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瑋 李夢疑 李楠
摘 要:我國礦山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有著悠久的歷史,具有高強度的特點,規模也很龐大。礦山地質環境問題也隨之不斷增加,危害也越來越重。當生態環境出現由于采礦活動導致采空塌陷、地下水疏干、地質地貌景觀破壞等問題時,就會使礦區人民很難再繼續正常地進行生產生活,從而阻礙了當地經濟社會進行可持續發展。本文的研究重點是勘查我國礦山地質資源和分析地質環境問題的現狀,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礦山地質資源;勘查開發;研究工作
1 前言
當下,我國將關注重心轉為了如何加強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利用,在開發的時候如何能夠讓能源更加清潔,并且減少能源污染,國家對這些環保低碳工作頗為重視,完成好礦上地質資源勘察工作是重中之重。
2 在勘探產看工作中遇到的益處
2.1治理礦山周邊環境
在對礦山進行挖掘的時候需要對其地質環境進行勘測,而不同地區的礦山地質環境有不同的工程,所以在勘測的時候需要結合多學科,多方面進行勘測,因為對于不同的礦山來說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所以其開發方案也各不相同。這就為研究工作增添了很多負擔。我們可以運用物理和生物的方法對環境進行修復,保證開采附近的礦山地質資源綠色。在不破壞地質環境為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減少污染,保證開發的綠色節能。
2.2成本低
礦山地質資源開發時候需要用到大量的電,發電量大約為每萬元人民幣可裝機 1kw,這同風力發電的成本不相上下,但遠遠高于太陽能發電的成本。與此相比,礦山地質資源的成本和價格與傳統的風力發電相比低,并且由于電能的來源很多,不同的氣候環境也影響著電能的價格與開發,在礦山資源開發的時候,可以利用其地質資源,減少電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其開發利用比較穩定,在開發過程中可以始終保持資源的開采量維持充足的狀態。
2.3相對較好的找礦前景
現階段,我國的有些地區礦山地質資源擁有很好或較好的找礦前景。相關專家經過多年研究和預測表明,目前,礦山的地質資源很豐富,我國常用的類似于石油、天然氣以及各種金屬資源只占到預測資源的很少一部分,這就能看出,在未來金屬資源的挖掘和勘測有很大的前景空間。
3 礦山地質資源出現的問題
3.1礦山周圍的地質環境比較差
目前我國在開發礦山資源的時候大多數都缺少對礦山進行全面評價的工作,這樣就十分不利于后來的勘測工作。尤其是在我國的山區特別是地質環境薄弱的山區必須要盡心勘查才能保證地質環境安全,在一個準確數值上才能保證礦山資源開發有效準確并且快速的發展。因此我國在礦山資源開發的時候需要有一個數值保證水平,這樣才能夠及時準確的獲得真實數據,不影響到開發礦山資源的總量。一旦超出了這個總量就無法保證在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中對環境保持良好,沒有辦法合理且科學地開發和利用礦山地質資源,從而阻礙了下一步的進程。
3.2淺層礦山地質的勘查比開發落后
據統計我國目前開發礦山地質資源的條件比較落后,還在使用地下的建筑結構進行供暖,并且供暖的面積很大,這就極大的破壞了表層的地質結構,所以在勘測的時候一定要充分地了解當地的地質類型和地質環境,對于我國有關部門來說充分了解才能充分利用,反之這嚴重阻礙了對我國對于礦山地質資源的開發。
3.3我國開發礦山資源速度慢
對于我國目前的礦山資源開發情況來說,礦物被埋藏在地殼的深層而非表層,所以地質中擁有不同的巖層狀況,這就表明了在不同的元素和狀況中我們需要統計出不同地質環境需要用到的勘測方法。在開發的時候才能利用物理和化學方法進行防治,以此提高地殼中自然元素完好。現下我國在開采技術上還暫時落后于發達國家,所以這項技術在今后開采的時候一旦掌握就可以大大提高我國開采礦石的速度,加速我國經濟的發展。
3.4我國礦產資源的開發率和綜合利用率很低
總的來說,我國礦產資源的平均回收率只有三成到五成。大多數礦山的綜合利用率指數還達不到四分之一,而工業用礦廢渣的利用率還不足三分之一。如此低的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就一定會導致我國礦產資源的浪費。
4 解決方法
4.1增加勘察保證礦山資源安全
首先要建立一個開發評價的結構,在勘查和開發之初需要我們對未來前景比較好的地區重點勘查,這樣可以保證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再利用,其次,在資源環境保護利用的時候還能具體分析表層巖石后面地質環境的巖層、溫度以及結構分布等等,并且記下具體數值。最后,勘探人員要應用部署試驗性鉆探來驗證未進行調查勘探的新區的礦山地質是否充足,探索是否存在隱伏礦山地質,進一步勘探開發條件比較好的地區,確定所勘測地區的礦山地質加大資源開發。
4.2加大對礦山表層勘察力度
對礦山進行勘查的時候需要首要把目光要集中在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的大城市,對這些城市進行勘查能夠在未來的開采之前保證周圍城市人口生命財產的安全,因為不同城市擁有不同的地質結構,因此其表層的地質環境不同也造成了勘查結果的不同,這就要求我們在勘察的時候要重點對其地質環境分布情況進行勘查,能夠精確計算其資源的數量,還可以在勘查的時候就保障不會傷害到城市人民的安全和財產,制定出符合不同城市表層地質環境的工作。為了精準的掌握礦山地質變化,還應重點勘查表層的礦山地質,并且建立監測網,保證在不同地質環境中對其巖層、水質等進行及時嚴格的勘查。
第一步,一定要明確有利于礦山形成的條件,并選擇礦山易形成、礦山地質梯度較大、開發條件較好的地區進行對礦山的地質調查與勘探。其次,還應該大量的考察利用礦山從事生產生活的各方面的相關技術,建立我國礦山開發試驗基地,努力提高我國礦物的開采技術與利用技術,使這一新的礦山地質資源得以有效地應用于生產生活中,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5 結束語
在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中,礦山地質資源的地位在我國的資源環境中愈發重要,那么現下我國在勘察和開發礦山地質資源的工作中還存在這一些重要的沒能完全解決的問題,因此在開發礦山的時候有關部門要對其嚴格管控和把關,在加大開發力度的同時還要保證綠色環保的勘測和開發,這樣才能促進我國經濟持久穩定的增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永江,穆春一,靳寶珍.地熱資源潛力分析及開發利用對策[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9,2204:11-14+46.
[2] 劉桂英,李繼江,張揚.地熱資源勘查開發工作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0,2310:17-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