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啟耀



【摘 要】隨著移動互聯網和計算機云計算等新一代技術的廣泛普及,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也隨之得到快速推進。電子商務近年來在我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如今,越來越多的行業受到“互聯網+”技術的沖擊,并選擇與之相結合。文章選擇了外賣行業應用電子商務平臺作為研究對象,擬從經濟學角度對這種應用進行深層次的理論分析,最終展示出電子商務平臺給社會經濟效率的推進及社會總體福利的提高,這對于電子商務平臺應用于其他傳統行業都有著廣泛的借鑒意義,使得許多傳統行業能夠借助“互聯網+”技術風潮找到新的發展思路。在揭示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應用為商戶、消費者雙方帶來效用提升的同時,提出一些意見和看法。
【關鍵詞】外賣行業;電子商務;經濟學原理;福利改進;趨勢
【中圖分類號】F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02-0185-02
1 外賣行業發展現狀
在中國,依靠電子商務為基礎的外賣消費的發展,經歷了探索階段、啟動階段、高速發展階段,在此之后應該會迎來一個穩定發展的成熟階段。網絡外賣市場在2016年開始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如今其基本發展方式(如依據互聯網平臺的模型)已基本成熟,主要平臺間差異鋪開,模式清晰。而且,廣大消費者已經形成了一種消費慣性,有利于該平臺繼續擴展。隨著“互聯網+”概念的不斷普及,互聯網外賣行業也會逐漸經由1、2線城市為主體的市場范圍逐漸向中小城市拓展,市場前景廣闊,受到廣泛看好。網絡外賣市場的下一個發展階段會是穩定發展的成熟階段,業務增長更加穩定,同時競爭也會更加激烈。根據2014年及2015年在線外賣交易規模預測,2016年全年的交易規模預測將為832億元,2017年全年的交易規模預測達到1 183億元,前景非常可觀。
2015年1~6月,團購市場成交額為769.4億元,6月成交額為167.4億元,環比增長14億元,增幅為9.1%;參團人數達2.5億人次,環比增長1 763萬人次,增幅為7.6%。從2015年全年數據來看,成交量呈強勁增長,且根據市場占有率,互聯網行業擁有繼續滲透的潛力,預計在接下來數年中互聯網外賣行業仍會持續呈增長的態勢。
2 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現狀
在移動互聯網設備迅速推廣的大環境下,進一步加速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隨著商業模式的不斷發展與創新,電子商務的發展越發成為沖擊和替代傳統行業的一種趨勢。電子商務有別于傳統的商務模式,平臺為買賣雙方提供服務,電子商務平臺使得買方賣雙方在獲得各自效用優化的同時,平臺自身的商業價值也可以得以體現。
電子商務的發展目前已經得到市場的重視,不管是對國家產業的升級抑或是經濟的增長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政府和社會都給予了基于互聯網的電子商務平臺以極高關注。目前,在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不斷沖擊下,該行業的模式會不斷地更新和完善,以求更好地服務社會和市場。我國國民消費觀念會隨著時間發展不斷給予“互聯網+”商務更好的發展空間,年青一代將成長為新型消費的主力軍,電子商務體系的管理也會進一步規范,為經濟增長提供穩固的內生動力。
2.1 電子商務平臺應用于外賣行業對消費者和商家的效用提升
為什么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會被市場所青睞,被廣大消費者與商戶所接受?本文將使用埃奇沃思方框圖進行分析。在經濟學中,有一種稱為埃奇沃思方框圖的簡便圖示法可被用于分析兩個人之間兩種商品的交換。我們在一張簡單的圖形上描述兩個人各自的稟賦及對商品的偏好,用于研究這種商品交換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各樣的結果。為便于了解埃奇沃思方框圖的結構原理,有必要考察一下消費者和商家的無差異曲線及各種行為人的商品稟賦。
假設在一樁交易中的行為人A為消費者,B為商家。A在搜尋目標產品的過程中需要花費時間和同時考慮價格,一般來講,一個商家在銷售其產品的時候需要花費時間與顧客進行溝通協商,而互聯網平臺能將其直接鎖定在有需求消費者的搜索欄中,相對于實體銷售,它在同一時間可以利用網絡與多位消費者進行議價并利用物流和第三方交易平臺進行交易,相當于提升了其有效議價時間,在同樣的議價條件下,議價數量的增加必定增加了其銷售量。
他們在交換的過程中互換部分商品,從而達到最終配置(如圖1所示)。
在初始狀態,消費者和商戶的交換均衡點處于P點,假設雙方均為良性偏好,當初始條件下,A和B的交換均衡位置位于P點,兩條無差異曲線相交位置之間的灰色區域相對于初始位置都存在著帕累托改進。
在電子平臺進入應用后,消費者A愿意以犧牲一定的稟賦x2以換取相對的x1,即購買者愿意以少量外賣的費用節省一定的時間,對于商家則相反,以相應的x1換取x2,即愿意增加一定的經營時間提供外賣服務,相應地,由于網絡平臺中銷售數量的增加,給其提供了有利可圖的銷售額。因此對于灰色橢圓內的任意一點,消費者和商家所代表的社會總福利都得到了提高,而經濟最終的帕累托有效率點應該位于這樣一條直線l上,使得A和B的無差異曲線相切與這條直線上一點。
2.2 電子商務平臺和外賣行業之間的關系
傳統的外賣行業是靠商家自身提供外賣服務,由于受人力、物力成本因素的影響,一般難以形成較大市場規模,也難以彰顯外賣市場與電子商務平臺結合所能激發出的巨大經濟優勢。電子商務平臺的應用專業化,可以將這種中介服務質量得到提升,商家只需要在平臺上展示自己的產品,消費者只需在平臺上選擇自己理想的商品,電子平臺會整合當地的物流與支付體系保證這一消費鏈的正常運轉,其自身相當于為交易雙方提供了一個能夠改善雙方效用的路徑,使得雙方在效用都獲得提升。
3 應用電子商務平臺目前存在問題
(1)市場結構開始呈現壟斷趨勢。我國的電子商務平臺在21世紀初開始出現和發展,在這短短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許多的波折。市場格局從百家爭鳴進入到多方寡頭的時代,任何新的一方想要進入這一市場都形同對已占有巨大市場份額的寡頭平臺形成挑戰,競爭激烈且難以生存下來,其難度不言而喻。
(2)平臺缺乏多元化,差異性小。我國的電子商務平臺雖經歷一定的發展,但整體模式單一,提供服務千篇一律,難以滿足不同市場主體的發展需求。大部分平臺自身發展都是依賴進入商家繳納管理服務費。這種趨同化的收費及業務提供難以滿足市場各種主題和消費者的需求,有待進一步優化。
(3)相關法規不夠完善。隨著電子商務不斷興起,原有的消費習慣正在改變,產業鏈變革也在不斷發生中,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在線消費會極大促進經濟的發展,但與此同時,很多糾紛及牽涉法律的問題也會隨之而來,就當前而言,新技術、新概念不斷地刷新人們的眼球,但是相關領域的法律構建也亟待完善。
4 有關建議
(1)需要加強平臺功能的規范化建設。據調查數據顯示,在眾多網絡購物平臺中,許多平臺存在虛報商家數量,商家利用刷評論惡意抹黑和抬高自己價值的現象,同時各方的資信狀況也未得到有效的保證,銷售質量有時與實際不符等,這些現象都暴露出當前互聯網外賣平臺存在的棘手問題。因此,必須依靠法律和行業規范實現規范化的管理和服務,同時在盈利方式上,要明確行業管理條例,防止不法商家鉆空子,保證平臺在合理盈利的條件下為經濟提供有效服務,而不是各自為政,最終造成惡性競爭,給廣大消費者福利帶來損失。
(2)整合資源,提升技術。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發展至今,已形成在局域范圍內有買方或銷售者負擔物流費用,平臺充當中介的消費推動平臺。但在大的范圍上,基于資源分散、能力薄弱、技術不足等原因,在大范圍內第三方平臺缺乏統一調度,發揮作用有限,如果能夠整合技術、人力、資源,可以發揮出更大的經濟效益,提供更多有效的服務和更多的工作崗位。
5 未來展望
未來,在移動互聯網新技術如人工智能等的不斷發展下,人們生活會越來越緊密地與網絡相結合,許多新的消費習慣會在方方面面改變著我們,而網絡外賣這一行業的趨勢會正如凱文·凱利在《失控》中所述:“最深刻的技術是那些看不見的技術,它們將自己編織進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之中,直到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依托于互聯網技術的外賣行業也會如同業已融入我們生活的哪些消費方式一般,讓人感覺悄然無聲而又無處不在。
參 考 文 獻
[1]劉吉星.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現狀探析[J].企業導報,2012(13).
[2]孫曼.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現狀思考與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22).
[3]陳淑娟.南靖電子商務發展前景及存在問題初探[J].人生十六七,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