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益民 陳韜偉 趙昆
摘要:消息系統是跨境電子商務中各貿易參與方之間進行數據傳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業務系統之間進行數據交換的關鍵。本文以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中多種形式的業務交互和數據交換為基礎,探討了基于ebXML框架的消息服務擴展模型與數據交換機理,并根據跨境電子商務中各業務應用場景,提出了一種跨境電子商務數據交換通用模型。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數據交換;ebXML;消息服務機制
引言
跨境電子商務作為互聯網新經濟產業中的新業態,其進出口貿易已呈爆發式的增長,根據阿里研究院的調查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達12萬億元,占中國進出口總額的37.6%[1];與傳統電商相比,跨境電商在整個交易流程中涉及到國際物流、出入境清關和國際結算等,需要與海關、檢驗檢疫、國稅和外匯管理等十余個政府部門進行業務對接。由于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訂單的碎片化,導致了貨物通關成本較高。同時,政府職能部門之間也需要將跨境電商企業提交的信息和數據進行對比和監管,也導致了工作量巨大。因此,電子數據交換是各地政府建設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的關鍵。
跨境電子商務中電子數據交換主要的目的如下:
· 簡化跨境交易流程。這將有助于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實體降低業務通信成本,同時提高效率和生產力,加快貿易便利化進程。
· 建立數據共享機制。將政府的一些職能部門,例如國稅、國檢、外管局、外經貿委等,與銀行和傳統外貿企業進行對接,實現各部門間的無紙化交易,簡化跨境交易流程。
過去,電子數據交換(EDI)系統使用的是專網或增值網進行數據傳輸,雖然具有明顯的安全性優勢,但從系統開發、增值網的建設及其EDI服務器的部署等軟硬件要求來說,這種方式無疑增加了EDI系統的實施和運營費用,而且由于成本較高使得系統覆蓋率低,缺乏靈活性[2,3]。此外,各貿易國搭建了不同的信息系統平臺,造成了各貿易國內部和貿易國之間需要交換的數據類型具有異構性,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在進行數據交換時產生了很多問題[4]。
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ebXML作為強調互聯網電子商務流程的體系架構,因為建立在XML基礎之上,具有了即時適應業務環境變化的靈活性,使得系統開發和實施成本低廉,有利于推動中小企業之間跨境商務的電子化,交易的信息化。
因此,在借鑒世界海關組織對建立單一窗口環境數據交換模型的實施指南基礎上,本文根據跨境電子商務中的應用場景,提出了一種基于ebXML的跨境電子商務數據交換通用模型。
1、ebXML技術體系架構概述
電子商務架構標準ebXML是開放的,基于XML/EDI標準的電子商務基礎架構,為企業進入跨境電子商務領域提供透明、安全、一致的電子數據交換環境和簡化的貿易程序[5]。電子商務交易中使用ebXML架構,整合商務流程,實現從原有基于EDI和XML方案的遷移,進而實現最大程度的互通、互操作性[6]。
ebXML框架的技術體系是基于Internet技術和EDI/XML標準,整個體系結構采用模塊化的設計。主要包括的模塊有:業務過程定義;消息服務機制;貿易伙伴概要和協定;注冊表/知識庫及其核心組件。因此,由上述功能模塊構成的圍繞商務流程的ebXML數據交換總體架構如圖1所示:
目前除OASIS發起的ebXML以及由兩個非盈利組織所設計的OBI和Rosetta net框架以外,具有代表性的框架包括:Ariba的cMXL、Commerce One的xCBL、Microsoft的BizTalk等。這些框架的運作流程、消息封裝以及數據傳輸方式都存在差異。各種XML/EDI框架特點比較如表1所示[7]。
由表1可以看出,應用最廣泛的是ebXML標準框架。從比較的幾個方面來看,RosettaNet和ebMXL都是與互聯網兼容的基于XML的事務標準,與其它的標準框架相比,它們更能適應電子商務的業務流程。
2、跨境電子商務ebXML數據交換通用模型設計
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業務中,需要將進出口商、物流企業、海關、檢驗檢疫、銀行及保險公司等系統與政府主導的公共服務平臺進行對接,其結果是除了實現各部門之間的電子化數據交換之外,希望企業之間訂單自動流轉,各國海關報關單的自動流轉等,即實現業務流程的自動化。因此,本文在參考泛亞電子商貿聯盟(PAA)提出的電子數據交換框架下[8],構建了基于ebXML技術為基礎的跨境電子商務數據交換技術框架模型。如圖2所示:
圖2所示為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數據交換模型,該模型主要由電子商務綜合服務模塊,ebXML消息服務提供商及注冊中心/知識庫組成。ebXML消息服務是技術框架模型中進行數據交換的重要模塊。以上功能模塊共同組成了內部系統,內部各系統可支持多種XML/EDI消息格式。各組成部分具體功能如下:
(1)注冊中心及知識庫負責各貿易參與方信息(包括貿易伙伴信息CPP與CPA,各國消息服務提供商的CPP和CPA,商務信息DTD)的登記審查、身份驗證、服務發布、查找以及數據存儲。實施的過程主要向注冊中心提交A方消息服務提供商的CPP和CPA以及各業務方的CPP。
(2)電子商務綜合服務模塊主要是各貿易方的服務應用系統,服務的內容包括交易過程中信息的生成,CPA的談判,商務文檔的生成。包括安全跨境電子交易服務、公共密碼匙(PKI)的跨地區交叉CA認證。
(3)消息服務系統是數據交換體系的核心[6],它是一個基于ebXML格式的交換接口,設計為三層,分別是ebXML轉換層、事務處理層和消息通信層。負責對商務文檔進行封裝、解封和實現消息安全可靠的傳送。該模塊是框架的實施部分,通過SOAP協議進行傳送。如圖3所示。
ebXML轉換層實現數據格式轉換的功能。由于內部系統各種文件格式的多樣性,例如:EDIFACT、X12、XML以及用戶自定義格式等的商業文件。為了實現商務協作,必須轉化為統一的數據格式。
事務處理層接收到上層的ebXML數據文件后,根據商業伙伴和商業事務對數據文件進行分類處理,商務協作模塊根據執行的活動步驟處理數據文件,然后傳給通信層送往商業伙伴或者轉換至另一個商務協作模塊。
消息通信層包括收、發消息功能。以發送消息為例,將上層接收到的需要發送給商業伙伴的ebXML文件封裝成ebXML消息,采用多用途互聯網郵件擴展協議(S/MIME)編碼并封裝新的信息頭,通過SSL將文件發送出去。接收消息的過程則與之相反。
3、結論
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是建立海關、檢驗檢疫、國稅和外匯管理等職能部門與電子商務平臺、經營主體之間的信息聯系通道,具有進出口商品申報、監管以及物流、支付信息的全流程動態跟蹤,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的功能。因此,本文依據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目的,參考泛亞電子商貿聯盟(PAA)提出的電子數據交換框架,提出基于ebXML標準的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數據交換模型,為實現各貿易國海關、檢驗檢疫、銀行、稅務等政府部門間的信息交換與共享,為貿易參與方結付匯、免退稅等提供憑證依據,推動不同國家之間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阿里研究院.G20系列研究報告——貿易的未來:跨境電商連接世界[R].中國跨境電商發展報告,2016.
[2] 趙睿.物流信息化數據交換研究[碩士論文].北京交通大學,2009
[3] 郭顯堂,蔡文學.基于ebXML的公共物流信息平臺構建的探討[J].物流科技,2007(3):5-9.
[4] Chan Fook Seng. Trade Facilitation and Customs Cooperation?Implementation Strategy for Data Exchange between Customs Administrations[R]. Asia Development Bank,2005.
[5] EbXML.http://www.ebXML.org.
[6] 周萱,李敏波.基于ebXML的零售ECR系統的數據交換技術研究[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07,24(12):113-115.
[7] 劉燚. 基于ebXML的RosttaNet數據交換框架研究與設計[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6.
[8] Jay Kim. Technical Standard of PAA[R].KTNET,2012
作者簡介:余益民,教授,云南財經大學信息中心,研究方向:跨境電子商務、商務智能,能源互聯網等;
陳韜偉,趙昆,單位:云南財經大學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