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娟
【摘 要】“徒法不足以自行”,紀檢監察工作作為全面從嚴治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領域和重要環節,其干部作風建設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在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的背景下,加強紀檢監察干部的節儉意識教育,筑牢欲念之“水”的心理提防,已經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必然要求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必然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加強紀檢監察干部的節儉意識,必須堅持教育、制度和監督等多個層面多管齊下、合力并舉。
【關鍵詞】全面從嚴治黨;紀檢監察干部;節儉意識
【中圖分類號】D26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02-0252-02
0 引言
“辦好中國的事件,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自黨的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屆六中全會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已經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常態。然而,“打鐵還需自身硬”,切實加強紀檢監察干部的作風建設,“清理好門戶”防止出現“燈下黑”,“保持隊伍純潔性”已經成為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的關鍵性、基礎性工作。在此歷史背景下,不斷加強紀檢監察干部的節儉意識教育,大力弘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筑牢欲念之“水”的心理提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樹立新時代正確的紀檢監察干部節儉觀
《周易》“節”卦之中將對待“節”的態度分為3個層次:其上曰“甘節”,甘之如飴,以守節為樂;其中曰“安節”,雖不以為樂,但能安于守節;其下曰“苦節”,把守節當成一件苦差事。“節”卦之象,下澤上水,比喻欲念如洪水肆流,故需“節”的提防加以約束,若既不能“甘節”,又做不到“安節”,其中兇險不言而喻。新時代,紀檢監察干部應以“苦節”為恥、以“安節”為常、以“甘節”為榮。
1.1 “苦節”之苦,其初在心,其終在身
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傳家寶。然而,總有少數的一些領導干部,把節儉看做是一件苦事,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最終一步步走向了罪惡的深淵。思想道德的滑坡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多的是從一頓飯、一條煙、一杯酒開始,這些看似無足輕重的小東西,其實正是掘開“欲念之提”的“蟻穴”,最終一步步蠶食黨員領導干部的理想信念之提,導致發生質的改變。對此,作為“螞蟻們”最心心念念意圖攻克的“高危群體”,紀檢監察干部必須時刻高度警惕,摒棄“苦節”之心,銘記心中之苦尤可救贖,若是放任貪欲肆意橫流,最終將“痛苦”施加在自身、家人乃至國家和人民的身上,那才是真正的“苦海無涯”了。
1.2 “安節”之安,不僅在行,更應在心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就《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值得警惕》一文指出,“文章反映的情況,看似新問題,實則老問題”,這里所謂的“老問題”,其關鍵不在于行,而在于心。紀檢監察干部模范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和反“四風”各項政令的行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卻是真正體悟其中的節儉意識,只有將其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地把“安節”形成一種常態,馳而不息地貫穿于全面從嚴治黨的始終。
1.3 “甘節”之甘,即是心態,更是信仰
古之賢者常以“安貧樂道”的心態作為“甘節”,而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甘節”不僅僅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崇高的共產主義信仰。紀檢監察工作具有特殊性,其工作環境之艱苦、工作對象之復雜,絕不是僅僅是依靠一種心態所就能夠保持旺盛斗志、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挑戰的。在這里,倡導節儉意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與保持共產黨人的崇高信仰同質同歸,其樂不在于“安貧樂道”的本身,而在于自己把自己的整個身心都奉獻給了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事業。
2 新時代紀檢監察干部節儉意識教育的必然性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然要求紀檢監察干部必須廣泛開展節儉意識教育,節儉意識教育已經成為黨風廉政建設的內在必然要求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必然需要。
2.1 節儉意識教育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必然要求
紀檢監察工作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貫徹全面從嚴治黨各項制度和要求,必然離不開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如果紀檢監察干部理想信念動搖,節儉意識淡薄,艱苦奮斗精神缺失,必然導致從嚴治黨缺乏“嚴實硬”的精神,甚至惡化到不正之風在黨內蔓延,消極腐敗現象敗壞黨和國家形象的事情發生,不僅嚴重損害紀檢監察干部的公正權威,更會威脅到社會和諧和國家穩定。“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抓早抓小、矢志不渝地加強紀檢監察干部的節儉意識教育勢在必行。
2.2 節儉意識教育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必然需要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偉大的系統工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關系到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關系到黨的先進性和執行能力、執政地位的提高與鞏固。加強節儉意識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目標得以實現的必備條件,只有節儉意識在領導干部尤其是紀檢監察干部中生根發芽,才能保證黨群、干群關系的良性發展,才能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最優地貫徹落實。
3 新時代增強紀檢監察干部節儉意識的方式與途徑
紀檢監察干部節儉意識的增強,必須從教育、制度和監督等多個層面多管齊下、合力并舉。這是節儉意識得到系統性樹立和形成制約奢侈浪費、構建防貪治奢體系的內在要求決定的。其中,教育是樹立節儉意識的基礎,制度是制約奢侈浪費的保障,監督是構建防貪治奢的關鍵,三者相輔相成,是缺一不可的有機整體。
3.1 深化教育的核心在于堅定理想信念
樹立節儉意識與堅定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具有天然的統一性。首先,要加強和提高紀檢監察干部的政治自覺。把節儉意識與提倡“自省”和“慎獨”的素質修養相結合,嚴格規范地開展黨內政治生活,堅持把自我反省、自我檢查、自我剖析與黨內政治生活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深度結合,在黨性修養和理想信念上將錯誤思想扼殺在萌芽狀態。其次,要形成和發揮紀檢監察干部的表率作用。在黨章黨紀面前,紀檢監察干部既是堅決的“執行者”,更是模范的“遵守者”。只有模范地遵守,才能堅決執行。因此,必須把紀檢監察部門打造成“沖鋒在前”的急先鋒,形成并發揮踐行黨章、遵守黨紀的表率作用,把發揮艱苦奮斗的好傳統、好作風,樹立成為每一名紀檢監察干部的內在信條,引領全黨和全社會形成氣正風清的良好政治生態和良性社會氛圍。最后,樹立節儉意識關鍵是要在真學真用上下功夫。作為紀檢監察干部,不能僅僅滿足于自己不犯錯誤,而是要志存高遠、主動擔當,監督其他黨員領導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厲行節儉、不犯錯誤,使節儉意識在紀檢監察責任中發揮作用。
3.2 構建制度的關鍵在于結合實際可操作
將節儉形成制度貫穿于紀檢監察工作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在紀檢監察的內部形成防止奢侈浪費的制度約束,出臺一系列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具體措施,樹立節約監督意識和監督成本意識,從財務管理、政務消費等各個方面加強自我約束,切實從制度上、源頭上根除奢侈浪費的土壤,進一步形成紀檢監察勤儉節約、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工作環境;另一方面,要把厲行節儉、防止奢侈浪費納入紀檢監察的考核范疇,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節儉考核評價體系,運用科學的邊界成本理論,對被考核對象的每一筆政務支出進行量化打分,并將其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倒逼領導干部進一步樹立科學的政績觀。在構建制度的基礎上,還應規范信訪舉報、案件檢查、執法監察、巡視巡查等一系列紀檢監察工作,建立一整套科學嚴謹的程序和流程,將節儉意識貫穿于工作流程的每一個環節。
3.3 加強監督的要旨在于務求實效
自覺接受監督是全體黨員干部必須具備的政治素養和政治品質,紀檢監察干部不但要履行好監督責任,更要自覺接受監督。首先,紀檢監察干部必須牢固樹立自覺接受監督意識,通過多種途徑拓寬紀檢監察工作接受監督的方式和渠道,促使紀檢監察工作從自身作風建設做起,以過硬的作風取信于民、形成公信。其次,要形成紀檢監察接受監督的體制機制,采取個別談話、民主測評、目標考核等方式,形成對紀檢監察干部落實主體責任、加強作風建設的常態監督;充分運用巡視巡查、執紀問責、責任追究等方式,加強對紀檢監察中的奢侈浪費、貪污腐敗現象的嚴肅追責,增強防貪治奢的監督實效。
4 結語
紀檢監察部門作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的重要部門,其作風建設直接關系到一個地區、一個部門乃至全黨、全社會政治風氣的好壞。在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的歷史背景下,充分發揚艱苦奮斗優良作風,倡導和弘揚節儉意識是新時代對黨員干部的必然要求和現實需要,紀檢監察干部必須在這方面起到模范表率作用。
參 考 文 獻
[1]石仲泉.全面從嚴治黨的新碩果新征程——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解讀[J].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17(1):
5-11.
[2]朱凌,劉衛東.試論群眾監督與黨的領導[J].黨史文苑,2006(1):45-46.
[3]劉松山.對推進監察體制改革的一些建議[J].中國法律評論,2017(2):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