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偉光
摘要:經濟新常態背景下,跨境電子商務得到了較快發展,但也存在不足。為彌補這些不足,推動跨境電子商務更好發展,應該采取以下有效對策:健全跨境電子商務業務體系,建立與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相適應的國際物流體系,加快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和服務平臺建設,并培養跨境電子商務復合型高端人才。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跨境電子商務;國際物流體系;平臺建設;復合型人才
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和大數據、 “互聯網+”時代到來,計算機和互聯網在跨境電子商務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并有力的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對國際貿易也產生深遠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江西省跨境電子商務也取得較快發展,并且參與人員越來越多,跨境電子商務滲透的領域愈加廣泛,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鏈進一步完善。同時也有利于推動江西省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打造新的外貿增長點,有利于更好發展外向型經濟。
1、經濟新常態背景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分析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江西省注重把握時代脈搏,抓住機遇,培育新型貿易方式,有力的推動了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對提升外貿質量,增加就業和當地人們收入也產生重要作用。
1.1 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迅速增長
近年來,江西省跨境電子商務商務發展迅速,交易額年增長速度較快。201 5年,江西省共有跨境電子商務企業9000多家,交易額達2871億元。2016年、201 7年江西省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數量進一步增多,交易額也在不斷增長。2018年初,江西省發布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工作方案,力爭2018年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較2015年提高10%,達到3100億元。
1.2 許多城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迅速
從區域分布來看,江西省跨境電子商務集中在鷹潭、南昌、吉安、九江、贛州等地,其中發展最快的城市是鷹潭市,已連續七年躋身“中國外貿百強城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迅速。此外,新余、上饒、九江、吉安等城市也積極利用本地優勢發展支柱產業,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例如,新余市是江西省外貿出口龍頭城市,近些年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迅速,太陽能產品是對外出口的龍頭產品。
1.3 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載體建設加快
經濟新常態下,在江西省跨境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當地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載體建設步伐不斷加快,也為產品出口和交易額增加創造有利條件。例如,鷹潭、新余、南昌、九江等城市積極建設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引入阿里巴巴、速賣通、世界工廠網等第三方平臺。部分企業還自主建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打造跨境電子商務園區。進而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對當地跨境電商發展也產生重要影響。
1.4 跨境電子商務政策支持不斷完善
經濟新常態下,當地政府也十分重視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并從政策上加以支持和引導。例如,2015年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就明確提出:支持國內企業更好地利用電子商務開展對外貿易、明確規范進出口稅收政策、建設綜合服務體系、規范跨境電子商務經營行為。同年,江西省也發布《江西省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工作方案》,并明確提出“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創新跨境電子商務監管服務、加大財政金融服務力度、推進跨境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等支持措施。2017年,《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我省電子商務發展情況的報告》也明確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和重點舉措:育龍頭,引領電商提質增效;促融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強創新,增強發展動力活力;重民生,擴大電商普惠價值;優服務,夯實電商配套支撐。
2、經濟新常態背景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近些年來,江西省跨境電子商務取得較快發展,在優化經濟結構,增加人們收入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不能忽視的是,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江西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仍然存在不足。
2.1 跨境電子商務業務體系不健全
現有電子商務業務體系不完善,業態創新不足,保稅商品展示不足,線上與線下融合模式發展不充分,未能有效適應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需要,制約跨境電商進口和出口發展。
2.2 跨境物流建設存在不足
加強跨境物流建設,這是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和保障??缇畴娚探痤~小,頻率高,常用國際小包和國際快遞形式,因此,其創新發展離不開跨境物流建設。但目前江西省跨境物流建設存在不足,難以滿足跨境電子商務迅速發展需要。現有物流體系不完善,運輸速度有待加快,跨境包裹費用相對偏高,配送時間相對較長,通常需要7-15天,有些耗時更長。再加上包裹全程跟蹤尚未完全實現,不支持退換貨,甚至在跨境運輸中包裹破損或丟失,影響跨境電子商務服務質量提升。
2.3 跨境電商平臺建設滯后
寧波、杭州、義烏是第一批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其跨境電商平臺相對成熟,并在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與這些地方相比,江西省跨境電商平臺建設滯后,未能結合本地實際打造高效的電商平臺,現有跨境電商平臺影響力不足,在全國范圍內享有盛名、影響力較大的知名跨境電商很少。目前江西省主要依靠阿里巴巴、速賣通、世界工廠網等平臺開展跨境電商業務,企業自建平臺落后,利用效率不高,制約跨境電子商務有效運行和發展。
2.4 復合型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缺乏
跨境電子商務與境內電子商務有本質區別,要求從業人員具備較強的外語能力,熟悉國際支付方式、國際物流工具、國際貿易常識和相關法律法規,擁有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但目前專業人才存在不足,優秀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集中在廣州、深圳、上海、寧波、杭州等地,而江西省優秀的復合型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缺乏,未能有效適應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需要。
3、經濟新常態背景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有效對策
為彌補江西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不足,順應經濟新常態要求,發揮開放型經濟優勢,調整經濟結構,可采取以下有效改進對策。
3.1 完善跨境電子商務業務體系
健全電子商務業務體系,結合經濟新常態的要求,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運作模式。傳統零售模式作用明顯,應繼續發展其優勢和作用。根據經濟新常態要求支持保稅商品展示、線上線下融合等多種模式發展。結合當地產業特點和優勢,爭取跨境電子商務保稅進口等試點政策,實現跨境電商進口與出口共同發展。進口方面要利用B2C、020、M2C等模式的作用,發揮南昌綜合保稅區、贛州綜合保稅區的優勢,做大做強進口商品展覽展示交易平臺,并利用當地保稅政策實現進口商品線上保稅展示,線下完稅交易。當地外貿企業要抓住機會,爭取跨境電商進口試點政策,擴大高質量消費品,制造企業所需零部件、原料、配件等進口量。在出口方面要推動跨境電商B2B發展,鼓勵企業發揮優勢開展B2B業務,拓展商品出口新渠道,擴大出口量,推動跨境電子商務轉型升級和發展。
3.2 建立與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相適應的國際物流體系
把握“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機遇,發揮江西省區位優勢,打造跨境電商國際物流通道。注重發揮航空、鐵路、內河航運和海運優勢,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物流基礎設施,促進各種運輸方式聯通聯運,打造高效、快捷的跨境電商國際物流綜合運輸體系。在跨境電商園區、優勢產業聚集區,注重引進實力雄厚的國際物流快遞企業,并推動它們與跨境電商企業、海關實現數據共享,提升物流整體服務質量,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順暢、便捷的物流體系。
3.3 加快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和服務平臺建設
江西省應著眼于當地實際,加強跨境電商交易平臺和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提高服務質量,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支撐。例如,要結合江西省跨境電商發展需要,打造專業化,具有特色的服務平臺。積極培育本地跨境電商,結合鷹潭、南昌、新余、九江等地不同的產業特色,重點推進跨境電商服務平臺建設,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自行構建電商平臺,打造具有江西省特色的跨境電商交易平臺,有力推動江西省服裝、茶葉、機械機電等行業跨境電商發展。同時還要引進大型跨境電商交易平臺,利用稅收、政策等方面優惠,吸引國內外知名電商到江西省設立總部,建立倉儲、采購、分銷和結算運行中心。有利于拓展市場,吸引客戶,形成品牌效應。重視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密切跨境電商與物流配送、第三方支付、政府管理部門聯系,實現數據資源共享,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便捷服務。
3.4 培養跨境電子商務復合型高端人才
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力度,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人才支持。例如,引導高等院校、行業協會、社會培訓機構、知名互聯網企業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密切相互合作,積極開展電子商務、商務英語、國際金融、互聯網等課程學習,并重視實踐教學,組織學生到企業參加實踐鍛煉,提高他們的知識應用技能和對工作崗位適應性,讓他們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做出更大貢獻。江西省還要加大復合型和創新型人才引進力度,并給予政策優惠和補貼扶持,激發他們主動性,讓他們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4、結束語
經濟新常態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既面臨機遇,同時也面臨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應該善于把握機遇,迎接挑戰,推動跨境電子商務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構建完善的國際物流體系,重視交易平臺和服務平臺建設,并注重優秀人才培養。從而順應時代發展趨勢,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培育開放型經濟,優化經濟結構調整,增進就業,也為人們生活生產提供便利。
參考文獻:
[1]馬汴京.新常態下跨境電子商務對我國外貿轉型機制的影響[J].當代經濟,2016(5):13-15.
[2]王娟娟,秦煒.一帶一路戰略區電子商務新常態模式探索[J].中國流通經濟,2015(5):46-54.
[3]馬玲.“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高職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創新研究[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77-80.
[4]王爽,張萍.新常態下山東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對策分析[J].山東經濟戰略研究,2016(11):34-37.
[5]金麗靜.經濟“新常態”下義烏小微企業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戰略研究[J].電子商務,2017(1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