場,解決規模生產造成的庫存積壓問題。發揮開發區四大工業的規模、銷路、品牌優勢,將電商作為工業轉型的推動力,保證產品市場占有率,提升交易企業的電子商務水平。鼓勵工業行業創新供應鏈流程管理模式,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加強工業企業與其上游供應商、下游零售商的合作,提高企業間的協同水平,推動開發區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產業間的融合發展,延長區內工業鏈,實現工業電商驅動發展,形成周邊產業的貿易協同。
3.4變革融資方式,引駐第三方支付企業
加強政府在工業企業與銀行之間的協調,在保有固定資產抵押、信用貸款、動產質押貸款等融資方式不變,支持銀行引進新的融資評價機制,以技術、方案借貸為工業企業主要的融資機制,引入第三方評價機構,確保對工業企業生產技術及電商運營方案評估的權威性,提升銀行對工業企業從事電商的信心,提高大型工業企業融資成功率。避免自建第三方支付平臺,加大政府的引商力度,實行“第三方支付企業專人跟進制”,宣傳開發區利好政策,提供開發區電商交易數據,精簡支付企業入駐開發區的流程,加快第三方支付在開發區的落地速度。增強與鄂州電子支付企業的全面合作,充分利用鄂州、武漢資源,提高開發區第三方支付能力,為開發區內電商企業提供電子支付解決辦法。
3.5培育引進工業電商專業人才,提升工業電商從業人員綜合素養
充分利用本地電商大學的教育資源,加強校企對接,支持電商大學對工業企業進行摸底,探索發掘工業電商需要的人才,開設具有針對性的工業電商課程,培養工業電商專業人才,確保電商人才定向就業,鼓勵實行定期回訪制,避免教學與實戰的脫節,深化校企合作水平,以防教育資源浪費。成立工業電商協會,引導工業電商發展,搭建工業電商人才再教育基地,規范學習流程,進行定期考核,保證再教育質量。密切聯系武漢高校,為電商大學招募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定期聘請全國高校電商教授、知名工業電商企業領導在電商大學開展專場講座,力圖使開發區內工業電商人才能力達到全國水平以上,提高區內工業電商的運營水平。
3.6搭建多種工業電商平臺,形成行業集聚效應
現貨交易平臺作為電商的衍生物,為工業企業拓寬銷售渠道提供了新選擇,鼓勵工業企業依據企業情況,選擇正規的現貨交易平臺,聘請專業現貨交易人才,謹慎開展工業品現貨交易。區政府應整合工業資源,搭建專業的大宗工業品交易平臺,吸引特定需求的客戶,避免傳統工業品交易常出現的壞賬、死賬問題,提高產品銷量,減少企業庫存,加速產業集聚,提升產業知名度,形成良性循環。支持四大工業產業龍頭企業搭建領域內垂直電商平臺,利用垂直電商平臺產品細分的優勢,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手段發現用戶的精準需求,開發具有針對性的產品,突出葛店工業品牌,吸引商家人駐垂直電商平臺,形成工業電商效應,打造葛店電商特色。
4、總結
“互聯網+”融合與“中國制造2025”對現代工業的發展提出新的要求,由于工業品的特殊性,電子商務與工業融合的局限性逐漸顯現。湖北省鄂州市葛店開發區工業基礎良好,可通過加強政府對工業電商的規劃指導,拓寬支付、融資支付渠道,培育引進專業的工業電商人才等措施,完善葛店工業電商體系。從強化智能制造、打造全面的電商工業產業鏈、變革融資方式、搭建垂直電商平臺等方面,提高葛店電子商務與工業領域的融合程度,推進工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助力葛店開發區打造千億級電商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