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春梅
摘 要:某擬建建筑工程位于廣東省惠州市境內,基礎采用36根φ800灌注樁,樁長23m-26m。綜合考慮,決定采用后注漿旋挖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對基礎進行施工?;诖?,文章對旋挖鉆孔灌注樁在該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進行了總結和分析。
關鍵詞:旋挖鉆孔灌注樁;建筑工程;施工;質量
1 旋挖鉆孔灌注樁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1 施工機械、材料的準備
在該建筑工程樁基施工的過程中,機械設備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施工之前一定要確保機械設備的性能良好,對其進行檢測,確保各項性能均滿足使用的要求。其次在材料入場前,必須對材料的質量、規格等性質進行嚴格的檢查,避免因材料質量問題而影響建筑質量,同時其也是確保施工有效進行的前提條件。
1.2 場地準備
任何工程的施工僅依據書面設計是不現實的,建筑工程樁基工程也一樣,其要求我們在施工之前要對實際施工環境進行多方面因素的調研分析,并根據實地調查得出具體的數據依據,以做出可行性研究報告,完成對旋挖鉆孔灌注樁施工的場地準備,只有在合格的施工場地上,才能確保該技術施工的安全性。
1.3位置確定
在綜合考慮各項施工因素后,測量人員依照圖紙開始進行測量工作,確定灌注樁的位置坐標、施工地面的高程等。在進行坐標測量工作時,利用全站儀準確測量并確定樁基的控制點以及樁的位置,測量誤差要控制在10mm以內;在測量地面高程時,也必須要十分準確,從而確定灌注樁的埋設深度,并且得出灌注樁頂高度。
2 埋設鋼護筒
在本工程護筒埋設環節,所采用的是鋼護筒,鋼板的厚度設置為四毫米,在進行護筒制作過程中,為了避免后期使用過程中出現變形的現象,將護筒的上部、中部、下部三個部分都進行了焊接加筋,這樣可以保持鋼厚度的均勻性,并且確保在護筒埋設時可以具備足夠的剛度。在埋設施工時,護筒應當與周邊的土體保持緊密,而且埋設軸線和灌注樁中心線應當是保持重合的。護筒頂部的高度與地面之間應當保持大約300mm的距離,并且埋設深度應當是1500mm之間。
3 旋挖機成孔
在成孔施工過程中,首先要確定護筒埋設并且進行定位,之后才可以進行接下來的操作,在本工程中,選擇了SR-250型的旋挖機,該機器具備扭矩大、轉速高且成孔效率極佳的優勢。在鉆機就位之后,重新進行一次測量和定位,在鉆進時,要使用泥漿護壁,通過鉆頭鉆進時對泥土充分攪拌,形成泥漿,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泥漿比重的調節。調節方法一般是采用掏渣筒進行掏渣,同時向孔內注入清水,本工程選擇的泥漿比重為1:1.1。泥漿循環時,孔壁的表面會產生泥皮,泥皮的作用是對孔壁進行保護,避免孔壁出現坍塌的現象,同時泥漿本身的自重也有保護效果。在本工程旋挖機成孔過程中,對泥漿護壁的保護非常好,符合工程的實際需要。另外,如果是巖石層,泥漿比例選擇最低不低過1:1.05,最高不高于1:1.15。
4 清孔工作
在鉆孔施工完畢之后,就需要進行清孔工作,鉆孔工作人員需要提起鉆頭,保持鉆頭和孔底之間具有80mm到100mm的距離,并且要讓鉆頭維持在空轉的狀態初步稀釋孔內的泥漿,但是一定要在孔壁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操作,然后將新泥漿注入到孔內,本工程采用的泥漿比例為1:1.1,符合相應的工程標準。在注入新泥漿之后,再進行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的循環轉動,盡量清除孔底內的雜物,例如泥塊和巖石碎屑,然后進行導管安裝,并再次使用新型泵吸反循環沖擊法,對孔內進行二次清洗。清孔工作完畢之后,要測定孔的深度與孔底沉碴的厚度,確保符合工程的實際要求。
5 鋼筋籠制作與放置
在本工程中,鉆孔灌注樁的長度比一般工程的長度要長一些,因此,在制作鋼筋骨架時進行了分段制作,根據運輸條和吊裝條件,選擇合適的分段長度。為了和相關規定相符合,本工程鋼筋骨架在制作和吊裝之后,經檢測,其地面高程偏差為15mm,頂端高程偏差為6mm,保護層厚度的偏差為7mm,外徑無偏差,箍筋間距偏差為4mm,中心平面位置的偏差為4mm,傾斜度偏差為0.2%,所有偏差都與相關規定相符,在規定范圍之內。在吊裝鋼筋籠的過程中,中心線要和孔位的中心線一致,而且吊放動作必須輕緩,不能碰到孔壁,以免坍孔,如果遇到障礙物,就慢慢的落下進行正反旋轉,避免在吊放過程中有太大的彎曲導致變形,在鉆孔樁的每一根鋼筋籠上,都需要安裝上兩根壓漿管,并且要進行固定,壓漿管與壓漿管之間需要用絲牙進行連接,外面螺紋的位置需要使用止水膠帶進行包裹,確保牢靠性,并且擰緊。當鋼筋籠就位之后,用吊環筋固定住,防止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鋼筋籠上浮。
6 混凝土灌注
在混凝土灌注施工前,需要進行水下混合料的配制,配制比要嚴格根據相關比例進行合理控制。在混凝土水下灌注之前,需要將孔內的含水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在灌注時,首先要先用導管來導灌,其導管埋深選擇可參考表1所述。本項目選擇導管直徑為300mm對應的參數。在混凝土灌注的過程中,要對孔內狀況進行密切的觀察,混凝土灌注的時間與速度要適當。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完畢之后將固定鋼筋籠的裝置進行清除,并且清理樁頭殘留的無用混凝土。
7 樁端后注漿施工
在注漿前,為了使整個灌漿路線暢通,應先用壓力水開塞,開塞的時機為樁身砼初凝后、終凝前,一般為成樁24小時內先用壓漿泵從一根注漿導管內壓入清水,沖洗孔底泥漿。本工程后注漿采用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漿液水灰比采用0.55~0.60,水泥漿配制過程應嚴格控制配合比。根據以往工程實踐,水泥漿在工作壓力作用下影響面積較大。為防止壓漿時水泥漿液從臨近薄弱地點冒出,壓漿的樁應在混凝土灌注完成2~7d 后,并且該樁周圍至少8m范圍內沒有鉆機鉆孔作業,該范圍內的混凝土灌注樁完成也應在2d 以上。注漿水泥用量按照設計要求。
總之,經檢測,該項目的所有灌注樁質量均符合規范要求,驗收合格??梢?,旋挖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可有效的提高該建筑工程基礎的穩定性,降低施工成本。但是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相應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進行,該樁基采用樁端后注漿工法處理樁端沉渣,后注漿的施工必須嚴格按施工工藝進行施工,對注漿量及注漿壓力要嚴格控制,這樣才能發揮旋挖鉆孔灌注樁的技術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