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
摘 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當前國際經濟競爭就是創新能力的競爭,而知識產權是創新發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其構成了創新發展的核心要素,同時作為一種產權化的知識創新,成為創新發展成果的生動實踐,持續提升知識產權質量,為經濟發展提供高質量的科技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才能在世界科技變革發展中找準方向、引領未來。
關鍵詞:知識產權;創新;高質量;發展
1、前言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出現過多次技術革命,最為人們熟知的是近現代史的三次工業技術革命,第一次“蒸汽技術時代”,第二次“電力技術時代”,第三次“計算機信息技術時代”,每一次工業革命都與技術創新密不可分,每一次革命也都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現在,世界經濟發展又進入到一個新的技術革命時期,科技創新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以生物技術、量子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清潔能源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正在孕育興起,全球經濟結構不斷發生變化,在G20杭州峰會上,挖掘世界經濟增長新動力新產能成為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關注的焦點,在亞太經合峰會上,擺脫“新平庸”,向創新要動力成為了大家普遍認識。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鼓勵創新,推動本國的科技革命搶占新技術領域發展的制高點,這是世界科技發展大勢。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有創新,才能不斷前進發展,只有創新,才能在世界科技變革發展中找準方向、引領未來。
2、創新引領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從創新驅動發展,到經濟發展新常態,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以創新發展為首的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已深入人心,一步一步提升到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位置,而只有堅持創新理念,把握創新發展方向,改變經濟發展動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我們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步解決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這是我國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不日新者必日退,只有理念比別人高明,才能把握主流、引領發展;只有技術比別人先進,才能占據主導、不被超越;只有堅定創新信念,才能在我國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時期站得住行得穩。
近年來,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形成了跟跑和并跑并存、一些領域領跑的新格局,但與世界科技強國相比,我國科技基礎仍然薄弱,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創能力還有很大差距,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中美貿易戰,中興的芯片等元器件受制于美國,導致重大企業危機;近期熱議的電影《我不是藥神》,里面折射出的我國藥物創新研發欠缺,基礎研究薄弱等等,這都體現出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靠創新才能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就是這個道理。
3、知識產權是創新的重要制度保障
知識產權與創新發展息息相關,創新離不開知識產權的激勵,從某種意義上講,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產業化的制度創新,構成創新發展過程的核心要素;同時,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產權化的知識創新,成為創新發展成果的生動實踐。美國是世界上較早實施專利制度的發達國家,他們歷史上第一部專利法,明確要求專利申請人提交專利申請文件的同時提供專利模型,而早期的專利審查員是美國國務卿、司法部長、國防部長,專利由美國總統簽發,可見美國對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創新者從中獲得了極大的認可和激勵,這種獨具特點的專利制度為美國早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創新創造活力,可以說知識產權驅動了創新發展。
幾百年來,人們對知識創新、知識產權制度的認識不斷深化,培根有過一句名言“知識就是力量”,而在如今國際社會有了更為廣泛地共識“知識就是財富”。這些都深刻反映出知識的價值和作用,在當前國際競爭中,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結構和布局、產出和效益,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產業、一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表征,說到底,國際經濟競爭就是創新能力的競爭,就是知識產權的競爭,誰能在創新上做好文章,在知識產權上下足功夫,誰就能掌握主動,對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國家綜合競爭力意義重大。
4、提升知識產權質量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如今,我國已是世界工業制造、出口貿易的大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的專利、商標申請長年位居世界第一,對于我國的創新發展而言,知識產權所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雖然我國的知識產權在數量上已經遠遠超過了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但我們國家的經濟水平、GDP結構和創新能力與發達國家還有不小的差距,這與我國知識產權整體質量不高有著密切關系,首先是結構布局不合理,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用品等傳統行業領域,而在通信、計算機、光學、半導體、醫學等新興領域與國外有一定差距;其次,質量水平參差不齊,單純最求數量的規模化,集成化申請占比高,核心技術領域創新總體偏少;此外,專利轉化應用的效率較低,產學研聯動不夠,具有商業價值的專利數量少,對產業發展貢獻不足。因此,當下對我國而言,持續提升知識產權質量,為經濟發展提供高質量的科技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勢在必行。可以說沒有高質量的知識產權,就沒有高質量的科技供給,也就沒有高質量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漢東:知識產權法的制度創新本質與知識創新目標,法學研究,第1-5頁
[2]丁濤、顧曉燕:知識產權與創新驅動:戰略使命與重要支撐,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4期,第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