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新潮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精準扶貧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
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到貴州調研,強調要科學謀劃好“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并提出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由此,“精準扶貧”成為打贏扶貧攻堅戰的“關鍵詞”。
貴州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序最深的欠發達省份。近5年來,貴州省減少貧困人口近700萬人,35個貧困縣、744個貧困鄉鎮摘帽,貧困發生率從33.4%下降到14.3%,國務院高層領導到貴州考察后表示,貴州精準扶貧的經驗可信可行、可學可用、可復制、可推廣,不是盆景,而是風景。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副主任黃承偉說,“從實踐看,貴州扶貧開發探索的經驗內容豐富,呈現方式多樣,許多方面值得在全國范圍內深入總結和交流”。
在中共貴州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貴州的扶貧攻堅戰已取得階段性的重大進步。貴州在產業扶貧、異地搬遷、“三變”脫貧、扶貧扶智等方面已成為了中國扶貧的“省級樣板”。
在脫貧攻堅的決勝前夜,貴州公關積極行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貴州的精準扶貧建言獻策,助力吶喊,為貴州的精準扶貧事業,貢獻了“公關智慧”和“公關方案”。
一、打造“五張名片”,助推黔貨出山
圍繞中共貴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黔貨出山,風行天下”戰略布署,我會在2015年就開展了“五張名片”行動計劃。貴州山川秀麗,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煙、酒、茶、藥、特色食品就是貴州亮相世界的“五張名片”。貴州是中國馳名的酒都,聞名的茶鄉,四大中藥材基地,生態特色產品的地方。將貴州的名特優產品匯集起來,形成品牌,進入市場,無疑對貴州農戶脫貧必將產生重大的影響。為此,我會與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經信委、省農委、省扶貧辦、省食藥監局、省旅發委、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中小企業局等十家單位,聯合成立了“貴州省五張名片推廣辦公室”,成功地動員百萬公眾參與投票,推選出了貴州“五張名片”十優企業和百佳產品。從2016年至今,我會為貴州五張名片企業茅臺集團天朝上品酒業公司促銷白酒達5億元人民幣,為貴州五張名片企業“貴州紅”茶業有限公司促銷紅茶達8千萬元人民幣,為貴州黔貨出山,助農發展貢獻了綿薄之力。
二、實施貴州省“消費扶貧三年行動計劃”
今年以來,中央反復強調,扶貧攻堅時不我待。距2020年全國脫貧奔小康,時間已進倒計時。面對新的形勢,我會與常務副會長單位,貴州貴人鏈大數據科技股份公司于今年4月聯合發起并實施了“消費扶貧三年行動計劃”。根據這一計劃,貴人鏈公司三年內要拿出總計1億元人民幣用于消費貴州十個深度貧困縣的農產品。目前該計劃已正式啟動,今年的3千萬幫扶專款已經到位,計劃幫扶的十個縣任務已基本落實。受此普惠,盤州的“人民小酒”、興仁的“薏仁米”、大方的“天麻”、榕江的“香豬”、納雍的“土雞”、水城的“姜茶”等諸多特色生態食品,都將在三年內得到幾十萬至上百萬的消費訂單,從而為貴州的十個深度貧困縣、30個貧困鄉鎮、50個貧困村的數萬名貧困人口解決就業和脫貧問題。
三、舉辦大美黔菜品鑒會,助推貴州新發展
常言說得好:貴州空氣裝罐頭,大美黔菜惹鄉愁。貴州因為地域和氣候的原因,出產了豐富多彩而又環保生態的真材食料,為大美黔菜的貴州味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怎樣把貴州美食推廣出去,帶動餐飲產業鏈的全面發展,從而形成貴州新的經濟增長極,推動貴州的新發展,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課題。為此,我會于2017年全年,配合貴州省政協及大美黔菜組委會,順利完成了“大美黔菜品鑒會”系列活動,成功地塑造了大美黔菜的良好形象,推出了大美黔菜的系列品牌,打造了一批餐飲新秀,選拔一批黔菜大廚。這次活動是貴州建省以來規模最大的餐飲推廣活動。活動涉及貴州九個地州市和88個縣近千家餐飲企業,宣傳涵蓋中央和全省主流媒體,活動長達一年時間,影響遍及省內外和港澳臺。
按照“大美黔菜組委會”的計劃,大美黔菜品鑒活動結束之后,貴州未來要在每個地州市建一座大美黔菜美食城、每個縣要建一條大美黔菜美食街;全國范圍要開1千家大美黔菜鏈鎖店;全省要建100個大美黔菜生態食材基地和10家物流冷鏈場景,創造30萬人的就業崗位,完成千億元的銷售產值,為助力脫貧攻堅戰發揮生力軍的重要作用。由于我會的出色工作,我會榮獲貴州省政協大美黔菜組委會頒發的“大美黔菜優秀組織獎”。
四、提出“貴州消費扶貧日”倡議書
在今年4月“貴州消費扶貧三年行動”啟動大會上,我會向全社會發出了“貴州消費扶貧日”倡議,主要內容為:
一、在“聯合國消除貧困日”和中國“國家扶貧日”之時,在貴州同步設立“貴州消費扶貧日”,倡議全省消費者為貧困縣區人均購買10元以上農特產品進行“消費扶貧”。
二、凡參與此項消費扶貧活動的消費者,均可獲得“消費扶貧愛心大使”“消費扶貧愛心天使”“消費扶貧愛心團體”等光榮稱號。
三、倡議貴州省在全國率先成立“消費扶貧行動組織委員會”,建立消費扶貧專項基金,長期持續開展此項工作。
四、倡議“消費扶貧愛心使者”與我省深度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開展互動活動,讓消費扶貧愛心使者親身感受我省貧困地區發展環境和綠色優質農產品的生產環境。
我們在倡議書中承諾,將落實好每一項扶貧政策措施,促進消費者更加便捷、安全、可靠、可持續的參加“消費扶貧”行動,使用好每一分消費扶貧資金,并真誠接受“消費扶貧愛心使者”和社會各界監督,為促進貴州到2020 年與全國同步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共奮斗。消費扶貧倡議書為全國首創,是貴州公關人在精準扶貧攻堅戰中貢獻的“公關智慧”。
五、扶貧加扶智,拔根助脫貧
2015年以來,我會與會員單位貴州省興黔生態農業研究院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密切配合,為扶貧攻堅精準發力,解決了貴州貧困鄉村脫貧致富的一些實際問題。
一是堅持技術幫扶,幫助貧困地區解決食用菌、花卉、水果盆栽、茶產業種殖等技術問題。3年來,我會與該院先后在開陽縣馮三鎮、都勻市歸蘭鄉、貞豐縣者相鎮、大方縣普底鄉、開陽縣龍崗鎮等10多個貧困鄉村進行技術幫扶。派出技術人員500人次以上到上述鄉鎮,積極解決扶貧基地和貧困戶在品種種植上出現的技術問題、病蟲害防治問題以及農村生產環境治理問題等。
二是堅持對貧困鄉村進行技能型人才培訓。精準扶貧,關鍵在人,扶貧首先是扶智。2015年以來,我會與該院,針對20個極貧鄉鎮和少數民族貧困縣區開展食用菌技術人才培訓、農村創業創新人才培訓、農村土地高效化利用生態化管理培訓,同時積極鼓勵民族地區、極貧鄉鎮的青年創新創業。截止目前,有1000多人通過參加培訓掌握了一技之長,有200多名返鄉青年、農民工回鄉自主創業,開創新的事業。
三是積極開展黨建扶貧工作。我會黨支部與該院黨支部一道,每年開展黨建扶貧工作。2016年建黨節前夕,我們在馮三鎮的安坪村、新華村分別慰問100多戶貧困老黨員,為貧困老黨員送去了價值10萬元的生活必須品,捐贈了數萬元慰問金。2017年建黨節,我們與貴州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聯合組織了愛心企業為全省鄉村校園捐贈價值5000萬元的信息化“三通”教育設備。今年3月,我們還向貴州開陽縣大水塘村新時代講習所捐贈了價值數萬元的信息化宣講設備。
扶貧工作,時不我待,扶貧工作,無人局外。全面脫貧,實現小康,是中國共產黨向世界發出的莊嚴承諾。
貴州公關,置身于中國扶貧攻堅主戰場,理應發揮公共關系的職能作用,集思廣益,整合資源,聚焦扶貧大戰略,在中共貴州省委、省政府的總體布置下,盡其所能,奉獻綿薄,為貴州2020年徹底打贏扶貧攻堅戰,作出新時代的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