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榮幸能夠出席公共關系與綠色發展(湖州)論壇。昨天,我們非常有興趣地參觀了余村,我們知道了余村就是我們“兩山”理論的發源地,從2005年開始到今天,“兩山”理論已經成為我們國家的戰略、全民的共識和萬眾的行動,成績顯著,世界矚目,這是非常可喜的。
非常巧的是,在7月7日-9日,生態文明貴陽國際會議也在貴陽成功地舉辦,在這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發來了賀信,他在賀信中指出:“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類的未來,建設綠色家園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夢想,中國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走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之路”。習總書記的賀信向全世界闡明了中國在綠色發展上的宗旨、信念、道路、方向,吹響了新時代中華民族推動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和全面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集結號和進軍號,給我們以極大的鼓舞。
在這次會議上,中共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也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在這個致辭里他提出了綠色發展的六要義,我認為對我們大家在綠色發展建設過程中有很大的啟迪意義。孫志剛在致辭中說道,綠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礎、人民群眾的期盼,這是他講的第一點;第二,綠色是一種重要的理念,綠色發展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合古今,交匯東西,是構建高質量現代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第三,綠色是一場深刻的變革,既涵蓋生產方式、思維方式的變革,也包括資源、資本、技術、制度等諸多方面的重要組合,是人類發展方式的自我覺醒和超越;綠色是一份民生的福祉,唯有綠色才有綠水青山、魚翔淺底,才有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綠色是一種共同的責任,建設地球美好家園需要國際社會加強合作,共同努力,全面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的議程,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場關乎永續發展的綠色變革,也是我們貴州實現彎道曲直、后發趕超的必然選擇,近年來貴州成為首批生態文明建設實驗區之一,被列為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省份等,充分說明了建設美麗家園,我們的貴州正在崛起。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圍繞治山治水治氣治土推動生態修復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果累累,業績驕人,全省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55.3%,新一輪退耕還林面積已經居全國第一,9個地州市包括中心城市空氣質量優質天數平均比例達到97.1%,88個縣市城市空氣質量均比例達到97.8%,集中飲水用水水源地質達標率達到了100%,貴州省“多彩貴州風”正在成為貴州邁向世界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已經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進省份的一張新名片。
馬克思曾經給人下了一個哲學的定義: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綜合。公共關系作為人類社會的一種客觀存在,其核心也是基于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的相互關系及其行為方式。綠色發展離不開政府、企業、社會和公眾的合作,也離不開國際社會和各國人民的合作。因此,公共關系在助推綠色發展中,必將展示出巨大的舞臺空間和自己獨特的風采以及無限的機遇。如何運用公共關系來助推我們的綠色發展,這是擺在我們中國公關人面前的一個重大的課題。個人認為,公共關系在助推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方面,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是大有可為的。
第一是充分發揮公共關系的智庫作用。公共關系的作用是作為一門職業,充分發揮出它在綠色發展中應該發揮的智囊作用。有很多人提到公關把它作為迎來送往、遞煙送酒僅此而已,我認為這是一種極大的偏見。實際上我個人認為公共關系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非同小可的職業,它的遠交近攻、合縱連橫、參謀決策、頂層設計都非常了得。如果把公共關系的創新、創意和頂層設計的職能充分發揮出來,用于我們綠色的發展,用于我們的可持續建設,從一開始就把我們的綠色發展建立在科學發展的基礎之上,那么公共關系對于綠色發展就會大派用場。在此方面,我認為公共關系可以用舉辦大型論壇、策劃大型活動,策劃各類皮書,白皮書、綠皮書、藍皮書,提供各種重要的議案等方式來體現公共關系在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第二是充分發揮傳播的作用。運用傳播手段在組織和公眾間進行雙向的溝通和交流,求得公眾和組織對發展目標的理解、支持與合作,進而達到促進組織戰略目標的實現。這是公共關系的題中應有之意,也是公共關系職能作用中的最重要的一環。如果我們將這個道理用于我們綠色發展的攻堅保衛戰中,我們在宣傳激勵方面就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這個方面,公共關系可以運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手段,與形象設計、理念傳播、媒體軟文、各類大賽、問題活動、社會公益等方式,動員全社會的民眾來積極投入到這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偉業當中來,進而促進我們綠色發展的戰略目標能夠得以全面的實現。
第三,充分發揮公共關系的協調作用。公共關系是現代文明的社會潤滑劑,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大打一場億萬民眾投身參與的生態文明攻堅戰,這是公共關系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我認為公共關系在整個社會發展的過程當中,它就是我們的一個潤滑劑,就是我們的一個助推劑。公共關系可以通過打開各界的藩籬,打開體制機制的限制,整合資源,在協調政府與政府、公眾與公眾,國際與國內,政府與公眾,公眾與政府,公眾與社團,社團與公眾等方面的關系上,充分使綠色發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使生態文明的建設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成為人人的自覺,萬眾的行動,在這個方面我們認為公共關系也是大有可為的。
當然,公共關系的職能是多方面的,比如它在危機公關、形象塑造、教育培訓、資源整合等方面都可以在綠色發展的過程當中大派用場,均可用來助推我們的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事業。公共關系和綠色發展之間的關系是一種辯證統一的關系,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依賴。公共關系會因為綠色發展而大有可為,綠色發展會因為公共關系的助推而得以發展,兩者之間互相為因果,兩者之間互利共贏,兩者之間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中國的一句古話,抓一把泥捏一個我,再捏一個你,打碎加水,再捏一個我,再捏一個你,這樣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雙方之間缺一不可。
貴州省國內國際公共關系協會的創建會長百歲老人冉硯農先生,他現在還健在,曾經對公共關系與各項事業發展之間的關系有一個精辟的論斷,我引用他的原話來說,“時代發展要公關,不搞公關也公關,你說你沒有在搞公關,其實天天都在公關,公關事事少不了,工作事事靠公關”。我堅信綠色發展只要有了公共關系的強力助推,一定會取得不同凡響的業績,一定會為新時代人類文明的進步事業作出無愧于時代公關人的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