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波
摘 要:船舶融資貸款作為物品融資的形式之一,與一般的項目融資貸款相比有著特殊的風險,且船舶融資在我國起步較晚,中資銀行在融資經驗上與外資銀行相比較為欠缺,了解船舶融資不同階段的主要風險并構筑有效的擔保結構及采取相應的信貸管理措施,對于保障銀行方貸款資金安全尤為重要。
關鍵詞:銀行 船舶融資 法律風險 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09(a)-025-02
國際主流船舶融資模式主要有德國KG基金、韓國SF船舶基金、英國稅務租賃、新加坡海運信托基金等模式。本文探討的船舶融資是指以船舶資產(包含在建船舶)抵押或以船舶資產使用產生的現金流提供質押擔保作為第二還款來源,滿足借款人建造、購置、租賃、維修、使用船舶資產需求的貸款。通過單船公司作為借款人和船舶所有人為新造船融資是國際船舶融資貸款最常用的模式,本文也將以此作為主要分析對象。
1 船舶融資典型融資結構設計
船舶融資通常按照船舶建造期和船舶運營期設置不同的信用結構。船舶建造期常見的信用結構有造船合同權益轉讓、退款保函權益轉讓、借款人股權質押、實際控制人連帶責任保證等;船舶運營期通常采取的信用結構為:船舶抵押、借款人股權質押、租船合同權益等相關合同權益轉讓、保險權益轉讓、賬戶質押、實際控制人連帶責任保證等。
2 船舶融資主要法律風險分析
2.1 船舶建造期的主要法律風險分析及應對
在新造船融資中,銀行一般是在船舶建造期內提供貸款以分期支付造船廠的造船款。但由于此時船舶仍為造船廠所有,船舶購買方并不擁有船舶,無法向銀行方提供抵押,因此銀行在建造期主要面臨的是船東棄船的風險,即買方不履行造船合同項下購買船只的義務和造船廠違約的風險,即無法按時完成船舶建造和交付。針對上述法律風險,銀行可主要通過構筑以下擔保措施進行規避。
(1)建造合同權益轉讓。銀行可要求船東將建造合同項下的權益轉讓給銀行方,在船東棄船時,銀行可以買方的身份繼續履行原建造合同,在船舶建造完成時出售船舶等。
(2)退款保函權益轉讓。為擔保船廠在造船合同項下的造船義務,船東一般會要求船廠出具銀行退款保函。銀行方應要求借款人轉讓該項權益,一旦造船廠違約時,銀行方可直接要求保函簽發行履行保函義務,以償還已經提取的貸款。
2.2 船舶運營期的主要法律風險及對策
2.2.1 船舶運營期的主要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
(1)船舶的運營能力風險。
船舶完成建造交付于船東后,一般船東會將船舶出租給承租人以獲取租金,船東獲取租約的能力、承租人支付租金的能力以及租船的價格、期限、交船的條件等對貸款本息的按期歸還至關重要。對此,銀行方除了需考察承租人的財務表現和運營能力、擬聘用的船舶管理公司的資質和水平等事項外還可要求租賃雙方在租約中增加如“照付不議”條款、承租人不得停租條款等,以保障貸款還款現金流的穩定。
(2)船舶價值波動風險。
銀行方在船舶融資中主要的擔保資產是船舶本身,因此船舶的轉售價值能否覆蓋違約貸款本息對貸款的回收十分重要。但是航運市場波動非常大,與世界經濟緊密相連。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增速的放緩,各國對煤、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下降。遠洋運輸的運力在2009年經歷瘋狂擴張之后,目前已經嚴重過剩。BDI指數(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從歷史高點11440點跌至歷史低點290點,截至2018年3月末,BDI指數約1000點,運價仍低于航運企業運營成本(包括財務成本和折舊)。與之相關,船舶價格的上下浮動也很大。銀行方應在貸款合同中設置相關條款,一旦船價回落,可要求船東提供相應的補充擔保措施。
(3)船舶運營風險。
船舶運營風險主要包括船舶維持適航狀態的風險、發生海上事故及環境污染的風險、船舶被征用風險及稅費增加的風險等。對于上述風險,銀行可主要通過要求船東或運營方購買保險,合同中約定包稅條款、加強貸后管理等方式進行風險覆蓋。
2.2.2 船舶運營期擔保結構設計
(1)船舶抵押。
作為船舶融資貸款項下最重要的擔保方式,銀行方在進行抵押操作時,首先應確保抵押權的合法設立。銀行方作為抵押權人,應在當地律師的協助下,根據船旗國對于抵押法定形式和登記時限的相關法律規定及時辦理抵押權登記,確保抵押權合法設立。其次在銀行方同時為同一船東的數艘船舶提供貸款時,可設置交叉擔保,要求所有貸款船舶設定交叉抵押或是所有單船公司作為連帶債務人,以最大化保護銀行方的權益。最后,如前述對船舶價值波動風險的分析,可在合同中設置船舶價值與貸款余額的比率要求及定期評估要求,如估值不能滿足最低比率要求,銀行方可要求追加擔?;蛱崆斑€款。
(2)租船合同權益轉讓。
貸款合同的還款機制一般與租船合同租金支付機制相匹配。銀行首先應注意租船合同和貸款合同在期限、金額、提還款等方面的匹配問題,并應要求單船公司將其作為船舶的出租人在租約項下享有的權益轉讓給貸款人,從而在違約的情況下貸款人能夠直接獲得承租人向借款人支付的租金。在承租人與借款人有關聯關系情況下(如承租人為借款人股東),可要求其簽訂“絕對責任”的租約,以使船東在任何情況均有獲取租金的權利。
(3)保險權益轉讓。
如前文所述,船舶在運營中會面臨各種事故風險,因此需要通過保險來進行風險轉移。銀行方首先應關注投保的險種,一般船東或承租人需投保船殼與機械險、保賠險、戰爭險、抵押權人權益險及抵押權人附加險、船舶收益損失險等。其次銀行方應和投保方根據保險條款和相關規定完善保險轉讓相關的手續。
(4)單船公司股權質押。
為在借款人發生違約事件時,貸款人可擁有不同的選擇以實現其擔保價值(如選擇出售單船公司而不是執行船舶抵押權),銀行方可要求借款人股東提供單船公司股權質押。在借款人實際控制人通過下設多層SPV公司控股的情況下,可要求多層股權質押。
(5)實際控制人保證。
在集團實際掌握船舶運營情況下,銀行方要求單船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即集團最上層的公司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6)其他風險緩釋措施。
銀行方可要求設立賬戶質押,對收入賬戶資金進行監管,設立征收補償轉讓,船舶管理人承諾等。
綜上所述,船舶融資貸款作為物品融資的形式之一,與一般的項目融資貸款相比有著特殊的風險,建議銀行方結合世界經濟發展狀況和航運市場動向,并根據船東方的信用水平和實力,設計合理融資方案,以保障貸款安全,具體如下。
第一,在評審階段,建議就項目所涉及的各個風險點和法律制度進行完善的貸款盡職調查,梳理擬采取的信用結構能否覆蓋相應風險。
第二,在合同擬訂階段,在外聘律師的協助下,結合評審階段已梳理的項目實際風險,制訂完善的貸款合同及相應的擔保合同文本。
第三,在貸后管理階段,切實要求借款人及相關方履行各項合同約定的義務,如租金收入按期進入銀行方指定的賬戶,定期進行船舶價值評估,足額投保相應的保險等。
參考文獻
[1] 馮小明.船舶融資中銀行風險防范法律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
[2] 劉蜀曦.船舶貸款風險防范研究[J].新金融,2009(12).
[3] 段從海.優化云南融資結構的路徑研究[J].特區經濟,2017(2).
[4] 李思,馮峰,李允,等.國外船舶融資模式對我國的啟發[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