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正為
摘 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廉政思想的形成條件,包括馬克思主義的廉政思想、革命先輩的廉政風范、紅色家庭的廉政作風、久經磨礪的廉政品格、中國傳統的廉政思想。習近平廉政思想的歷史形成,經歷了“正定時期”、“福建時期”、“浙江時期”、“上海時期”、“北京時期”,盡管在不同時期各有側重,但主要特點一脈相承,即高度重視黨風黨紀、從嚴治吏、鐵腕反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廉政思想具有重大意義,有利于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有利于毫不動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有利于堅定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有利于盡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
關鍵詞:習近平;廉政思想;歷史形成;重大意義
中圖分類號:D26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170(2018)02-0001-09
十八大以來黨的反腐倡廉建設大刀闊斧進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究其原因,這既與世情、國情、黨情的重大變化和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觀環境有關,也與作為總書記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廉政思想直接相關、緊密相連。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廉政思想的形成條件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廉政思想的形成,是綜合因素的結果。這些因素,既有歷史的,也有現實的;既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
第一,馬克思主義的廉政思想。習近平自幼熟讀馬列著作,后來獲得“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博士學位,特別是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因而習近平廉政思想的理論基礎首要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廉政思想,這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革命先輩的廉政風范。習近平生于1953年,在1969年之前一直生活在北京,期間對老一輩革命家的廉政風范自然耳濡目染,并且在1952年劉青山、張子善腐敗大案后的廉政清風中逐漸成長。1979~1982年在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工作,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兼軍委秘書長耿飚的秘書,再次親身體驗革命前輩的廉政風范。
第三,紅色家庭的廉政作風。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母親齊心都是老一輩革命家,一生清廉,習家家風一向以“嚴苛”著稱。對此習近平曾感慨地說:“這是一個堪稱楷模的老布爾什維克和共產黨人的家風。”習近平夫婦為女兒取名明澤,也意在愿其“清清白白做人,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正因如此,習近平多次強調廣大黨員干部“要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風”,“領導干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1] 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首次將廉潔齊家列為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規范的重要內容。
第四,久經磨礪的廉政品格。習近平曾經在最艱苦的陜北插隊7年,當過村支部書記;在有名的貧困縣正定擔任縣委副書記、書記,在食堂排隊吃“大鍋飯”,騎自行車走訪;后南下廈門、寧德、福州,跑遍下轄的縣市區;主政福建、浙江、上海后,一直到擔任總書記,依然保持廉潔簡樸的本色風格。縱觀習近平的經歷,其最為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狠抓吏治、鐵腕反腐。
第五,中國傳統的廉政思想。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有著豐富的廉政思想。習近平飽讀史書,深知其內涵和作用。對此,習近平談到:“研究我國反腐倡廉歷史,了解我國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國歷史上反腐倡廉的成敗得失,可以給人以深刻啟迪,有利于我們用歷史智慧推進反腐倡廉建設。”[2]390所以,十八大后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文化自信,也包含著對傳統廉政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二、“正定時期”的習近平廉政思想
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習近平在正定縣開始主政一方。這一時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闊步前行時期,也是全國范圍的整黨時期。作為地處北方的貧困縣,正定的傳統思想根深蒂固,加之“文革”的殘留影響,改革開放后商品經濟的沖擊,不正之風盛行,如國家干部違規建房分房、“農轉非”和招工中違反政策拉關系、“走后門”安排子女親友工作、吃喝風、男女作風問題、組織紀律渙散等現象普遍存在,黨風黨紀建設問題嚴重。因此,作為縣委副書記、書記,習近平在堅持改革開放、實現“脫貧”的同時,也在加強黨的建設、整頓黨風、反腐倡廉方面做出了極大的努力,形成了初步的廉政思想。
第一,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關乎黨的生死存亡問題。習近平指出:“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關乎黨的生死存亡問題,……黨風的好壞,決定人心的向背;……我們必須向黨內各種不正之風和腐化現象作斗爭,……我們不能把爭取黨風盡快根本好轉當作一般的業務工作去看待,必須提高到黨和國家命運的政治高度來認識爭取黨風的根本好轉的重大意義。”[3]22-23這說明習近平在主政伊始就已經開始充分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
第二,整頓黨風、嚴肅黨紀是全黨的責任。習近平指出:“整頓黨風、嚴肅黨紀是全黨的責任,必須全黨動手抓。黨風、黨紀在遭受十年內亂的嚴重破壞之后,整頓的任務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艱巨更加重要,絕不是某個部門可以擔當起來的。”[3]23-24對于全黨抓黨風,習近平認為有四個主要標志: “一要各級黨委的一、二把手親自抓,二要依靠各級黨組織抓,三要有一支堅強的紀檢隊伍專職抓,四要把廣大黨員動員起來向歪風邪氣作斗爭。”[3]28-29
第三,對于不正之風要敢于碰硬。習近平多次強調:要“使不正之風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3]33,要“抓抓典型,嚴肅認真地進行處理”[3]80-81。習近平還主持起草了《關于改進領導作風的幾項規定》,其中的第四條規定:“對各種不正之風,要堅持原則,敢問、敢頂、敢管,敢于碰硬。”[3]107
第四,黨性教育是根本之策。習近平認為,不正之風的根源在于世界觀、人生觀的變化,因此他多次對“共產主義渺茫論”等進行批評,強調加強理想信念和思想教育。他指出:“黨風不正的實質都是來源于極端個人主義,根子在于沒有牢固地樹立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的世界觀。……每個黨員必須努力改造世界觀,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為此,必須克服形形色色的個人主義思想,自覺糾正不正之風。”[3]27“新的不正之風要徹底糾正,最根本的一條是抓好黨性、黨紀和黨的根本宗旨教育,這是釜底抽薪的辦法、治本的辦法,……要通過教育,進一步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使每一個黨員真正懂得,我們黨現在采取的各項政策,所進行的改革和四化建設事業,都是為了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和整個社會主義事業,最終實現共產主義。”[3]207-208
第五,要把抓政治紀律放在首位。習近平指出:“要把抓政治紀律放在紀檢工作的首位。……抓好了這點,就是抓到了根本、抓住了要害,就能更好地促進黨風和社會風氣的好轉。”[3]26同時,習近平還強調:“要通過教育,增強組織紀律觀念,使每一個黨員真正懂得,嚴格遵守紀律,改革和四化建設才能有勝利的保證。”[3]208另外,習近平高度關注財經紀律等,并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三、“福建時期”的習近平廉政思想
1985年5月至2002年10月,習近平在福建工作17年。期間,習近平先后擔任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寧德地委書記、福州市委書記、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省長等職。福建處于改革開放最前沿,腐敗問題較為嚴重。但習近平在不同的領導崗位均打造著廉政之風,也使當地的干部“感受到了一股清風”[4]。
第一,從嚴治黨是黨的生命線。1988年9月,剛到寧德的習近平就寫道:“從嚴治黨、為政清廉關系到改革開放的成敗,始終是我黨的生命線。”[5]91989年1月,習近平又講到:“黨政機關是否保持廉潔,關系到黨的存亡和人心的向背,也關系到社會主義經濟的命運。”[5]741990年2月,習近平在駁斥“腐敗不可避免”等錯誤論斷時強調: “我們黨的宗旨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都決定了我們不能容忍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我們的目標是:既要發展經濟,又要廉潔的政府、清明的政風。……反腐敗,講廉政——我們別無選擇。”[5]27正因如此,在福建習近平始終把從嚴治黨作為首要任務來抓。
第二,共產黨人必須要過好“自我關”和“人情關”。習近平認為,這是共產黨人非過不可也必須過好的兩關。對于“自我關”,1989年8月16日,習近平在寧德地區全區廉政公告大會上強調說:“各級領導首先做好廉潔自律,正人先正己,從我做起,當好表率,嚴格要求自己的家屬、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凡是涉及自己和家屬的問題,要做到不庇護、不隱瞞、不說情,用黨性作為衡量自己行為的準則,嚴格執行黨紀制定的廉潔自律規定。”[4]對于“人情關”,習近平談到:“反腐敗必然要涉及到具體的人,如果涉及到自己的好友、同學、親戚,是剛正不阿、鐵面無私,還是手下留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是這樣,我們在一個人身上喪失原則,我們就會在千百萬人心上失去信任!”[5]28
第三,反腐敗要敢于碰硬。1990年6月,習近平在調研時說道:“不貪,這是對干部起碼的要求,也是絕大部分干部都能做得到的,但是對黨的領導干部而言,潔身自好,獨善其身是很不夠的,還應該敢于同各種腐敗現象做斗爭。”[4]針對當時極為嚴重的干部違法違紀占地建房問題,習近平決心將其作為懲治腐敗的突破口。習近平明確指出就是“要緊緊盯住四百多名處級干部”,并對紀委領導說“你們是愿意得罪兩三千名的干部,還是閩東二百七十萬的人民?”[4]當回想起這次清房工作,時任寧德地區紀委副書記張經喜一口氣說了五個“非常”:“態度非常堅決,決心非常堅定,力度非常大,實效非常好,群眾非常擁護!”[4]此次“查處了441名官員,其中副處級以上18人,科局級77人,沒收4座房屋,拆掉5座房屋,罰款70.57萬元”[6]。不僅是清房,習近平在寧德和福州都注重查處一批腐敗大案要案,特別是強調要“敢碰硬,嚴肅查處,不能姑息”。張經喜說:“那段在習書記領導下開展紀委工作的經歷,我們感受到的是習書記對腐敗的深惡痛絕,對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4]
第四,建章立制是根本性措施。對于反腐敗,習近平講到: “我們還必須動手從根本上鏟除腐敗現象賴以生存的溫床。什么是溫床呢?濫用權力,……一個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建章立制。建立一整套系統、全面的制度以制約和監督權力的使用,這是杜絕腐敗的根本性措施。”[5]28-29為此,1989年3月29日,寧德出臺《關于地委、行署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若干規定》;1993年6月,福州黨建工作會議專門強調了五條廉政紀律;擔任省長后,習近平對搞好重點建設的防腐倡廉工作提出“約法六章”。
四、“浙江時期”的習近平廉政思想
2002年10月至2007年3月,是習近平在浙江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5年。浙江經濟發達,民營經濟活躍,腐敗問題表現出一些新特點。為此,習近平采取了以下相應措施:
第一,以黨風廉政建設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習近平在提出著名的浙江經濟社會發展“八八戰略”的同時,要求必須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著力鞏固‘八個基礎、不斷增強‘八個本領,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7]65。針對另外一個投資浩大的“五大百億工程”,習近平強調:“在五大百億工程實施過程中,必須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規范事權、財權和人權,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問題。”[8]
第二,廉潔自律從我做起。在浙江,習近平提出“有貪必反,有腐必懲,有亂必治”,表明了浙江省委懲治腐敗的堅定決心。為此,習近平一再承諾表態。2003年2月25日,習近平在浙江省紀委二次全會上莊嚴承諾:“我代表省委向大家鄭重承諾,在廉潔自律問題上,要從我做起,以身作則,嚴于律己,落實責任,自覺接受社會各方面的監督,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9]2004年浙江推進黨風廉政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上,習近平代表省委明確作出六項責任承諾:“堅決抵制跑官要官、堅決拒收錢物、堅決反對以權謀私、帶頭堅持‘兩個務必和帶頭遵紀守法。”[10]
第三,領導干部要恪守黨性官德。浙江的經濟狀況,決定了官商交往相對較多。對于這種現象,習近平認為,領導干部的黨性與官德是統一的,“黨性強則官德正,黨性弱則官德降,有什么樣的黨性就有什么樣的黨風,就有什么樣的官德”[11]。習近平告誡浙江各級領導干部:“做人要有人品,當‘官要有‘官德。”領導干部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12]3。為此,他在《求是》雜志上專門發表了《用權講官德、交往有原則》的文章。習近平特別強調各級領導干部學會“慎獨慎欲”,一方面要“親商、富商、安商”,同時又要“掌握分寸,公私分明,君子之交淡如水”[12]38。一定要克服“小節無害”的心理,因為“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小事小節中有黨性、有原則、有人格”。要“于細微處見精神,于細微處也見品德”[7]369。領導干部算好“三筆帳”:一是算一算“經濟賬”,二是算一算“法紀賬”,三是算一算“良心賬”。[7]447-448特別是習近平多次強調“每一個領導干部都要拎著‘烏紗帽為民干事,而不能捂著‘烏紗帽為己做‘官”[7]350。
第四,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習近平指出,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必須“鏟除一切為了私利而濫用公共權力的丑惡現象,保障權力在正常軌道上健康運行”[7]355-356,而“權力的正確行使,必須通過監督予以制約,必須通過監督予以規范”[13]。為此,必須構建相應的制度體系。習近平一到浙江就高度重視制度建設,堅持每年兩次的全面聽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匯報制度、巡視制度,實行領導干部的“一崗雙責”、“一票否決制”等。浙江省在2002年就提出了構建反腐倡廉防范體系,2003年7月正式出臺《浙江省反腐倡廉防范體系實施意見(試行)》。其重點在于建立健全思想教育、權力制約、監督管理、法紀約束、廉政激勵和測評預警等6大機制,形成具有地區特色、行業特點的“4+1”構建方式,即整體構建、專項構建、行業構建、聯合構建、科技促建,著重在思想教育、權力制約、監督管理上下功夫。[14]
第五,反腐實踐創新和率先探索。在反腐倡廉工作上,習近平不僅堅決執行中央政策,而且不斷探索創新。2002年提出、2003年實施的《浙江省反腐倡廉防范體系實施意見(試行)》,是全國第一個省級規范性反腐倡廉防范體系建設的文件。2005年1月3日,中央頒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就總結和吸收了包括浙江在內的一些省份實踐探索的先進經驗,《實施綱要》頒布之后,浙江也是6個試點省之一。2003年12月,《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頒布后,浙江省委迅即出臺了《浙江省黨內監督十項制度實施辦法(試行)》。2003年,浙江率先在全國提出了區域性的法治建設計劃,并于2006年正式通過了《關于建設“法治浙江”的決定》。2004年浙江探索建立、2005年開始推行“三書兩報告”制度,即責任分工報告書、牽頭單位(部門)任務函告書、落實責任制建議書、牽頭單位(部門)專項工作落實情況報告、負責領導專項工作落實情況報告。2004年6 月,武義縣后陳村選舉成立了全國第一個村務監督委員會,其經驗被2010年全國人大修訂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所吸收。
五、“上海時期”的習近平廉政思想
2007年3月至2007年10月,習近平在上海短暫主政。上海,是中國的經濟中心和國際化大都市,其地位極其重要,而存在的問題也極為復雜。此前一年,上海爆發了震驚中外的社保基金案,包括前市委書記陳良宇在內的一批政府官員紛紛落馬。誰將主政上海,穩住這艘經濟大船?這是全國乃至全球都在關注和猜測的問題。對于這樣的人選,曾有全國政協委員寄予期望:“首先應解決新換屆后的干部隊伍整合和團結問題,其次是上海如何在短暫的陣痛后,輕裝上陣,在中央整體部署下繼續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挑戰;第三是如何解決社保案后的反腐倡廉工作,迎接相關制度落實的挑戰。”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認為,選擇習近平,表明“中央想在中國最富有企業家精神的城市,除去腐敗的惡習,建立干凈公平公正的商業環境,塑造出一個新樣板。”[15]這都表明,在上海反腐倡廉是當務之急、重中之重。
正因如此,習近平在履新大會上發表就職感言時即強調:“反腐倡廉是一項長期任務,必須堅持不懈抓下去,反腐倡廉要突出重點,尤其要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教育和作風建設。”[16]3月30日,習近平在中共一大和二大會址公開亮相,意在以其歷史象征意義和傳統革命色彩昭示人們。習近平強調要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和踐行黨的宗旨,要求廣大黨員干部一定要秉公用權、廉潔自律,同時宣誓表明自己“帶好隊伍”的決心。5月24日,在上海市第九次黨代會上,習近平代表上海市委作報告,直指在黨的建設方面還存在不少欠缺和薄弱環節,必須盡快糾正和完善。6月14日,在到各區縣調研時,習近平特別囑咐提醒各級黨政干部“要抓好班子、帶好隊伍”,更要“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在與每個區縣、每個系統的干部座談中,習近平更是將“作風建設”、“隊伍建設”的問題和“四個中心”的建設放到了同樣的高度。盡管時間較為短暫,但習近平在上海的全面從嚴治黨舉措,很快展現了“上海干部隊伍奮發向上的新形象”[17]。
對于在上海的短暫主政,習近平在離職時也說:“我到上海工作之后,……重點做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認真開好市第九次黨代會,選出了班子,明確了目標,凝聚了力量,穩定了人心;二是著力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三是高度重視解決民生問題;四是切實加強黨的建設。……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上海克服了陳良宇嚴重違紀案件和社保資金案帶來的不利影響,保持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各項重大活動也辦得很圓滿、很成功。”[18]
六、“北京時期”的習近平廉政思想
2007年10月至今,是習近平工作的“北京時期”。特別是在2012年10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作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帶領全黨開啟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偉大斗爭,其廉政思想得以充分展現。
第一,反腐斗爭關系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習近平指出:“我們黨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到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來認識,是深刻總結了古今中外的歷史教訓的。核心的問題是黨要始終緊緊依靠人民,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一刻也不脫離群眾。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下最大氣力解決好消極腐敗問題,確保黨始終同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19]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就強調:“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黨內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黨員干部中發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全黨必須警醒起來。”[20]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又指出:“蘇共早年在有20萬黨員時能夠奪取政權,在有200萬黨員時能夠打敗法西斯侵略者,而在有近2000萬黨員時卻丟失了政權、丟失了自己,這是為什么?!”他進一步強調指出:“‘物必先腐,而后蟲生。近年來,一些國家因長期積累的矛盾導致民怨載道、社會動蕩、政權垮臺,其中貪污腐敗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我們要警醒啊!”[21]“……亡黨亡國!我們要警醒啊!”這充分體現出習近平肩負歷史使命和歷史擔當進行大力反腐的現實初衷和良苦用心。
第二,必須堅持鐵腕反腐。在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習近平表達了“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決心和信心。他指出:“堅定不移懲治腐敗,是我們黨有力量的表現,也是全黨同志和廣大群眾的共同愿望。我們黨嚴肅查處一些黨員干部包括高級干部嚴重違紀問題的堅強決心和鮮明態度,向全黨全社會表明,我們所說的不論什么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決不是一句空話。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松。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要堅持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22]為此,必須反對特權,不允許有所謂的“鐵帽子王”。習近平指出:“近年來我們黨內發生的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性質非常惡劣,政治影響極壞,令人觸目驚心。……對一切違反黨紀國法的行為,都必須嚴懲不貸,決不能手軟。”[21]“打虎”、“拍蠅”、“獵狐”等行動的大力開展,反腐斗爭取得了重大成就,舉世為之震驚和贊嘆。
第三,必須堅持制度反腐。習近平有段經典論述:“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關鍵是要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要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提高反腐敗法律制度執行力,讓法律制度剛性運行。要加強對典型案例的剖析,深化腐敗問題多發領域和環節的改革,最大限度減少體制缺陷和制度漏洞,通過深化改革不斷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23]對于如何“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以及建立什么樣的“制度”,習近平指出:“要繼續全面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加強反腐倡廉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深化腐敗問題多發領域和環節的改革,確保國家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要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為公開制度,保證領導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權、權重不謀私。”[22]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相關的反腐法律法規相繼出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取得了重大成就,制度反腐成效顯著。
第四,打鐵還得自身硬。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就指出:“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的責任,就是同全黨同志一道,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使我們的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20]關于如何才能做到“自身硬”,習近平認為關鍵是作風建設。為此,2012年12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了《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他又強調:“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22]此后相繼開展了反對“四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黨風政風大有好轉,黨員干部的素質和能力大有提高,反腐防腐成效日益明顯。
第五,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習近平提出“反腐倡廉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要大力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24]111。在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詳細談到:“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規范社會行為、調節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在國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法律有效實施有賴于道德支持,道德踐行也離不開法律約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離、不可偏廢,國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協同發力。”[25]正因如此,在推行全面依法治國的同時,習近平還強調:“我們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不斷夯實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思想道德基礎,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要抓好思想理論建設、抓好黨性教育和黨性修養、抓好道德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和實踐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以理論上的堅定保證行動上的堅定,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證用權上的清醒,不斷增強宗旨意識,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23]依法治國逐漸使人“不敢腐”、“不能腐”,以德治國則更使人“不愿腐”、“不想腐”,二者協同發力、共同推進,才能起到良好效果。
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廉政思想的歷史意義
2017年7月26日至27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十九大”專題研討班舉行。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仍然需要保持和發揚馬克思主義政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勇于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26]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就是“實現偉大夢想”,為此“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必須建設偉大工程”,“必須推進偉大事業”。這就說明,我們黨的所有工作和努力都是圍繞著“四個偉大”而進行的。因而,習近平反腐倡廉的實踐和廉政思想的重大歷史意義也表現在這四個方面。
第一,有利于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這是十八大以來黨提出的一個重要論斷。對于其背景原因、深刻內涵、具體要求,習近平進行了多次論述。簡單來講,這是在全面審視和分析國內外大勢基礎上提出來的,面對國際社會由原來的政治經濟均衡向新的均衡轉向、國內社會由“中等收入陷阱”向高收入邁進的新特點,我們必須圍繞著“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總任務,進行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方面的新的偉大斗爭。而要進行新的偉大斗爭,就必須打造作為主體的堅強的黨,就必須破除固化的利益藩籬和各種艱難險阻,就必須解決民生問題和凝聚黨心民心,這都需要進行大力反腐。可以說,無論是在落后地區還是在改革開放最前沿,無論是在地方還是在中央,習近平的廉政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其作用和意義也在逐漸升華發展。習近平的廉政思想和大力推進反腐倡廉,正成為“四個全面”的重要理論支撐和實踐動力。
第二,有利于毫不動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黨的建設“偉大的工程”,是毛澤東在總結黨的革命斗爭經驗而提出的一個重要論斷。之所以稱其為“偉大的工程”,就在于中國共產黨從無到有、從地下黨到合法黨、從在野黨到局部執政的黨,這是一個偉大斗爭歷程,對外要應對國民黨反動派乃至帝國主義勢力的打壓、圍剿,對內要克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小農思想、小資產階級思想等。正是堅持和很好地建設了這一“偉大工程”,我們的黨才取得了建立新中國、進行社會主義全面建設的偉大成就。而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新階段,世情、國情、黨情都在發生急劇變化,黨面臨著“四種考驗”、“四大危險”,必須增強“四種意識”,因而黨的建設也就成為了“新的偉大工程”。這一“新的偉大工程”,不僅包括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也包括作風建設、紀律建設,還包括反腐倡廉建設。由此可見,反腐倡廉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和必要舉措。無論在正定、福建,還是在浙江、上海,習近平都強調黨風關系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是生命線,這是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萌動和實踐探索。可以說,習近平的廉政思想是全面從嚴治黨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和指導方針。
第三,有利于堅定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是由鄧小平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改革開放的結果。之所以稱其為“偉大事業”,就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堅持改革和創新,既基于中國的基本國情,又緊跟時代步伐,從而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自己特點的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自身的本質優勢,從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也具有與蘇聯模式、西方模式、北歐模式等的比較優勢,顯示著“蘇東之變”、“西方之亂”下的“中國之治”的奇跡。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必須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時也必須清醒認識其艱難險阻,為此就必須建設堅強的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就必須反腐倡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全面從嚴治黨是保障,反腐倡廉貫穿到各個方面。習近平在地方,無論是批評“改革開放必然帶來腐敗”等謬論,還是談到“反腐倡廉有利于經濟發展”等,都是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高度來看待反腐倡廉的。可以說,習近平的廉政思想是堅定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理論指導和實踐保障。
第四,有利于盡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這是習近平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提出的一個重要論斷。之所以稱其為“偉大夢想”,就在于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文明悠久、成就輝煌,直到1820年中國在世界GDP總量中還占比32.4%,但近代以來落后了,而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這種偉大復興;這種偉大復興,不是簡單的回歸,而是在更高層次上的發展,是“人民夢”、“中國夢”、“世界夢”。這種“偉大夢想”,先是到建黨100周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然后到建國100周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為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應有貢獻。這種“偉大夢想”,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此必須堅持反腐倡廉。因為只有反腐倡廉,才能消除特權和不當利益,才能正確處理個人、社會和國家的關系,才能將個人的夢想與“國家夢”、“民族夢”有機融合。無論是從《七年知青歲月》、《知之深 愛之切》,還是到《擺脫貧困》、《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之江新語》,最終到《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講故事》等,反腐倡廉一直伴隨著習近平的“中國夢”。可以說,習近平的廉政思想是盡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偉大夢想的永恒保障和強勁動力。
參考文獻:
[1] 潘婧瑤,董婧.從“家風”傳承看習近平如何齊家治國[EB/OL].(2016-02-17)[2018-02-0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217/c1001-28130868.html.
[2]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 習近平.知之深 愛之切[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
[4] 山海情懷 赤子初心——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的探索與實踐·黨建篇[N].福建日報,2017-07-13.
[5] 習近平.擺脫貧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6] 1988 年習近平在寧德反腐敗[N].北方新報,2014-03-03.
[7] 習近平.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
[8] 習近平.全面實施“五大百億”工程 再創我省環境新優勢[J].浙江經濟,2003(12):6-9.
[9] 朱立毅.浙江省委書記鄭重承諾:廉潔自律從我做起[EB/OL].(2003-02-25)[2018-02-05]. http://www.people.com.cn/
GB/shizheng/19/20030225/930373.html.
[10] 吳輝軍.省委常委公開作出六項廉政承諾[N].浙江日報,2004-07-16.
[11] 習近平.領導干部要帶頭樹立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J].黨建研究,2007(5):6-8.
[12] 習近平.之江新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13] 習近平.沒有督查就沒有落實[J].秘書工作,2015(1):4-6.
[14] 張偉斌.習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時期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思想與實踐[J].浙江學刊,2015(1):5-13.
[15] 上海新市委書記為什么是習近平[N].南方周末,2007-03-30.
[16] 近觀習近平[N].經濟觀察報,2012-11-16.
[17] 盧夢君.習近平與上海:8 年前短暫主政 入京時難以割舍[EB/OL].(2015-03-05)[2018-02-05].http://news.qq.com/a/
20150305/046264.htm.
[18] 習近平表示擁護中央調職決定 俞正聲稱責任重大[N].解放日報,2007-10-28.
[19] 習近平.積極借鑒我國歷史上優秀廉政文化 不斷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N].人民日報,2013-04-20.
[20] 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2-11-16.
[21] 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2-11-17.
[22] 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1-24.
[23] 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4-20.
[24] 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2015.
[25] 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EB/OL].(2017-02-26)[2018-02-05].http://www.Gov.cn/xinwen/
2016-12/10/content.5146257.htm.
[26]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7-07-28.
責任編校 王學青
Historical Form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Xi Jinpings Socialist Clean Government Though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QIN Zhengwei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252059, Shandong, China)
Abstract: The forming conditions of Xi Jinpings socialist clean government though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include the anti-corruption thought of Marxism, the clean demeanor of revolutionary predecessors, the clean style of the red family, the well tempered honest character,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ideology of clean government. The stages of the formation of Xi Jinpings clean government thought, divided into the “Zhengding period”, “Fujian period”, “Zhejiang period”, “Shanghai period”, and “Beijing period”, each has its own focus, but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ain, that is,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Party style, Party discipline, strict governance of officials, iron hand anti-corruption, has been stuck to. Xi Jinpings socialist clean government though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bears great significance, benefiting the ongoing of the great struggle with many new historical features, the unswerving new great project of Party construction, the firm pushing forward of the great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reat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 Xi Jinping; clean government thought; historical formation; great signific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