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溪石
8年貪污斂財近3700萬,平均每年400多萬,日均撈錢近13000元,讓辦案人員瞠目結舌!廣西南寧的丘朝陽所孵化的“小官巨貪”,刷新了這一領域的紀錄。丘朝陽曾任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簡稱高新區管委會)接待辦主任、分管接待辦的辦公室副主任。在8年時間里,利用負責接待的職務便利,以虛開發票等手段瘋狂套取公款。2017年8月12日,南寧市中院一審依法以貪污罪判處丘朝陽有期徒刑15年,并處罰金500萬。

2005年8月,丘朝陽作為部隊的一名優秀骨干,意氣風發地轉業到廣西南寧高新區工作。因為工作細致勤懇,又會巴結領導,在轉業二年后,她就被提拔為高新區管委會接待辦主任。眾人都說丘朝陽謀到了高新區的一個“肥缺”。雖是領導身邊“紅人”,然而丘朝陽并沒有恃寵而驕,她待人和善,再加上時不時施以小恩小惠,同事們普遍對丘朝陽很有口碑,甚至對一些原則問題都選擇寬容與理解。“很少參加黨組織生活,就算她來了也就是點個卯,一會兒就走。”調查中,南寧市紀委干部了解到,作為區接待辦的“一把手”,丘朝陽上任8年,幾乎沒有召開過黨組織會議,更沒有組織過單位的任何活動。
平素的良好表現,給丘朝陽加了不少印象分。在擔任接待辦主任期間,她也深得領導信賴。漸漸地,丘朝陽看到自己手中權力的“含金量”,軍人素質開始蛻變,取而代之的是萌發的私欲,她覺得“接待辦主任”的職位可以發揮一下作用,圖些油水。當時高新區很多接待都是領導口頭指示,沒有具體的接待方案和臺賬。而且多年來,單位報接待賬都不用分管領導和部門審批。丘朝陽在交代書中寫道:“我只需要籠統好身邊的人,給他們略施恩惠,手下人就會聽從我的安排。我讓接待辦的工作人員事先填好大量空白報賬單,至于我怎么報、報多少根本沒有人知道,猶如進了無人之境。”
從第一次偷偷穿插虛開的發票,到后來大量找發票套取公款,丘朝陽慢慢走上了一條不歸路。2010年,丘朝陽在采購公務接待用酒時認識了某酒業公司銷售經理趙某。她多次明示或暗示趙某,在實際購酒開具發票外,額外提供虛開的發票。因趙某的生意需要得到丘朝陽的照顧,對她自然言聽計從。之后,趙某搜集了大量發票,丘朝陽則按照發票票面金額的4%支付稅費給趙某。3年間,丘朝陽在沒有發生任何公務接待開支的情況下,神不知鬼不覺地購買發票面額達308萬元。為滿足越來越大的胃口,她近乎瘋狂,甚至找到街上一些非法中介,通過個別秘密洽談,支付一定比例稅費的方式虛開公務接待發票,非法套取公款。

“因為財務沒有具體的接待臺賬可供核對,只能形式上審核報賬單金額和日期等基本內容。缺乏制度的有效監管,再加上套現那么容易,我就像突然間擁有了開啟金庫的密碼,想要(錢)隨時都會有,那時,我也深知自己這是在犯罪,但我無法抗拒金錢帶來的巨大誘惑,我已經不能回頭了……”丘朝陽到案后自述。
丘朝陽套取公款的手法其實很簡單:讓接待辦工作人員事先在空白報賬單“經辦人”一欄簽名,“物品用途”一欄填上“客商洽談”或“招商洽談”。拿到虛開發票后,她就將它們與真實公務接待產生的發票混在一起,直接拿到高新區管委會結算中心報賬。從填寫支出金額到報銷發票,過程中除了丘朝陽本人,沒有其他人可以插手。
事實上,這只是非法套取公款的第一步,而之后的財務審核才最終決定了丘朝陽能否得手。可惜的是,從整個案情來看,財務審核并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可以說形同虛設。8年間,丘朝陽就是以這樣的方法在高新區管委會報賬7800萬元,其中非法套取公款3680萬元。
“會計審核的主要內容是審核發票真假、發票金額和報賬金額是否一致,報賬單上是否有經手人、驗收人和領導簽字,只要形式上符合單位的財務制度,就可以開支錢款,無法核實報銷錢款的具體用途。”高新區一財務人員證實說。
其間,丘朝陽報賬過程中,也有財務人員對某些支出提出過疑問。如一次,有一筆10萬元的“招商洽談”支出,由于數額較大,財務人員想問一下丘朝陽具體支出明細是什么,但丘朝陽臉孔一板說:“怎么,你有疑問?不相信我啊?”她立即打著管委會領導的旗號,謊稱個別發票是用于“處理一些不方便報但仍屬于公務開支的賬”。財務人員見丘朝陽搬出領導,而且她是“紅人”,又見她生氣了,于是不便再繼續追問。就這樣,她輕易騙取財務人員的信任,得以簽字報賬。
辦案人員一開始十分驚訝,丘朝陽貪污這么多錢干什么用呢?隨著案件偵查深入,丘朝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場景浮出水面。案情顯示:丘朝陽貪污了3680萬元,她拿出100萬元給父親買房,拿出1630萬元給弟弟做生意,拿出1120萬元給妹妹用于投資幼兒園,余下的供個人使用。
“有時參加單位黨風廉政警示教育,對我觸動很大,心里也很害怕,但是對金錢的貪念毀了我,將我廉潔自律的意識腐蝕得徹徹底底,我也真的好后悔……”丘朝陽在懺悔錄中寫道。但無論是在丘朝陽本人還是其家人心中,“當官就是要發財,發財就該為家人謀幸福”都成了人生的信條。很顯然,上千萬的資金已遠遠超出丘朝陽的正常收入,但她的父親卻沒有察覺,給他買房子,父親還夸女兒孝順。她的弟弟和妹妹沉浸于姐姐非法所得帶來的滿足感中。弟妹倆知道姐姐不炒股,也沒做其他生意,這幾千萬的錢肯定有問題,對這錢的來路他們也能猜測到幾分,但仍不愿往違紀違法那里想,舒適地享受著姐姐給予的“恩施”。而丘朝陽的丈夫,對妻子的收支既不過問、也不了解,完全放任自流。從某種程度上講,家人的不問不聞,甚至放縱,讓丘朝陽膽子變大,貪性變重,在犯罪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如果家里的人能提醒我一下,追問一下錢的來路,或許我還有自救的可能。”丘朝陽嘆息。
2014年11月,中央第一巡視組向廣西壯族自治區反饋了巡視整改意見。其中,一條關于南寧高新區公務接待費異常的舉報件,轉交到了南寧市紀委領導的手中。通過走訪調研、查詢賬目,紀委干部吃驚地發現,這個工業規模總產值占南寧市三分之一的國家級高新區,幾乎所有的公務接待都由一個人說了算。驗收人是她,收款人還是她——南寧高新區接待辦原主任丘朝陽。
2015年9月2日,丘朝陽的貪污行為終于敗露,她被紀委實行“雙規”,在辦公室被帶走的那一刻,丘大腦一片空白,口中喃喃說:“完了……這下完了……”在調查期間,丘朝陽主動交代辦案機關尚未掌握的本案事實,后公訴人在起訴時依法以自首論。案發后,其家屬代為退出贓款312萬元。庭審中,丘朝陽也當庭認罪悔罪,可酌情從輕處罰。最終,丘朝陽被法院以貪污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00萬元。聽到審判長鏗鏘的宣判聲,丘朝陽長嘆一聲,“簌簌”落下懺悔而痛心的淚水。
承辦本案的檢察官直言,在丘朝陽巨大貪污案中,領導的履職盡責、下屬的善意提醒、財務的細致核查、家人的及時制止、制度的健全完善,一環扣一環,哪怕有一環能夠起作用了,丘朝陽可能會“剎”住貪心,不至于墜入腐敗的深淵。
評論:
丘朝陽“小官巨貪”再一次給人們警示!官員的腐敗不腐敗,關鍵是看他手中權力是不是能夠受到強有力的監督和有效的制度約束,而不應簡單地看其級別。既然官員總會利用制度漏洞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那么就應該從制度入手,使得官員不能利用漏洞獲利,從而消解所謂的權力魔杖效應。針對一些擁有特殊資源或特殊權力,易滋生“巨貪”的部門及其崗位,尤其要制定細化的針對性監督制度,并加以落實,重點部門重點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