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桑尼 成佳景

病例
提起二孩,33歲的王女士非常苦惱。“自從二孩政策放開后,我公婆整天在耳邊嘮叨再生個二子,加上我們本身也喜歡孩子,就一直在努力。但是一年多過去了,孩子沒要到,經期卻變得越來越長,以往5~6天就能結束的例假,現在卻常常要拖拖拉拉半個月才能結束。”
在家人的勸說下,王女士前往醫院就診。結果發現,王女士子宮下段異常回聲且與宮腔相通,多了一個“小房間”,確診為剖宮產切口憩室。若想要改善月經淋漓不盡的情況,就得先修復這個“小房間”。于是,王女士接受了經陰道剖宮產切口憩室修補的手術。
手術后,王女士子宮處原來約2.5厘米×1厘米的凹陷已經完全修復平整,恢復后的月經也能在一周準時結束了。最讓王女士開心的是,醫生告訴她,術后一年她就可以開始備孕二胎了,這次懷上“二寶”應該希望很大。
什么是子宮切口憩室
憩室是指腔隙樣臟器的黏膜向壁層外突起的局限性擴張或囊樣突出。在消化系統中常見于食管、十二指腸、空腸等,在泌尿系統中常見于膀胱,也可發生在輸卵管。而子宮切口憩室的形成主要與剖宮產術切口位置、切口撕裂、對合不良、剖宮產術次數、圍術期感染、縫合方法等因素密切相關。
很多產婦以為剖宮產比順產的方式更好,只是“挨一刀”,干凈利落,還不必忍受痛苦。但她們不知道的是,剖宮產后子宮肌層愈合不良,肌層沒有很好的連接,在切口處可能會留下一個“坑”,即子宮切口憩室。
不規則陰道出血是常見癥狀
剖宮產切口憩室是剖宮產術的遠期并發癥之一,而不規則陰道出血是其最常見的癥狀,表現為經期延長或經后陰道出血淋漓不凈,持續時間長短不一,輕者不明顯,重者可持續兩周以上。
有研究報道,剖宮產術后60%~70%的人在子宮切口瘢痕處存在愈合缺陷,其中34%的患者有月經后淋漓出血的癥狀。患者癥狀的輕重與憩室大小有關,較大的憩室可儲留更多的經血,故經后陰道出血淋漓不凈時間更長。
此外,憩室因長期經血引流不暢,引起子宮局部的慢性炎癥,影響受精卵著床,有可能導致不孕癥。痛經及慢性盆腔痛也是常見的癥狀,子宮結構異常及淋巴細胞局部浸潤可能是導致痛經和盆腔痛的原因。
子宮切口憩室目前并沒有引起廣泛關注與重視,在二孩政策放開之后,很多有過剖宮產的媽媽準備要“二胎”,卻出現了月經期突然延長、陰道炎久治不愈、同房后陰道出血等癥狀,常常被誤認為是婦科病纏身。而事實上,卻是因為子宮切口憩室凹陷的下端瘢痕存留經血,因而導致經期延長、經間期陰道流血,甚至不孕、痛經等,這也是性生活后會忽然流出一股血的原因。
聯合手術效果更佳
由于憩室的存在,增加了感染及子宮瘢痕處妊娠的發生率,后者若被忽視可造成嚴重后果,甚至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因此,這里要特別提醒那些有剖宮產史的女性,如果在手術后一段時間內出現月經異常,尤其周期正常,但經期延長或淋漓不盡的情況,就要警惕子宮切口憩室,千萬不要輕視這個疾病。它不是一般的婦科病,患者需及時就醫,通過陰道B超、子宮輸卵管造影、宮腔鏡等方法進行確診和排除,以早發現早治療。
目前,有關子宮切口憩室的治療尚缺乏規范的標準,主要依據患者的癥狀決定具體的治療方式,包括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在非手術治療中,口服避孕藥治療適用于陰道淋漓出血、需要避孕又不想手術治療的患者。避孕藥可以促進子宮內膜逐漸向憩室生長、修復,使憩室縮小從而改善月經量多、經期延長的癥狀,對部分患者有效。
但若患者服藥時間長、副作用大、患者依從性差、且停藥后癥狀復發率高,必要時可選擇手術治療。要注意的是,無癥狀患者不具備手術指征,并且亦沒有證據表明手術可改善產科預后(例如減少子宮破裂風險)。目前手術治療是治療子宮切口憩室較有效的方法,宮腔鏡、腹腔鏡聯合手術修補子宮切口憩室,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癥狀,有效率高達90%。
沒有手術指征盡量選擇順產
目前,由于實施剖宮產手術因素,引起母體的遠期并發癥,主要包括瘢痕內異癥、子宮切口瘢痕妊娠、子宮切口憩室、慢性盆腔痛等。其中,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的升高,剖宮產后子宮切口憩室的發生也的確在臨床上有了明顯增多的趨勢,發病率約占剖宮產的20%,甚至更高。產婦不要因為怕痛等原因,在沒有手術指征的情況下要求剖宮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