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青 費禹



摘要:“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跨境電商發展迅速,跨境支付作為跨境電商的支撐尤為重要。然而“一帶一路”涉及的國家眾多,在各國的金融系統,支付習慣,國家監管制度存在巨大差異的背景下,跨境支付安全問題,個人信息泄露,跨國詐騙的案件屢見不鮮,使得跨境支付安全問題成為跨境電商發展的巨大障礙。本文詳細分析“一帶一路”背景下跨境支付所面臨的一系列安全問題,結合區塊鏈技術,研究區塊鏈技術在解決跨境支付安全問題所能發揮的作用。
關鍵詞:一帶一路,跨境支付,安全,區塊鏈
引言
“一帶一路”戰略進入第五個年頭,與65個國家和地區展開了合作,更多的國家有意愿加入倡議中來。大多數國家都認識到了“一帶一路”能帶給本國的利益,據艾媒咨詢《2017-2018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的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高達7.6萬億元,艾媒咨詢預測2018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有望增至9.0萬億元。數據來源:艾媒咨詢
然而跨境電商快速發展的同時,受限于各國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及國家相關政策的差異,跨境電商的未來面臨著支付環節所帶來的境內外銀行合作復雜,中間環節多,平臺監管不菩,國際條約不完善,資金提現到賬時效性低且交易信息容易泄露等問題,其中信息泄露的問題尤為嚴重,黑客人侵,木馬病毒,詐騙,盜刷問題給消費者帶來了個人安全和財產方面的威脅。2017年5月12日,一種名為“WannaCry”的勒索病毒瘋狂襲擊了公共管理和商業系統,先后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腦遭受感染,我國也有近3萬家機構組織的數十萬臺機器遭受襲擊,再次警醒世人,互聯網安全問題不容忽視。據中國銀聯公布的數據顯示,僅在2017年,中國銀聯協助公安機關查辦案件3.18萬件,協查涉案銀行卡約92.36萬張,協查金額4582億元,跨境欺詐問題已經使得企業及消費者的財產安全受到了極大的威脅,跨境支付問題亟待解決。
為此本文研究跨境支付目前所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研究解決跨境支付安全性的方案。在當前學者的研究之中,盧志強分析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跨境支付的優勢及區塊鏈技術應用于跨境支付所面臨的制約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李麗指出了區塊鏈應用于跨境支付領域的優勢,并分析了以Ripple為代表的區塊鏈跨境支付應用現狀,并提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跨境支付帶來的監管挑戰問題。王娟娟等從理論和實證兩個維度深入討論了區塊鏈技術在“一帶一路”區域跨境支付中的研究,并運用仿真模擬檢驗區塊鏈技術引入研究領域后的效應。學者多從區塊鏈引入跨境支付體系后的效果進行研究,力求改善跨境支付體系,卻很少從信息安全方面著手解決跨境支付的安全問題。本文著眼于跨境支付所帶來的信息安全問題,將近年來大熱的區塊鏈技術應用于跨境支付,探討區塊鏈在解決跨境支付所帶來的信息泄露問題方面的適用性。
1、跨境支付所面臨的問題
“一帶一路”政策下,跨境電商迅速發展,跨境支付業務急速遞增,然而各國跨境支付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并沒有來得及制定和完善,各國的互聯網發展水平不一致,且跨境電商平臺的監管問題始終得不到妥善解決,使得跨境支付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如上圖所示,傳統的跨境電商支付體系,流程復雜,中間環節較多,消費者或者企業需要借助跨境電商平臺,并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交易,中間環節過多,用戶數據傳遞問題,人員流動問題都極易留下安全隱患,用戶個人信息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1.1 資金安全問題
“一帶一路”進入第五年,國內外跨境電商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起來,從事跨境電商的企業越來越多,然而由于“一帶一路”涉及多個國家,各國金融體系,法律法規的巨大不同是企業在跨境支付方面遇到的巨大障礙。跨境支付不可避免的需要國家監管下的銀行參與,然而各國政策的差異使得境外銀行難以申請,增加了貨幣轉換帶來的資金損失,此外,匯率的變動也導致了一系列轉款匯損率的問題,直接引起了資金損失的風險,也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另外,當雙方遇到交易糾紛時,一般跨境電商平臺會首先將資金凍結,待協商完成,資金方可解凍,然而語言文化的差異,使得企業將面臨長時間的知識產權和交易糾紛,往往企業或者消費者沒有精力承擔如此復雜的糾紛上訴流程,只能承擔損失,使企業和消費者的資金財產安全受到威脅。
1.2 信息泄露問題
近年來,跨境詐騙之類的案件屢見不鮮,絕大部分是由于個人信息泄露導致的,企業不得不抽出大量精力來應對信息泄露問題。跨境支付往往流程復雜,滿足平臺規定的多種支付條件才可完成支付,中間環節過多使得信息不對稱,另外黑客的竊取,病毒傳播,使交易信息篡改,交易數據受到威脅。與境內支付不同,各國之間的支付方式存在巨大差異,例如國際上通用VISA信用卡支付方式,在眾多國家普及的PayPoI方式,中國的支付寶,財付通等,為了支付方便,大多數平臺采用無密支付的方式,用戶只需提供卡號,CVV2,身份證號即可完成支付流程,各國支付習慣的不同是跨境支付的一大阻礙,簡單的支付流程也成為信息泄露的重要原因之一。平臺的監管不菩,黑客盜取信息,各環節人員流動,利益的驅使,都會造成企業或消費者個人信息資料的泄露。且若發生欺詐,受害者受國家政策,語言文化差異的限制,往往追溯時效性極低,且成功率不高。種種原因導致的跨境支付欺詐問題會給跨境電商的風險管理造成巨大挑戰。
1.3 交易安全問題
交易必然涉及到主體雙方,交易風險一直以來是跨境電商頭疼的問題。一方面,目前“一帶一路”區域的消費者普遍缺乏互聯網安全意識,一般而言,用戶的個人身份證,銀行卡,電話等信息是需要保存到跨境平臺上的,存在信息泄露或者信息丟失的風險,不利于交易安全。另一方面,跨境支付所涉及到的除買賣雙方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不規范,虛假信息增加交易風險,且跨境電商平臺有著海量的用戶信息數據,倘若支付系統防御安全體系不完善,易受到國內外黑客的網絡攻擊,造成交易信息被篡改,個人信息泄露等一系列問題。
1.4 網絡安全問題
跨境支付涉及到多邊國家,支付流程全都是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進行的,然而“一帶一路”眼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一,在跨境支付方面存在硬件設施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傳遞安全等等問題,各國在平臺監管,技術維護方面的能力不足,使得信息泄露事件,支付故障事件,信用卡盜刷案件頻出。
2、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跨境電商支付體系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種分布式的數據存儲結構,即多中心化,無需集中控制而能達成共識,且數據能夠得以分布式存儲,不可篡改。因而,我們提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跨境電商支付體系,用以解決跨境支付現存在的種種安全問題。
基于區塊鏈的跨境支付體系,使得跨境支付所涉及到的“第三方交易平臺” “交易網站” “托管銀行”等的交易信息,每一個節點形成一個個區塊,呈現在區塊鏈鏈條之上,第三方支付平臺不再涉及用戶信息,區塊鏈的每一個節點每一方都可以同時查到交易信息,實時監測交易流程。在這條不斷增長的鏈條上,交易數據只能不斷被添加,而發生的數據均不可篡改,從技術上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使得數據可以永久保存,較大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數據泄露的風險,降低儲存的成本。
以日常消費者為例,A同學要從國外的M購物平臺上購買一雙鞋,在M購物平臺下單之后,其購買時間,消費金額,個人信息,通關信息,物流信息等數據形成一個區塊,以交易產生時間為順序,添加到M購物平臺的區塊鏈上,A同學和M平臺可各自獲得一個密鑰,用于查看交易信息,了解實時進展,并確認交易。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跨境支付體系主要有兩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應用層即消費者,企業。跨境支付所服務的是國際消費者企業,即國際客戶,應用層是交易的源頭及末端,交易雙方任何一方未確認該筆交易,則該交易無效。能夠自動執行的智能合約規定了交易雙方的權力和需要履行的義務,有效的約束了交易雙方,可以確保跨境交易的有效性,避免出現貨款不一致的情況。所有的信息公開透明,每一個節點均可查看,共同核算,確保了交易的安全性。
第二部分,網絡層即功能模塊,是跨境支付體系的核心模塊。首先,當應用層A的信息進入到區塊鏈模塊之后,一個個交易信息自動形成一個個區塊,存于區塊鏈鏈條之上,各個交易節點均可查看交易信息,區塊鏈中所使用的哈希算法能從根本上保護信息安全,不被篡改,與此同時,交易信息同步到區塊鏈的各個節點之上;鏈條之上的各個節點對區塊進行識別,確認此次交易,并確認物流信息;境外企業或者消費者收到貨物,確認之后,該筆交易完成,區塊鏈上的個人信息集成模塊對收貨人的信息進行核驗之后,資金直接劃到收款人的賬戶。區塊鏈是一分布式存儲結構,全部的交易信息可存于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之上,得以永久保存,便于監管部門監管亦可節約成本。交易雙方通過區塊鏈端進行交易,可實時的監控到交易處理流程,資金詳情,物流等,一切處理過程透明化,避免信息泄露。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跨境支付體系的安全性:
1)保證消費者的財產安全
消費者在跨境購物時,未完成交易之前,資金往往存留于電商平臺上,交易完成,商家方可收到款項。各國語言文化環境的不同會造成各種貿易糾紛、虛假交易,且難以維權。區塊鏈技術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交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每一個人可隨時查詢交易信息,且不受語言文化貿易體系差異的困擾,解決虛假交易及維權難的問題,保證雙方的財產安全。
2)保證個人信息的安全
區塊鏈使個人信息不必存留于跨境電商平臺之上,所有的交易信息按照時間順序在各個節點上做了同步記錄,數據形成一個個區塊之后,繼續在區塊鏈上添加紀錄,可以永久保存,除交易信息以外的個人信息得以隱藏,保障消費者的個人信息的安全。
3)保證交易信息的安全
跨境支付所涉及的資金流動信息,轉匯信息,交易信息均存儲于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之中,不僅用戶可以隨時查看交易信息,監管部門也可以定期抽查,節省了人力成本。且區塊鏈的加密算法可對交易信息進行加密,交易雙方持密鑰可獲取相應的信息,不涉及第三方,保證了交易的安全性。
4)為網絡安全提供保障
跨境電商在積極擴張的同時,往往無暇顧及建設信息安全防御體系的問題。區塊鏈為跨境支付的防御體系提供了技術支撐,穩定且黑客或者病毒難以入侵區塊鏈防御體系,為跨境支付的網絡安全提供保障。
3、結語
傳統的跨境支付體系已經不能適應“一帶一路”環境下跨境電商迅速發展的時代需求,我們正為跨境電商尋求新的支付支撐。區塊鏈技術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各行業都在研究區塊鏈對其行業發展的助益,應用前景廣闊。區塊鏈作為分布式數據庫,其永久保存,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的特點可為跨境支付的安全性提供極大支撐。基于區塊鏈的跨境支付體系可以有效的改善現在跨境支付體系存在的資金,信息安全問題,有利于減少欺詐問題的產生,也可極大的降低跨境支付的交易成本。
不過,在當前的國際環境背景下,基于區塊鏈跨境支付體系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一則各國政府對于區塊鏈的認可度不高,一些技術標準仍在研究階段,二則,區塊鏈技術對于現代化技術水平要求較高,這對于“一帶一路”沿線不發達區域來說,是重大的約束條件;國際上需要制定一系列法律來規范區塊鏈在行業中的應用發展。目前在國際上,南非央行已經成功完成了區塊鏈支付試驗,并在南非的七家銀行進行了試點運行,交易信息完全匿名。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跨境支付體系需要各國共同協商,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l]盧志強,葛新鋒.區塊鏈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研究[J].西南金融,2018(2).
[2]李麗.區塊鏈技術在跨境支付領域的應用研究[J].金融科技時代,2017(12): 60-62.
[3]王娟娟,宋寶磊,區塊鏈技術在“一帶一路”區域跨境支付領域的應用,當代經濟管理.http: //kns .cnki.net/kcms/detail/13. 1356.F.20180409. 1038.002.html
[4]何冰.基于Internet的網絡支付系統安全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7.
[5]尹紀曦.”一帶一路”下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研究[J].商情,2017(28).
[6]王雪,陳平.人民幣跨境結算模式的比較與選擇[J].上海金融,2013(9):45-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