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卉,朱 晶
當前臨床冠橋修復主要應用金屬烤瓷,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美觀耐磨、色澤逼真的優勢。但研究發現[1],患者使用金屬類烤瓷修復體一段時間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因此,臨床中應選擇適當的冠橋修復材料,以保證冠橋修復的遠期效果。金屬烤瓷包括鎳鉻合金和高金合金,鎳鉻合金具有材料硬度好、價格實惠的特點,而高金合金具有鑄造精度高、生物相容性好、牙體修復所產生的副作用小等優勢。為進一步論證冠橋修復選材的基礎,本研究選擇醫院收治的冠橋修復患者85例,分別應用高金合金或鎳鉻合金作為修復材料,比較遠期修復效果。
1.1 病例資料 選擇醫院2013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5例冠橋修復患者作為觀察對象,納入標準:因牙體變色、缺損等原因需接受冠橋修復;不存在牙周病變[2]。按照患者就診先后順序編號,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試驗組(43例)和常規組(42例)。試驗組中,女 21 例,男 22 例;年齡 19~64(47.5±2.1)歲;牙體變色18例,缺損10例,樁冠8例,其他7例;43顆均為上牙。常規組中,女21例,男21例;年齡 20~65(47.6±2.2)歲;牙體變色 20 例,缺損 9 例,樁冠7例,其他6例;42顆也均為上牙。兩組一般臨床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修復前,先對患者進行口腔衛生處理,然后常規組應用鎳鉻合金[美國Densply公司,國食藥監械(進)字2012第2632530號]進行冠橋修復,試驗組應用高金合金[美國Densply公司生產,國食藥監械(進)字2008第2633532號]進行冠橋修復。鎳鉻合金含71%鎳、18%鉻;高金合金含10%銀、12.4%鉑、75%金。
修復方法:(1)根據患者口腔殘余牙體情況及缺損部位,各組分別選擇相應的修復體材料預備牙體:唇側頸緣采用凹槽形邊緣形態,深約0.8~1 mm,唇側無明顯肩臺。(2)印模:壓入排齦線不取出,硅橡膠印模。(3)比色:根據患牙鄰牙的顏色進行配色。(4)烤瓷冠制作:對高金合金進行非真空的預氧化處理,控制其厚度在0.4 mm,并應用50~100 μm三氧化二氯噴砂粉進行噴砂;對鎳鉻合金進行真空狀態下熱處理,并將厚度控制在0.3 mm,應用150 μm三氧化二鋁噴砂粉進行噴砂。(5)協助患者試戴制作好的烤瓷牙,結合試戴情況進行調整,然后應用聚羧酸鋅粘結,完成冠橋修復。
1.3 觀察指標 (1)修復后1年,觀察患者修復效果指標,包括烤瓷冠顏色、邊緣密合度、是否出現頸緣染色情況。烤瓷冠顏色:與鄰牙的顏色對比,完全一致為A級,不完全一致為B級,不一致為C級。修復效果越好,則顏色越接近鄰牙。邊緣密合度:依據從修復體表面向牙體組織劃探針是否有卡頓,不卡為A級、卡住為B級、探入裂隙縫為C級。密合度越好,則越不易被卡。是否出現頸緣染色:修復牙體頸部存在灰色為染色,無染色則修復效果較好。(2)修復后1年,檢測患者修復牙移位指標,包括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和前牙覆蓋情況。牙周袋深度:采用牙周探針檢測牙周袋底到牙緣之間的距離。牙槽骨高度:采用X射線機拍攝全口曲面斷層片,測量釉牙骨質界到牙槽嵴頂之間的距離。前牙覆蓋:測量上前牙切端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離。(3)修復后1年,觀察患者牙周健康指標,包括牙齦出血指數、牙齦指數和菌斑指數。牙齦出血指數:根據出血情況分為0~5級,等級越高說明出血越多。牙齦指數:以牙齦色澤、是否出現紅腫、糜爛現象判斷患者牙齦健康狀況,分為0~3級,等級越高表示牙齦炎癥越嚴重。菌斑指數:以牙齦邊緣區、領面、齦溝內是否出現菌斑及出現數量為依據分為0~3級,等級越高說明存在菌斑越多。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修復效果比較 修復后隨訪1年發現,試驗組頸緣染色、修復體顏色、邊緣密合度均優于常規組(P<0.05,表 1)。

表1 兩組修復后1年修復效果比較[n(%)]
2.2 兩組修復牙移位指標比較 修復后隨訪1年,試驗組的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前牙覆蓋均短于常規組(P<0.05,表 2)。

表2 治療后兩組臨床指標比較(mm)
2.3 兩組牙周健康指標比較 修復后隨訪1年發現,試驗組牙齦出血指數、牙齦指數、菌斑指數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表 3)。

表3 兩組相關修復指數比較
烤瓷冠橋修復體是當前臨床治療牙及牙體缺失、缺損的一種重要方法。靠粘結劑與缺牙兩側預備好的基牙或種植體連接在一起,從而恢復缺失牙的解剖形態與生理功能[3]。
鎳鉻合金當前被廣泛用于口腔修復,具有材料硬度好、價格實惠的優勢。與鎳鉻合金相比,高金合金有很多優點:鑄造精度高、生物相容性好、牙體修復所產生的副作用更小、硬度適中、不會對頜牙造成不良的磨耗等。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頸緣染色、修復體顏色、邊緣密合度均優于常規組(P<0.05),提示高金合金用于冠橋修復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鎳鉻合金暴露在口腔中的金屬部分會慢慢分解,并釋放黑色的氧化物,導致局部組織染色,這也就是該種修復體會導致牙齦黑線的最重要原因[4]。燒結過程中,鎳鉻合金冠橋修復體沒有形成穩定氧化膜,腐蝕后會析出Ni+,造成與鄰牙顏色差距較大,進而對修復美觀性產生影響。而高金合金為合金貴金屬,主要成分為金和鉑,將瓷粉完全覆蓋其表面后顏色接近患者鄰牙,在患者口腔中不會出現氧化,相應的生物、物理、化學性能能夠得到有效保持[5]。因此,其修復體色澤與鄰牙相近,不會出現頸緣染色,且邊緣密合度較高。
本研究發現,試驗組的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前牙覆蓋均優于常規組(P<0.05),提示高金合金用于冠橋修復后的牙移位情況少于常規組。當牙周組織出現損傷病變時,常出現前牙移位現象[6]。高金合金由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對牙周組織損傷較小,因而牙移位情況優于常規組。
本研究還發現,試驗組牙齦出血指數、牙齦指數、菌斑指數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提示高金合金用于冠橋修復可利于保持牙周健康,減少牙周病變風險。而鎳鉻合金由于牙冠邊緣密合度不高,增加細菌吸附率,并且在粘合劑溶解后留下的微隙極易為細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引發牙菌斑性牙齦炎,進而導致牙齦紅腫、出血等現象。而高金合金牙冠邊緣密合度較高,出現牙周損傷較小。
綜上所述,在冠橋修復中應用高金合金,修復效果良好,修復牙移位小,且對牙周損傷較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