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瑜
摘 要:因為幼兒的年齡較小,所以孩子的本性就是愛玩。因此,幼兒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這要求教師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防止學生厭倦學習。通過合理地將游戲與幼兒教育相結合,它在兒童人格的發展和思維意識的建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教育作用和價值,提出了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策略,有利于從根本上提高幼兒教育水平。
關鍵詞:幼兒教育;游戲;教育價值
幼兒教育階段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幼兒的年齡相當特殊,大腦發育不夠健全,幼兒教育影響兒童智力的發展。幼兒園教師的良好教學有助于更好地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幼兒園教師為了促進兒童智力的良好發展,可以通過游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整合,引導兒童玩游戲,通過游戲教學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為兒童滲透更多的知識,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
一、幼兒游戲與幼兒課程結合的重要性
有效地將游戲與幼兒教育相結合,可以提高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參與度,增強兒童在課堂上的積極程度,將游戲教學方法融入幼兒教育過程中,有效激發兒童的創造力,有效地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教師和孩子可以在發揮游戲互動時加強師生關系,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過程,增加孩子對教師的信任,幼兒年輕,學習過程缺乏主動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中將的教學內容與游戲過程有效結合。當教師帶領孩子們玩游戲時,課程的內容滲透到孩子身上,教學內容以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提高孩子的積極性,增進了解孩子增進老師和學生的感情。
二、幼兒教育中游戲與幼兒課程的有效融合
1.挖掘有效的課程資源
為了促進幼兒教育中游戲與幼兒課程的整合,教師必須首先探索有價值的課程資源,根據課程內容設計各種教育游戲,引導兒童在游戲中愉快地學習知識,培養兒童的創新意識,提高幼兒的實踐能力。例如在進行幼兒數學教育時,教師可以讓幼兒做關于“數星星”、“得小紅花”、“花盆找媽媽”的游戲來指導幼兒快樂做算術,借助多媒體工具,為幼兒展現璀璨的星空,讓幼兒數‘天上一共有多少顆星星,等幼兒數完星星以后,教師可以給幼兒獎勵小紅花,讓幼兒在每周五計算自己這一星期一共得了多少朵小紅花。此外,教師在進行幼兒加減運算時,可以融合“花盆找媽媽”的游戲,在花蕊中標注各種算式,在花盆中注釋不同的數字,指導幼兒根據計算結果為“花盆找花媽媽”,從而有效提升幼兒的計算能力。在開展幼兒音樂教育時,教師可以讓幼兒來表演幼兒歌曲中的不同角色,調動幼兒學習音樂的積極性,陶冶幼兒的藝術情操。例如在教幼兒演唱《春天天氣真好》時,結合舞蹈教育和游戲教學法,讓幼兒表演美麗的小花朵、彎彎的楊柳枝、飛舞的蝴蝶和蜜蜂以及蹦蹦跳跳的小白兔,以此培養幼兒良好的樂感,發展幼兒的音樂天賦。
2.設置趣味性、互動性的游戲,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
合理地將游戲應用到游戲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需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建立有趣的互動游戲活動,充分調動孩子的參與興趣。雖然幼兒游戲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幼兒,但一旦缺乏興趣,孩子就會對整個游戲活動失去興趣。但是,在保證游戲趣味性的同時還應該注重游戲的教育目的,以便有效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其次,應該幼兒的認知水平有限,所以盡量設置簡單和易于操作的游戲活動,避免影響幼兒的體驗,從而影響整個幼兒教育的效果。最后,應設置互動性強的游戲活動。
3.加強教學游戲內容與生活關聯性
當教師教育幼兒時,他們應該將教學內容與兒童的生活聯系起來。當孩子們學習與生活相關的學習內容時,教師可以充分讓孩子通過感知生活來學習。當老師教授天氣內容時,老師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生活中溫度變化的體驗,比如教師對幼兒提出疑問,詢問幼兒一年四季中哪個季節最冷?幼兒通過感知一年四季的溫度變化,能夠回答教師一年四季中冬季最冷,對于部分年齡低于4歲的幼兒可能不會將答案準確傳達給教師,這就需要教師對幼兒進行適當的引導,提高幼兒表達能力,讓幼兒將答案準確無誤的傳遞給教師。
4.根據幼兒年齡發展特征安排教育活動
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他們情緒性較強、獨立性差,因此在設計游戲時要注意游戲規則的簡單性,便于孩子理解;對于4-5歲的孩子他們對游戲的渴望更強,并且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在這個年齡設計一些角色扮演游戲。引導幼兒心理品質發展;對于5-6歲幼兒而言,他們的抽象概括能力有所發展,并且好學、好問,所以教師可在游戲的過程中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游戲開展簡單的科學教育,促進幼兒智力發展。
5.提高游戲教學的實踐價值
將游戲教學方法與幼兒課程相結合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幼兒的創新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在推進游戲教學方法與幼兒課程整合時,應注重提高游戲教學活動的實用價值,促進幼兒心理。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塑造幼兒的思維和探索精神。例如在進行幼兒數學相鄰數教學時,教師可以緊密結合“猜字謎”和“織圍巾”的游戲方法,讓幼兒迅速猜測相鄰數,將一條類似于長方形的圍巾劃分成十個小正方形,指導幼兒為這些小正方形填寫相鄰數,并涂上不同的顏色,織出一條美麗的圍巾。其次,教師可以融合美工游戲教學法,指導幼兒用橡皮泥捏制各種幾何圖形和不同的玩具,讓幼兒用彩紙折疊美麗的紙花,比賽“看誰疊得又快又好”,從而有效加強幼兒的動手積極性。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組織幼兒走出教室,去戶外做游戲,在幼兒園的花園里練習“唱兒歌”、“講故事”、“呵護花草”,玩“老鷹抓小雞”,學跳舞等,這樣有利于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提升幼兒教育的生成價值,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三、結束語
總之,在現代教育改革深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幼兒教育。其中,大部分人們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發現游戲活動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價值。因此,在幼兒的日常教育過程中,需要老師尊重幼兒孩子的主體作用,明白幼兒孩子才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并為每一位幼兒孩子創造平等的游戲機會。這樣能夠讓幼兒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不斷成長,從而幫助幼兒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
參考文獻
[1] 高祥.通過游戲來學與教:幼兒園游戲教學實踐的個案研究[J].西南大學,2014(04)
[2] 王芳珍.淺談幼兒教育中開展鋼琴課程的意義[J].文教資料,2016(06)
[3] 周江紅.幼兒園課程知識的文化哲學研究[J].中國會議,2015(09)
[4] 王瑜春.淺談幼兒教育中游戲的價值及應用[J].科技信息,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