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劉悅
“企業下鄉拓寬致富路,工業扶貧帶動產業興。”貴州在引導企業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加大工業園區建設、吸納貧困戶就業、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貧困地區發展方面成效顯著。
5月28日,貴州電信第三批普遍服務試點項目在全國率先全部竣工,在2017年底實現村村通4G的基礎上,又實現了村村通光纖,貴州行政村正式進入光網時代。
貴州全省行政村實現4G網絡全覆蓋,在解決了農民入網問題的同時,也積極發揮了寬帶網絡在扶貧攻堅中的作用。
“企業下鄉拓寬致富路,工業扶貧帶動產業興。”近年來,貴州在引導企業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加大工業園區建設、吸納貧困戶就業、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貧困地區發展方面成效顯著。
“啼嗒、啼嗒”看到手里的打火機打出了小火苗,馮云春將打火機放進了有“合格”標識的區域里。每天,馮云春都會早早來到銅仁市萬山區東奇電氣公司的檢制車間,開始自己一天的質檢工作。
一年前,馮云春因易地扶貧搬遷來到了東奇電氣旁的安置點,從此開啟了他朝九晚五的新生活。
“路上只花5分鐘,就到車間了。”馮春華說,以前在家務農的他如今有了穩定的工作、穩定的收入,而這正是得益于公司對貧困戶的就業吸納。
“每年招工時,我們都優先選擇貧困戶,吸納他們到企業來上班。”東奇電氣董事長肖志剛說,目前公司已經吸納20多戶貧困戶就業,住得遠的還給安排了員工宿舍,附屬設施比如健身房、閱讀室、休閑區都有。
像馮云春這樣從農民變工人的,在貴州的許多企業中都能看到。
在貴州葵花藥業的倉儲車間里,工人李民強正在熟練地裝卸產品,“這個一點也不累,比以前在家務農好多了。”已經來到公司快一年的他非常滿意現在的生活方式。
一年多以前,貧困戶李民強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到了六枝特區木崗產業園區旁的安置點,搬入新家后,李民強開始擔心起家里的收入問題,“以前在村里有地,可以種點糧食,現在到城里生活了,不知道能干些啥。”但是這樣的憂慮李民強并沒有持續多久,因為木崗產業園的招工,讓他有了現在的工作,“工資3000多元,家里的小孩還能在城里上學,這種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就業扶貧是激發困難群眾內生動力的有效措施。今年上半年,貴州在易地扶貧搬遷方面,累計促進已搬遷勞動力就業創業26.13萬人,12.76萬戶已搬遷勞動力家庭已實現“一戶一人”以上就業,占已搬遷勞動力家庭的97.7%。
產業園區作為產城互動的主體,成為易地扶貧搬遷“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重要支撐。
室外,工程車輛來回穿梭,運輸工程建設中所需的物資和廢棄物。室內,不同工種的工人正忙著標準化廠房的裝修裝飾工作,各種作業聲響此起彼伏……在普定工業園區智慧產業園標準化廠房建設項目點內,現場建設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作為安順市重點項目之一,普定工業園區智慧產業園標準化廠房項目位于普定縣工業園區內2號路與鐵路干道之間,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項目總投資74248萬元,主要建設237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及配套基礎設施,占地面積92121平方米,建設工期約為12個月,項目建成后,可提供技工崗位250個,解決地方約500人就業,一期建設運營后將創造稅收約950萬元。

企業下鄉拓寬致富路,工業扶貧帶動產業興。圖為銅仁萬山東奇電氣公司員工正在生產打火機。(詹平平 / 攝)
目前,直接參與作業的工人每天達800至900人,作業面上有吊塔12座、大型挖機4臺、各類工程、運輸車輛20余輛等等。
“項目建設的最終目的就是‘筑巢引鳳’,通過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以優質的投資環境吸引客商到園區內投資興業。”普定縣發改局重大辦負責人徐慶龍說道,“項目建設完成后,我們有大量的就業崗位提供,并且優先吸納貧困戶到園區工作,讓園區在工業扶貧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為了指導貧困縣產業園區培育發展壯大主導產業,貴州圍繞主導產業重點環節“建鏈”、優勢環節“強鏈”、薄弱環節“補鏈”,帶動產業園區集聚集約發展;圍繞園區定位和產業發展需求,指導貧困縣經信部門、產業園區做好以商招商、補鏈招商、引進一批產業扶貧項目。通過項目優先審批、要素優先保障、資金優先安排等方式,支持園區龍頭企業發展壯大。幫助貧困區縣加快“七通一平”、標準廠房、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園區路網覆蓋面積。
依托貴州省“100個產業園區”建設,貴州省經信委提出著力做好“千企引進”,圍繞園區產業定位,加大招商引資、強基補鏈工作,引進更多優強項目與優強企業,著力增加就業崗位。截至2017年,全省產業園區新增就業人數10萬人左右。
產業發展是促進貧困地區發展、增加貧困農戶收入的有效途徑,是扶貧開發的戰略重點和主要任務,推動貧困縣產業加快發展是工業和信息化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
5月23日,天柱工業園區輕工產業園迎來了貴州恒生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油茶精深加工項目的開工。兩個月來,項目開展有條不紊,廠房建設已初見雛形。
“貴州恒生源油茶加工項目是一家以油茶的育苗、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股份企業。”天柱縣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歐陽大彬介紹說。
這家總投資1.2億元,現種植油茶13000畝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結合天柱縣優質油茶種植的歷史,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未來我們還將規劃種植油茶50000畝,并發展肉牛養殖、林下養雞等產業。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4億元,完成稅收2000萬元,解決就業3000人,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1000多人,帶動脫貧500余戶。”貴州恒生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郝占營說。
2017年貴州省經信委出臺《工業扶貧行動計劃》,明確要求各地要打造一批能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農產品深加工基地和產業園區,重點扶持貧困鄉村因地制宜發展種植養殖產業,以著力培育種植、養殖示范基地為平臺,支持特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重點扶持有龍頭帶動、貧困農戶參與的產地初加工項目。
“貴州要充分發揮工業領域資源優勢,扎實推進所聯系的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通過卓有成效的扶貧幫困工作,確保深度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如期實現全面小康。”貴州省副省長吳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