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華
中國繪畫的發展淵源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每個時期都會涌現出時代的藝術大家,在中國繪畫的特殊畫種中貢獻著自己的藝術才華,使中國繪畫不斷的承前揚后的向前發展,使藝術語言不斷的豐富、升華。
從傳統中國畫的經典作品中吸取表現山川、樹木、屋宇、江河的表現方法,山石的紋理,線與點的結合,樹木的枝體形態,葉子的不同語言符號,建筑物的用線及視角的轉換,從傳統中感受表現自然界的繪畫技法及臨摹體驗,從內心深處真正感受到古人對表現自然界的心態,從作品中讀出繪畫語言的無盡魅力。
當我們外出寫生時首先是選擇寫生的場景,這個場景對于寫者能否產生觸動,這種觸動是景色打動了你,也許是很平淡的,也許是很峻美的,但是能打動你的應該是你所要表達的與你所看到的自然景觀產生了共鳴才去畫它,才能畫出感受。中國畫的寫生及創作尤其是山水畫與西方的風景繪畫有所不同,西方繪畫講的是焦點透視,你所看到的如實地描繪下來。中國畫山水寫生講的是散點透視,移動性的可居可游,把不同地方的景觀可以搬到一起組成一個理想的高于自然的藝術境地。我們在寫生時可先不畫這個地方,走走看看體驗感受它的整體風貌,做到熟悉這個地方的來源去脈,再畫時心里就會裝著這個地方的整體性。在畫時,你是畫整體不是畫局部。在表現樹木時,自然界的樹木層層荗密分不清是幾棵還是幾百棵,這就需要把這些樹木分類歸納成理想的組合,可以把古人對樹的語言表達借鑒過來為自己所用,山石的處理也是如此,它是用線組成還是有線有點,這時就可以回歸傳統,解索皴、披麻皴、褶帶皴、斧劈皴等等都可運用到實際寫生之中,坡石、建筑點景、人物都可以在實踐中去感悟自然、體驗自然,用傳統的語言技法去表現當代人的審美意識及構成形式,用自己所學去不斷探索新的表現空間,畫出時代的氣息,為中國畫的表現領域去注進新的血液。
在寫生中往往會岀現你所在的位置樹木遮擋住建筑,如果這個建筑很重要就需要走進它細細的觀察,了解它的結構,用平視的角度去添加畫面中,也有的建筑不在你的視線內,可根據需要搬進畫面中,這種移山填海法是中國畫寫生的特性也是高于生活的藝術再現。
在用毛筆寫生中線的運用是決定寫生作品的藝術性高底與否的首要因素,因此在寫生中注意用筆的節奏,以書入畫以線造型用墨賦。切記墨不是用來表現明與暗的素描關系,而是賦與線的生命之墨,用線是骨、墨是肉的筆墨關系來達到中國畫的本質特性。在寫生中是否能成為一幅好的作品,一重要因素就是觀察事物提煉舍取。在經營自己的畫面中也可以主觀的去表現,重點的地方細膩刻畫,不需要的地方,要大膽的舍掉,當你舍掉后畫面往往會更精彩。在寫生中主觀的表現,可能提取更特性、更純粹、更具有風格的藝術形式。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