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家揚
摘 要:作為人類文化的數字化傳承,數字出版物的特性使其具有傳統出版物不可比擬的優勢。近年來我國數字化進程加快,數字出版物得到很好的發展,但也存在難以控制復制量、確定侵權主體難等問題。本文通過分析數字出版物的特點并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以探尋解決數字出版物知識產權保護的的解決路徑。
關鍵詞:數字出版物;知識產權;法律體系
1.引言
互聯網及通訊技術等的不斷進步衍生出數字出版物這一區別于傳統出版物的信息出版產業。所謂數字出版物是指在生產獲取、運作流程以及存儲方式的數字化,讓人們能夠在移動終端或設備上進行信息的加工存儲及應用。這種閱讀方式的變革為社會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但近年來,一方面,由于數字出版物在管理上版權保護機制的缺失以及各主體間利益博弈失衡,近年來,數字出版物發展過程中侵權行為屢見不鮮,嚴重的阻礙了數字出版行業的發展,因襲,需要對當前數字出版物的特點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研究保護數字出版物知識產權的法律瓶頸,進而分析原因,找出解決數字出版物侵權行為的對策建議,一方面,增強數字出版工作者以及社會公眾的法律意識,另一方面,為數字出版物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發展環境。
2.數字出版物的特性
相較于傳統的出版物而言,數字出版物具有區別于傳統出版物的幾個鮮明特點,具體表現在:
2.1下載快
傳統的紙質出版物的復制方式以印刷為主,需要依賴專業性的設備及技術,以實體物的形式存在,復制難度較大。而數字出版物在出版過程中,將所有的信息以二進制代碼的數字形式存儲在各類介質中,如U盤、網盤、云端等,只需簡單借助計算機或移動終端便能夠很輕易的實現數字化的閱讀、傳播、復制,在手段上、時間上都具有紙質出版物難以匹及的優點和長處。
2.2影響范圍廣
數字出版物是建立在現代高新信息技術基礎上,承載信息出版物的載體眾多,信息共享手段上超越了傳統出版物。在傳播中,借助互聯網技術,在短暫的時間內能夠便能迅速傳播信息,分享文件,只需簡單敲擊鍵盤便能實現信息共享互相傳播的目的。
2.3易保存性
較紙質書籍多年來易破損被腐蝕,從而使文字不能得到很好的保存這一缺陷,數字出版物的保存則更具有保障性和長久性。數字出版物借助各種實體存儲設備和云平臺等多樣方式,能夠上傳并且永久保留各類信息,不會因為由于時間毀壞文件,保存十分便捷。
3.數字出版物知識產權存在的瓶頸
3.1、復制量大難以控制
傳統出版物的出版需要經過多樣環節,同時借助專業的印刷設備,復制需要一定的時間。數字出版物由于建立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外加復制方式簡單,查找便捷,復制速度快且難以控制,尤其在信息高度共享的時代,論壇、貼吧、QQ群、微信群等平臺的建立皆為數字傳播提供了便捷渠道,即使出現違法侵權行為也難以對侵權行為進行快速的控制。
3.2、侵權行為認定困難
不管是傳統出版物或是數字出版物,出版物侵權行為一直都存在,但是由于傳統刊物的印刷手段存在限制,傳播范圍小,問題并未像數字出版物一樣嚴重,但是數字出版物的特性使得這種侵權行為進行了放大。
數字出版物的一個重要特點為在數字技術平臺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作品進行創作,經過轉變及改編后,作品經過作者的獨特需求進行各種各樣的轉換及變化,因此若是對數字出版物的一份作品進行界定,判斷其中某一部分是否造成侵權,為一件十分復雜的事情。
3.3、知識產權保護技術仍不成熟
盡管不斷出現的數字出版物侵權問題使得數字化加密技術不斷演進,但是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一旦將數字作品發表在網絡上,對于所有網民而言便是完全透明的。同時,現今的加密技術仍處于發展完善階段,攻克破解網絡上發布完善的網絡出版物為一件十分簡易的事情,因此,在知識產權仍待加強的情況下,知識產權技術仍待保護及發展。
4、數字出版物知識產權解決路徑
如前所述,數字出版物存在諸多問題,若是想要實現隨著數字出版物的發展逐步成熟,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其知識產權進行保護。
4.1、加快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及法律體系
除了前文所論述的技術外。如加密封裝技術等多種控制手段,都可以通過產業的不斷轉型升級不斷為網絡數字出版物的發展提供各種幫助和扶持。但如何做到加強這些技術,推廣這些技術,是需要繼續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法律的保障和科技的支持相結合才能構造安全的體系。
上文所述的《著作法權》是其主要參考法規。但在立法保護上,數字出版物的保護性法規僅局限于司法解釋或司法解釋性文件,在法律效力及法律規范性上存在局限性,且沒能做到與時俱進,立法或者更改法律的速度比不上技術的更新速度。所以,相關法律機構應對數字出版物本身具有的特征以及其所帶來的問題進行研究,需要制定全國統一標準,使數字出版物的發展未來有法可依。
4.2、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在如今的國際舞臺上,中國的創新型人才缺乏,國民的創新興致不高,而現今存在的大量的侵權行為是造成著作人的權益受損,影響其創造熱情重要方面。對此現象。因此[1]需要不斷加強教育與宣傳,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5.總結
作為時代的產物,網絡出版物由于產生時間短、具有傳統出版物難以比擬的獨特優勢,使其在傳播、復制中屢屢侵犯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需要我國盡快完善相關法律規定,改善當前數字出版存在的侵權問題。
參考文獻
[1]李婉.數字出版物呈繳的版權問題分析[J].出版廣角,2017,(4):41-43
[2]朱志國.我國數字出版發展中的知識產權戰略探析[J].出版廣角,2014,(6):52-53
[3]法律出版社法規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注釋本[M].2017
[4]陳軍東,丁沖.數字出版物的知識產權管理問題及其對策[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844-849
[5]張曉林.數字權益管理技術[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1,(5):3-3
[6]程子揚.數字化出版下的知識產權保護[J].中國高校科技,2018,(7):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