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璇 張永慶



摘要:目前我國醫藥電商的發展程度還不高,企業的經營效率仍有待提高。運用DEA方法,通過分析醫藥電商企業經營效率的內涵,將其生產過程分為盈利化和市場化兩個階段,進而構建了兩階段DEA模型,以我國31家醫藥電商上市公司為樣本,進行了實證評價。
關鍵詞:醫藥電商上市公司;經營效率;兩階段DEA
引言
我國醫藥電商的規模在不斷擴大,發展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我國醫藥電商的總體發展程度還不夠高,企業經營效率還有提升的空間。商務部發布的《2016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藥品流通直報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3994億元,其中,醫藥電商直報企業銷售總額達612億元。因此,我國醫藥電商企業應該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經營效率,這樣才能增強市場競爭力。
1、文獻綜述
國外方面,比較多的是針對金融類企業使用DEA方法進行效率評估方面的研究。1985年,Sherman和Gold首次使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來對銀行的技術效率進行分析評價。Seiford和Zhu (1999)將大型商業銀行的生產過程分解為盈利化和市場化兩個子階段,將收入和利潤兩個指標作為中間產品,它們既是盈利化階段的產出,又是市場化階段的投入,然后對兩個子階段以及整個生產過程的經營效率進行了評價研究。
國內方面的相關研究基本起步于21世紀。2012年,蓋宇運用兩階段網絡DEA模型,對我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28家IT企業2008-2011年的效率進行了評價分析,將其生產過程分為內部運營階段和市場融資階段。2013年,劉菲運用DEA方法,將物流企業的生產過程分為盈利化階段和市場化階段,以我國25家物流上市公司作為樣本建立了基于兩階段DEA模型的物流企業經營效率投入產出指標體系。
2、醫藥電商企業經營效率評價模型
2.1 兩階段DEA模型
DEA方法的優勢在于可以避免主觀因素、簡化運算以及減少誤差。DEA方法不需要考慮輸入和輸出之間的函數關系,直接利用投入與產出指標建立非參數的模型,來測算決策單元的相對技術效率。圖1為兩階段DEA模型的具體過程。Xi代表整個生產過程中的投入指標,Zi則是中間變量,既是階段1的產出指標,又是階段2的投入指標,Yi則為整個生產過程的產出指標。
2.2 醫藥電商企業經營效率
醫藥電商企業的經營效率屬于技術效率范疇。本文將醫藥電商企業的生產過程分為盈利化和市場化兩大階段。在DEA框架下,可以測算出盈利化技術效率(TEP)和市場化技術效率(TEM),而且都可分解為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
2.3 兩階段投入產出指標體系
因為財務性指標不受主觀判斷影響,且比較容易獲取,是比較常見的評價指標,因此本文將其作為投入產出指標。綜合醫藥電商企業經營效率的內涵和相關研究成果,構建了如圖2所示的由兩個階段8個變量組成的基于兩階段模型的醫藥電商企業經營效率投入產出指標體系。
3、醫藥電商企業經營效率評價實證研究
3.1 研究樣本
目前,醫藥電商概念股共有42家公司,剔除有負數據的樣本,最后選擇了31家醫藥電商上市公司作為實證研究樣本,使得DMU的個數超過輸入輸出變量總數的5倍。指標數據主要來源于東方財富網站下載的上市公司年報。
3.2 樣本數據統計性描述
2012-2016年我國醫藥電商上市企業的平均員工人數、流動資產、無形資產、營業成本、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呈逐年遞增趨勢,每股收益變化不大,穩定在0.71元左右。
3.3 基于C2R模型的技術效率分析
C2R模型測算的技術效率值在O與1之間。只有當技術效率值為1時,該決策單元才為技術有效,此時其生產過程相對最有效率;當技術效率值小于1時,該決策單元為非技術有效,此時其表現出技術無效性。將31家樣本企業2012-2016年的投入產出指標數據代人到所建立的模型中,使用DEA-SOLVER Pr09軟件,對盈利化和市場化階段分別進行了DEA測算。
(1)盈利化階段技術效率分析
根據2012-2016年平均TEP值大小,對31家樣本企業進行了排序。
由表1可知,國藥股份、福瑞股份、東阿阿膠、云南白藥、康緣藥業、通化東寶和吉林敖東八家企業在2012-2016五年間保持了技術有效,第一醫藥、恩華藥業和新華制藥等幾家企業在五年間也較為接近技術有效,表明這些企業在31家樣本企業中盈利能力較高。金城醫藥、寶萊特和雅本化學等幾家醫藥電商企業的TEP排在了最后幾名。
(2)市場化階段技術效率分析
根據2012-2016年平均TEM值大小,對31家樣本企業進行了排序。
由表2可知,同TEP相比,31家樣本企業中僅有吉林敖東一家企業在五年間保持了技術有效,這反映出我國醫藥電商上市公司的市場能力普遍較弱。
3.4基于BC2模型的純技術效率分析
通過求解BC2模型,樣本企業的技術效率可以分解為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本文對31家樣本企業在盈利化階段和市場化階段的技術無效性來源和規模報酬情況進行了分析。
(1)技術無效性來源分析
由表3可知,造成2012-2016年樣本企業技術無效性的原因既有純技術無效的因素,也包括規模無效的因素。在盈利化階段,非技術有效企業的無效性主要由其規模無效引起,非技術有效企業在市場化階段的無效性主要由其純技術無效所致。這表明,樣本企業經營規模不合理是盈利化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但是樣本企業的經營規模是偏大還是偏小需要通過規模報酬分析進一步討論;而市場化效率未達到有效則主要由于管理和技術不先進。
(2)規模報酬分析
當規模效率值為1時,該決策單元為規模有效,即為規模報酬不變;當規模效率值小于1時,該決策單元為規模無效,其中規模無效包括規模報酬遞增和規模報酬遞減兩種情況。
在盈利化階段,根據2012-2016年平均SEP值大小,對31家樣本企業進行了排序。國藥股份、福瑞股份和東阿阿膠等七家企業在2012-2016五年間每年的規模效率都為1。東誠藥業、雅本化學和寶萊特的SEP在0.8以下。在市場化階段,根據2012-2016年平均SEM值大小,對31家樣本企業進行了排序。同SEP相比,31家樣本企業中僅有吉林敖東一家企業在五年間保持了規模有效,樂普醫療、東誠藥業和馬應龍等幾家企業在五年間也較為接近規模有效,都達到了0.99以上,福瑞股份的SEM在0.8以下。
3.5 DEA相對有效面“投影”分析
DEA方法除了可以測算出決策單元的術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等值,還能夠通過非有效決策單元在DEA相對有效面上的“投影”,對決策單元原投入產出進行調整,使其達到DEA有效狀態。
以仟源醫藥201 6年為例,若其要在盈利化階段達到技術有效,應該將員工人數、流動資產、無形資產以及營業成本投入分別減少844人、2496萬元、5886萬元和1180萬元,同時利潤總額增加7718萬元。
4、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本文運用DEA方法,通過分析醫藥電商企業經營效率的內涵,將其生產過程分為盈利化階段和市場化階段,并且建立了兩階段DEA模型,以我國31家醫藥電商上市公司為樣本,進行了實證評價。得出的主要結論如下: (1)我國醫藥電商上市公司的經營效率仍沒有達到相對有效距離,存在著改善空間。(2)醫藥電商上市公司的市場化效率相對盈利化效率較弱。(3)醫藥電商上市公司的盈利化效率不高主要是因為規模無效,而市場化效率不高則主要由純技術無效所致。
4.2 建議
針對提高盈利化效率和市場化效率,分別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1)合理控制醫藥電商企業規模。醫藥電商企業應在擴大規模之前加強調研工作,減少擴張帶來的風險,并且重視資源的整合。 (2)醫藥電商企業應加強企業的信息化技術水平。醫藥電商企業可以開展員工的在職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來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和技術能力,著力提升企業管理者的市場意識和管理經驗。
參考文獻:
[1]Sherman, Gold. Bank Branch Operating Efficiency:Evaluation with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 Journalof Banking&Finance 1985, 9(2):297-315.
[2] L.M.Seiford, J.Zhu. Profitability and Marketability of theTop 55 U.S. Commercial Banks[J]. Management Science,1999, 45(9):1270-1288.
[3]蓋宇,基于網絡DEA的我國上市IT公司效率評價[D],黑龍江:哈爾濱工業大學,2012.
[4]劉菲.基于兩階段DEA模型的物流上市公司經營效率評價[D].河南工業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