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朝陽

1999年歲末,溫懷德從靖邊縣委黨校校長崗位退休。
2000年春節,家鄉九里灘村支書和村民小組長來家看望,說:“今天來,一是聽說你離崗了,特來看你;二來,想請你再給咱村辦所中學,解決娃娃上中學難問題。九里灘學校自你1979年離開,第二年初中班停辦。小學畢業生,家庭條件好的,到公社或縣城上中學,經濟狀況不好、學習差些的,初中就輟學了。上中學的,也因基礎差,離家遠,放任自流,20多年,考上高中者寥寥,上中專大學者兩三人。哪像你辦的戴帽初中,七八級第一屆就考上十幾個高中生,這些學生后來上中專、大學。如今有的是鄉鎮書記、有的是局長、部長、成了縣里頂梁柱。這都是你辦學有方!現在你離崗了,群眾希望你回來,給咱九里灘培養更多人才。起碼能讓小學畢業生家門口上初中。”村組長說:“你可能不太了解,九里灘群眾這幾年很窮,很多家長無力供孩子城里上學。加之風氣不好,孩子出去學不好反混壞。我兒子小學還好,進城越來越差,繼續下去,我看高中都無望。大家把希望寄托到你身上,托我們無論如何請你回來”。
聽完鄉親的話,溫懷德很為難,不答應吧,改革開放這么些年,還有那么多孩子上不了初中。幾千人的大村,高中生都找不到。九里灘窮,窮在文化落后。越窮越沒文化,越沒文化越窮,惡性循環,能袖手旁觀嗎?答應吧,離開教學十多年,現代教學管理,課程比先前復雜得多,教學手段,沒多接觸,這個任務能完成好嗎?何況,建所中學,師資、經費哪里來?溫懷德思索再三,說:“知道村里教育現狀,聽到家長迫切要求,作為九里灘人,不忍心,不能斷然拒絕。但是一來擔心不勝任,二是覺得辦所中學,很多困難,比如校舍、師資、經費……”不等溫懷德說完,支書作出決定:“明白了,你答應當校長了。別的事,不用擔心,我們回去立馬開家長會,捐資捐物,修建學校”。
過了兩天,村里召開二三百人參加的家長會。幾個村民小組長以家長身份,同時代表村民表態,只要溫校長辦學,砸鍋賣鐵也把籌款這事辦成。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個家長站起來:“只要能把中學辦起,我娃娃今年畢業哪兒都不去。去年上縣城初中的,今年也叫退回來。我拿500元放這兒。大家想叫娃娃在這上學,都挪兌挪兌,一定把這好事辦成!”一呼百應,紛紛捐款。你二百,他三百,你一千,他八百,有的當時不拿錢,向村委會計報數,會后一定如數兌現。趕散會,收下現金五萬多元。
沒幾天,籌款20多萬,本村八大磚廠籌機磚25萬塊。村委會在小學東劃撥7畝荒沙地作校址,指派兩名老村干部施工,本村4名匠工承包修建,克日動工。溫懷德和村干部負責工地通水通電,縣城買料,各家收繳捐款,忙得飯都顧不上吃。
五月初,建校緊張階段,溫懷德飯后,突然胃難受得厲害。起初以為過勞,飲食違節,可越來越不對勁。堅持20多天,實在不行,只好到銀川附屬醫院檢查。
一查,情況嚴重,胃癌,要馬上手術。突如其來的打擊,溫懷德難以接受。拿著病理化驗單坐在醫院門廳沙發,腦子一片混亂。經過兩個多小時沉思,漸漸平靜。不就是死嗎?有何可怕。死與生俱來,遲20年,早20年有多大區別!況且醫療條件好,醫療技術高,只要積極配合,就我的身體素質,不信癌癥馬上能要命。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公安廳工作的女兒聽說父親患胃癌,緊張得不得了,馬上請領導幫忙找最好大夫,馬上手術。溫懷德說:“我現在手上還有重要事離不開,怎能躺在醫院?等我任務交待完再說”。
溫懷德6月3日回靖邊,4日從城里買來做大門用預埋件帶到工地,交給負責施工的老村長,詳細交待大門多高多寬,小門多大,頂部造型怎樣處理等。然后找支書,說明病情,要他嚴格保密,不讓任何人知道,對施工人員只說去西安買材料。工程必須7月上旬完工,他做完手術就回,下半年準時開學。支書聽了,很為難:“真是那個病,非做手術不行,下半年能招生嗎?我看修建停下。你先治病,治好再說”。
溫懷德說:“群眾節衣縮食,房子主體馬上起來,現在停下就是半途而廢,勞民傷財。好事辦成壞事,我怎么向大家交待!只要我有口氣,一定把學校辦起來。即使我走了,總會有人接著干。一定要堅持把學校蓋起來”。支書勉強答應。
6月5日,溫懷德到西京醫院,再次確診,住院治療。手術前,檢查項目一完,他就溜出醫院到經九路家具市場選購辦公桌椅和課桌凳,到書店選購教學掛圖及教輔資料,為開學積極準備。
6月12日,胃全切,月底出院,西安住半月,7月中旬回靖邊。學校建修基本完工。開學在即,教師哪里找?想貼廣告,教育局不批準。溫懷德想親自找,身體支持不住,只好聘請黨校和他同時離崗的一位同志為副校長,代他打問招聘。
插下招兵旗,就有吃糧人。兩三天,就有人應聘。通過學歷、資歷審查,須上課堂試講。暑假期,哪里找教室找學生聽課?沒辦法,溫懷德請黨校老師當學生,在黨校試講。溫懷德和他們評議選定。
當時,溫懷德每頓飯三兩勺米湯都喝不下。體重由160多斤降到110斤,虛弱得走路東倒西歪。一節課下來頭暈眼花大汗淋漓。同志們勸他不敢硬撐,趕快休息,溫懷德放心不下,硬是堅持把各科教師選定。實在不行才住進醫院。
眼看開學,溫懷德醫院躺不定,醫生說絕對不能出院。支書和新聘副校長、老師探視,看他氣息奄奄,很痛心,有人甚至流淚。他為大家寬心說,沒事,好好的,過兩天就能出院。溫懷德叫支書和副校長盡快到西安把預定的桌椅板凳和教學資料運回,指定兩名老師提前上班,配合村干部和施工人員打掃校園教室,動員學生報名。
桌椅板凳、圖書資料和辦公用品運回,家長、學生知道溫懷德胃切除,躺在醫院,不信他能繼續工作。村干部、老師走村串戶動員,學生還是不報名。支書火燒火燎,跑到醫院,溫懷德說:“不要緊,出院我親自動員”。
過了兩天,溫懷德掙扎出院,正遇村里廟會演戲,他拖著虛弱病體,戲開場前上臺跟觀眾說:“我因胃潰瘍做了小手術,很快會康復。不管怎樣,我有口氣,一定把校長當好,把學生教好。現在教師到職,教學設施備齊。每學期學生收費350元,不加任何費用。比城里伙食費還低,教學質量絕不低于縣里其他中學。信得過我,盡快讓學生報名,咱按時開學。”
第二天果然有不少學生報名。轉到城里許多小學畢業生和一些上初中學生也回來報名。報名110多人,分兩班順利開學。
辦學伊始,一切草創。溫懷德顧不得九十老母,帶著妻子離開縣城,住到學校,白天深入課堂,晚上看教案,看作業,組織教師學課標,鉆研教材,討論教法,每晚熬到11點多才睡。不多久,體能耗盡,趕快住院,輸液輸血。稍微好轉,立即返校。同事、同學、親友勸他辭職養病。溫懷德想,開始到現在,學生、家長沖我而來。我撂挑子,學生去哪里?好些學生會失學,實在不忍!溫懷德對親友說:“我也很熬很累,可群眾花那么多錢蓋起學校,不辦學學生去哪里?再說,我忙忙碌碌干著,顧不得想病。真躺下,就站不起來了。”
多虧醫生精準治療,老伴精心伺候,經兩三年掙扎,病情逐步好轉。教學工作始終緊張有序推進。
檢驗教學質量重要指標之一,是升學率,也是溫懷德思想上的最大壓力,盡管使盡渾身解數,師生付出辛勤勞動,效果如何,大家捏把汗。
2003年,首屆初中生面臨中考,靖邊中學首次中考前提前選錄奧賽班、示范班,向全縣各中學按畢業人數10%分配名額。學校分得10個名額,參選結果,奧賽班錄取2名,示范班錄取4名,入選率在全縣26所中學名列第二。靖邊中學贈送錦旗,以資鼓勵。往后歷屆畢業生都有兩三人入選奧賽班示范班,升學率始終位居全縣中上游。
除擔心教學,還有兩大難題困擾。一是師生安全。學校背后不遠,有座大水庫,夏日午休,溫懷德嚴格要求值周教師一定到水庫巡查,不讓學生到水庫洗澡,不能下水。每天午休,他頂烈日到庫邊檢查,生怕教師懈怠。冬天,要求班主任和值周教師息燈鈴后,一定把師生宿舍火爐搬出。半夜,溫懷德要親自到宿舍查看,唯恐有人偷偷把爐子搬回取暖出問題。好在10年間,未出任何事故,值得慶幸。
再一個難題是經費捉襟見肘,制約學校發展。一開學,支書把擔子壓給溫懷德,他說:“學校交給你了,費用全靠學費。你知道,村里現欠著幾十萬元債,拿不出錢支墊。學費不夠可適當多收,如有結余全算你工資,你看行不行?”已經這樣,能說什么,只能盡力而為。

師生合影
頭幾年,學生人數逐年增加,每人300多元學費除支付工資,略有節余。為擴大招生,提高質量,溫懷德墊付部分資金,修建9間宿舍,買了50多張高低床,10多架火爐,5部電腦和必需的理化實驗器材、藥品,購置籃、排、足球,單、雙杠等體育器械及灶具。寅吃卯糧,困難重重。
2004年始,招生數減少,教師工資卻隨物價、干部漲薪相應提高。人均1500元逐步提到3000元,甚至4000元,而溫懷德,卻只有1500元。老師說,校長工資怎么說應比我們高,起碼一樣,怎能少?溫懷德說:“我多拿,你們就少拿,你們拿少不干,學校靠誰!”盡管這樣,個別老師嫌工資低,還想另謀高就。
支書知道情況,對溫懷德說:“實在不行,收費標準提高些吧,家長理解,總不能叫你貼錢辦學!”溫懷德說:“家庭好些的學生,多交沒問題;家庭不好的,現在還欠著學費,多收,好些學生怕要失學了。我知道村里拿不出錢,還是我看著辦吧”。
為留老師,溫懷德生活上盡量關照。老師孩子升學,老人住院,須大量用錢時,溫懷德拿自己錢借給老師,幫老師解燃眉之急,減少后顧之憂。他們遇難辦事,需人幫助,溫懷德主動出主意想辦法,跑腿說情,盡量把事辦成。2007年,在經費極度緊張情況下,溫懷德利用國慶假,帶領全體教師到華東五市旅游觀光,讓老師領略祖國大好河山,開闊眼界增長見識。老師們感動地說,溫校長不惜拿自己錢幫我們分憂解難,熬筋費力為我們跑腿辦事,貼錢帶我們旅游觀光,就憑這副熱心腸,我們也要和他一起干。
直到2009年,小學畢業生只有30多人,生源嚴重不足。學校完成使命,圓滿結束。
10年內,學校培養初中畢業生500多名,40%以上考上中專、大學,大專以上100多人。學生大部分走上工作崗位,有工程師、有會計師、有校長老師、有企管人員,也有自己創業成為大款。
溫懷德殫精竭慮,十年如一日,顧不得陪護九十多歲老母。母親在他兩歲時,丈夫去世,32歲守寡,孤苦伶仃守他一兒和兩女,供他和姐姐上學,苦累不說,孤獨寂寞,讓她受盡煎熬。溫懷德退休,本該陪伴奉伺老母安度晚年,回報養育之恩,卻沒做到,成為他終生最大遺憾;不能輔導中小學念書孫子,顧不得經管自己企業,他自己辦樓板廠,顧不上管理,雇人管理;忍受常人難以想象的病痛折磨和精神壓力,和老伴兩人每月掙1500元工資,堅守10年,不知付出多少心血汗水,犧牲多少個人利益。一想到那么多貧苦孩子完成學業,跳出農門,為國效力,改變了自己和家庭命運,改變了九里灘教育落后面貌,自己則戰勝疾病,延長了生命。他覺得有失有得,無怨無悔。
學校停辦后,溫懷德一直參加靖邊縣各界人士聯誼會、老年書畫學會、黃土文化研究會、老干部演唱團等組織,撰寫調研報告,社情民意,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有的被政府采納得以實施。書寫詩詞、散文,快板、小劇在老干部演唱團演出,謳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受到好評,為靖邊經濟文化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