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剛
在全球藝術界無人不曉的德國明斯特雕塑展,暌違十年才舉辦一次,但每次忽然闖入人們視野時卻會吸引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前去觀展。作為世界上最頂尖的雕塑藝術展覽,它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公共空間的運用,讓藝術家積極地根據城市的環境來接受委任作品,并進一步鼓勵公眾的參與。對于城市公共藝術剛剛起步的我們來說,無疑具有極好的借鑒意義。
環顧當下,中國的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更多的力量和資源投入到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和建設當中,從一線城市直至三線城市外的城鎮,都在舉辦不同類型的公共藝術展覽。 璧山計劃、許村計劃、烏鎮藝術節、道滘藝術節、隆里藝術節,貴州雨補魯村改造計劃、首屆國際竹建筑雙年展、博鰲雕塑節等等,藝術造鎮成為一種新的發展時尚,藝術也開始越來越多的介入到普通民眾的生活當中,在我們的各界社會精英親臨體驗過明斯特雕塑展之后,不自覺的會冒出這樣一個想法,中國有產生明斯特雕塑展的可能嗎?中國擁有我們自己的“明斯特雕塑展”似乎并不是很遙遠的事情,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我們是否有彎道超車的可能?
媒體最近熱傳的首屆平遙國際雕塑節仿佛給了我們一種觀看東方“明斯特”的可能性,在小編看來這種可能性正在通過不斷的努力而接近現實,它體現在對參展藝術家的嚴苛選擇;國際策展人、學術顧問對于展覽活動的學術定位以及在世界文化遺產的土地上打造起來的國際化一流藝術展陳場地等等。
山西平遙,不但有著這近三千年古城遺產作為歷史積淀,也有著改革開放后不斷創立的文化IP如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能夠讓人大飽眼福。今年盛夏,平遙將為全球藝術屆再次貢獻一個新的藝術盛會——由平遙縣人民政府聯合奧地利莫比烏斯藝術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平遙國際雕塑節”于七月二十日正式拉開帷幕!
關于策展團隊
首屆平遙國際雕塑節包含了中國精神、國際對話、青年藝術等不同的展覽單元以及研討、藝術家駐地創作等多個環節,由多位頂級國際藝術策展人聯合策劃推動。
雕塑節的國際顧問及策展團隊由曾擔任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主策展人勞倫佐·貝內德蒂先生、第12屆卡塞爾文獻展策展人露絲·諾亞克女士以及瑞士銀行藝術論壇總監卡洛莉娜·杰弗蒂女士和中國當代藝術教父、瑞士收藏家烏里·希克先生擔綱組成。中方學術總主持則邀請中國美術館館長、著名雕塑家吳為山先生擔當,奧地利莫比烏斯藝術基金會藝術總監鐘蘇菲女士出任首屆平遙國際雕塑節的出品人。
在首屆平遙國際雕塑節的“國內外藝術對話”單元中,后現代主義大師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作品成為此次的展覽基點,同時邀請當今活躍在全球藝術創作領域中的20位重要藝術家,展出他們最新的創作。與此同時,展出20位中國頂尖雕塑家的30余件代表性創作,在主展單元與之進行同一空間的跨時空“對話”,期冀讓所有參與的國內外藝術家、觀眾能夠感受到當下中國藝術創作思想的開放性和多元性!
關于藝術家
在包容、開放的前提下,平遙國際雕塑節組委會邀請到了眾多國際一線當代藝術家,他們將用自己的創作,重新定義“雕塑”的理念,并將其精神注入古城之中……
出生于1974年的德國藝術家烏拉·馮·勃蘭登堡,是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參展藝術家。他的作品擅以獨特的風格將電影、建筑和裝置進行結合,從而探索人與集體的關系。烏拉將在本屆雕塑節中帶來作品“Two Times Seven”,作品將呈現出演員與觀眾合一的文化舞臺。另一位同樣出生于1974年的藝術家是曼德拉·羅伊特,他的創作常常焦距在空間的運作上,此次將帶來一件名為《山、空氣、水》的新作,此件作品由不同媒材組成,每一種媒材都從不同角度推演了時間和空間的意義。
1975年出生于哥本哈根的女藝術家尼娜·貝爾,畢業于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她的作品曾于舊金山芳草地藝術中心、舊金山泰特美術館、蓬皮杜當代藝術中心等著名藝術機構展出。其創作特點在于嚴謹地調查事物和行為的內在意義。此次平遙國際雕塑節,貝爾將創作一個全新的系列,作品呈現出動物在人類社會中的各種意象。
1923年出生于匈牙利的尤納·弗萊德曼是一位老資歷的藝術家,上世紀五十年代,曾創立“GEAM”,并發表了移動建筑宣言。他十分關注貧窮地區的人如何用自己的辦法使用最低限的手段營造生活空間。因此,他擅用最簡單的材料建造不斷變化發展的空間結構。而另一位同樣資歷甚老的藝術家是威廉·阿納斯塔西,他1933年出生在美國費城,被認為是觀念藝術和極簡藝術的創始人之一。本屆雕塑節將呈現作品“Three Conic Sections”,同時也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瑞士藝術家拉斐爾·海帝擅用玻璃、鐵和相紙進行實驗,以此創造出極具吸引力的形式。在今年的平遙國際雕塑節上,拉斐爾將親臨現場,以平遙古城的建構規劃為創作靈感,在地面上進行巨幅創作。此外,還有以組合方式做作品的多米尼卡·曼加諾與馬里克·范·羅伊,他們的創作以敘事為中心,將學術研究與美感合二為一,此次他們將在平遙古城進行一個駐留計劃和山西當地學生一起完成新的作品。

除藝術大咖外,首屆平遙國際雕塑節自然也少不了中國頂級藝術家的身影。其中著名的如隋建國、展望、宋冬和“麥克阿瑟天才獎”獲得者徐冰教授等二十余位一線大家。
作為中國當代藝術在世界藝壇的重要代表,藝術家展望將帶來他的兩件作品,《打開》與《假山石133#》。展望擅長應用不同材料,從視覺到心理顛覆人們熟悉的元素,并賦予其時代與文化傳承的歷史思考?!侗澈蟮墓适隆废盗惺切毂陙碜钪匾拇碜髌分?,本屆平遙國際雕塑節,藝術家將帶來該系列中的《溪山秋色圖》,在千年古城的見證下,呈現西方裝置手法與中國畫氣韻的融匯與碰撞,使觀眾一飽眼福。
關于場地
雕塑不同于其他藝術形式,格外強調空間與場地的要求。為了使首屆平遙國際雕塑節能夠完美的呈現每一件大師作品,活動承辦方對主展單元的所有展館進行了深度改造。


主場館位于平遙古城內的原柴油機廠內,這里也是平遙國際攝影展、平遙國際電影展的舉辦場地,承辦方對原柴油機廠的多座老舊廠房再次進行了升級改造,使其煥然一新。
其中A1展館位于柴油機廠入口處,是本次雕塑節的國外作品展區,專業施工人員在這個區域進行了地面打磨、高壓水槍全立體沖洗及修補,并對展區的所有墻壁進行了再次粉刷,后期還將添加多個排風系統,以保持空氣流暢,克服灰塵對藝術藏品的損害。同時,為了配合大師博伊斯的影像作品,A5展館也做了大量改動,營造出純白色的布展環境,在細節上增加了安全措施。而在A1和A3展館的連接處,則換上了全新的地磚和草坪,旨在為雕塑節營造出規整、和諧的展陳環境。
位于原柴油機廠最深處的C2展館,是本次雕塑節面積最大的展館之一,原有的機械設備不但得到了清理,柱子和房頂也都重新粉刷一新。C3展館是平遙國際攝影大展的精品館,為了配合此次雕塑節“中國精神”單元的作品展示,承辦方拆除掉了陳舊的擋板,檢修了全部的射燈,旨在讓每件藝術品都能呈現出完美的形象。
據悉,首屆平遙國際雕塑節開幕式當天將由聯合國、瑞銀論壇等國際組織召開一場別開生面的國際論壇,內容涉及公共城市文化、藝術金融等多個議題和方案的討論,晚宴期間還將組織一場藝術慈善拍賣,所得款項將全部捐給聯合國相關公益機構。
首屆平遙國際雕塑節以雕塑藝術作為切入,同時不局限于狹隘的傳統雕塑作品,而是以更加多元的表現形式重塑雕塑藝術的定義,及其與當代藝術、當代文化的關系。
全新的觀念、古城的底蘊,結合意大利、法國、瑞士、德國、美國等多國藝術精英人士,今夏平遙定會呈現出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的巨大魅力,從而再次創造文化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