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民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市場經濟必將面臨著一場大的變革。在這場變革中一些中小企業迅速地發展起來,成為了市場經濟的主力軍,對市場經濟的推進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將利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對財務危機的成因進行分析,給企業的財務危機提供可行性的建議。希望能給中小企業處理財務以及減輕壓力,讓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更加健康。
關鍵詞:中小企業 財務危機 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09(a)-121-02
2001年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這讓企業增大了很多參加國際市場競爭的機會,不僅能夠給企業帶來經濟上的利益,也會讓企業面臨更多的風險。眼下很多各種經營領悟的企業都不僅僅局限于在國內市場競爭,而是走出國門,與全球企業進行競爭,而且呈現出多方面的發展趨勢,不單單依靠專業技術就可以和其他的企業進行競爭,很多企業如果能夠在內部的資金管理和資金分配系統上盡量做到萬無一失,那么這個企業就可以在同類型企業中長久不衰。企業采用了合適的分配管理系統以及合理的籌資方式,打造一個快捷的資金鏈,會節省很多時間,去掉大部分消耗時間并且沒什么作用的步驟。但若是一個企業籌集資金的過程非常漫長并且困難,那企業就會因為資金供應困難而面對很多問題。因為中國現在是市場經濟體制,所以一個獨立的企業就要自己承擔這些隨時可能發生的風險,與此同時,中小型企業未來的發展與我國的經濟前景息息相關。中小型企業與很多大型成功企業的內部管理有些很大的差距,所以要不斷地進行完善,找到各個環節的風險點,并且對其進行研究,得出解決辦法,并有效地實施。
1 中小企業財務危機管理中存在問題
1.1 中小企業常常重視生產和銷售,輕視財務管理
專業管理人才的短缺,而使得中小型企業對生產與銷售最關注,忽略理財和內部管理。在經濟環境比較好的時期,這些中小企業在市場上可選擇的機會比較多,對財務管理更是忽略。如果出現經濟環境發生變化,市場不景氣時,財務管理不到位出現的問題就會全部暴露。其原因是企業面臨庫存積壓和應收賬款增多的困境,還有融資難的問題。
1.2 會計核算工作弱化
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非常不專業,由于規模小、缺少專業人才,成本低等原因,而使得它們內部控制非常薄弱。這些中小企業會計核算能力不強,制度又不完善。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不高,使得中小企業的決策者認識不到財務管理和分析的作用,不能正確認識生產、管理和效益之間的作用。
1.3 內部管控制度不健全
相比大型企業的管理水平和資金周轉率而言,中小企業明顯要低的多,他們對于資金的使用缺少周密的計劃,對于庫存管理和資金結算等比較隨意,缺乏內部控制體系。再加上中小企業的結構簡單,規模小,資金調度方面實在是欠缺。此外,中小企業經營時間短,會計核算水平低,財務資料不完善等,這些都是中小企業發展受限的因素。
1.4 科學有效的分析工具難以發揮作用
中小企業規模小,由于內外受限,一些財務管理的科學有效分析工具的采用比較困難,比如現金流量貼現分析。這是公認的科學分析工具,但是在中小企業采用起來就困難多了,理由:一是中小企業的經營者缺乏專業技能,無法有效運用科學分析工具;二是中小企業的機構單一,并且管理上分工不明,責任不清,經營者疲于對日常事務的應付,沒有閑時間研究貼現分析,他們認為最為理性的行為就是做個簡單分析;三是現金流量貼現分析這項工具的運用,需要的成本太高,不適合中小企業;四是中小企業最為關心的問題是生存下去,對發展還不能考慮到,他們重視的是近期盈利而不是長期規劃。
2 防范中小企業財務危機的建議和對策
2.1 利用好財務危機的先期預兆做好防范
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財務方面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日積月累就會形成企業財務危機,在工作中只要認真仔細,企業財務危機爆發前的先期預兆是能夠被發現的。
2.2 增強企業管理,樹立風險觀念
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對于企業的健康良好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內部控制主要包括企業內部管理環境、風險預測、調控活動、信息與溝通、監控等,這幾個環節環環相扣。為防范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中經受風險打擊,保障企業財務預警機制正常運轉,中小企業必須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企業通過內部控制機制對財務工作進行有效調控,對企業的經營決策起到監督和控制作用,從而達到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增強企業市場占有率的目的。
2.3 完善人才機制,增強企業凝聚力
企業的核心靈魂是企業員工,企業對人才的培養是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中心。我國的中小企業要營造一種和諧的經營氛圍,樹立正確的人才意識,重視發展企業文化,把單純培養技術型人才的傳統觀念向培養多元化人才轉變。針對員工不同的崗位性質,定期進行分層培訓,提升從基層員工到管理層的工作以及管理能力。另外,采用績效考核的薪酬機制,利用中小企業靈活的薪酬發放機制,對員工進行薪酬方面的鼓勵,在適宜的情況下也可采取員工參股的方式,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調動員工工作熱情,最大限度的留住人才,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利潤空間。中小企業還應重視發展企業文化,增強企業凝聚力,從而提高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核心競爭力。
2.4 構建財務管理機制,規避財務風險
中小企業無法承受過度負責,這將給企業帶來嚴重的財務危機,使企業陷入困境,因此企業需要首先考慮資本結構的合理性,不用盲目增加負責額度,把財務風險控制到合理范圍。通過理性投資,適度管理,最終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把成本、利潤和風險進行優化配比,以達到最佳狀態。
用發展的眼光經營企業,立足長遠,對資本運轉要具有前瞻性,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保證充足的資金鏈。另外,企業通過融資擴大規模,要有風險意識和法制觀念,對市場形勢要有準確的把握,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及時更新財務信息,給銀行提供真實有效的信息數據,構建穩定的銀企關系,為企業資金籌備打下良好基礎。
充足的資金鏈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企業資金良性運轉的重要保障。所以,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對資金的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給企業準備好足夠的資金量,這樣在滿足生產,擴大規模的同時也能規避財務風險,合理科學的資本管理,可以在降低風險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滿足企業發展需要,因此,企業在科學儲備資金的同時也要確保其合理的流動性,以確保給企業帶來收益。
3 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我國中小企業財務危機存在的問題,研究出防范財務危機的一系列對策,中小企業在發展的同時要把風險控制在可以預見和接受的范圍之內,合理利用財務預警機制幫助企業規避風險,確保資金安全,經營運轉順暢,建立科學完善的內部管理機制,全面提高企業管理能力,使企業能夠成功避免財務危機。通過對中小企業的風險控制進行研究和分析得出:企業只有加強控制力度,重視管理機制,相應地也會提高內部工作的秩序和效率,促進企業平穩發展。否則,企業會越來越混亂,最終面臨倒閉的風險。財務危機管理控制就是對企業日常經營活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預防和避免,針對已經出現的問題快速地提出解決方案。嚴格的風險控制會讓企業的財務利用更加充分,使企業更好地發展,提高生產效率,減少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同時也可以避免與商業信譽度低的企業進行合作,從而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參考文獻
[1] 劉根霞.中小企業財務危機成因分析及對策[J].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6(2).
[2] 程傳勇,張璐瑤.中小企業財務危機成因及防范途徑[J].襄樊學院學報,2011,32(4).
[3] 張濤,鐘憲軍.中小企業財務危機的成因及其對策研究[J].開發研究,2010(2).
[4] 許琴.我國中小企業財務危機及其應對策略[J].財經縱覽, 2013(17).
[5] 李亞娟.我國中小企業財務危機管理現狀統計分析[J].統計與管理,2013(2).
[6] 王佳偉.淺析中小企業財務危機的成因[J].科技創業家, 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