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想中
(南京曉莊學院附屬中學,江蘇 南京)
【案例背景】
眾所周知,試卷講評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好試卷講評課,對糾正錯誤、鞏固雙基、規范解題、開闊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等有著重大意義。如何在試卷講評課中更有針對性,即抓住試卷的重點難點,做到重點突出,難點又能突破,這是一線教師在講評課中亟須解決的問題。在講評過程中始終抓住那些有代表性和普通性的問題,幫助學生把錯誤的根源挖出來,和學生一起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啟發學生大膽地探索思考解題方法,理清解題思路,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激勵和引導學生去總結和反思,培養他們終身學習的能力和習慣。
【案例描述】
筆者學校去年引進了“智學網”大數據平臺,智學網是科大訊飛面向新高考、新課改需求推出的大數據個性化教與學系統。該平臺通過全場景過程性動態數據采集,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業評價體系,充分挖掘數據價值,讓我們的試卷講評更有針對性,即理出試卷的重點、難點,做到重點突出,難點又能突破。而這一切都是瞬間完成,大大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并提高了數據的精準度。
通過智學網的報告,我們便可一目了然地看到班級的整體考試情況,最高分是……,最低分是……,班級的平均分是……在本次考試的進步前五名分別是……(表揚),班級大部分同學分布在××分—××分,并且××和××知識點掌握得不是很好,同學們還需加強學習;通過統計試題中每大題的得分率,逐項分析,了解學生對每類題型的掌握情況,也可以了解每個學生的強項和弱項;分析試卷中各試題所考查的知識點,掌握知識點的分類及在試卷中的分布情況,判斷試題的難易度,給試題做出總體的評價。我們也可以有更多時間準備一些有針對性的題目,以便鞏固練習。同時,智學網的分析報告還幫助我們預設了試卷講評課的教學順序,錯誤率較高的題目優先排在前面來講評,這就解決了我們老師在備課過程中抓不住重點的問題。
以上我們得分率較低的共性錯題已經講解完畢,大家也得到了相應的訓練,接下來是智學網根據不同同學的薄弱知識點的不一樣,推送了個性化的題目,讓同學們進行練習。同學們打開平板上的智學網,進入作業中心——我的作業進行練習。在練習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進行舉手進行提問。

點擊“實時監控”界面,展示實時性和錯對情況??牲c開錯題,查看學生題目,學生錯誤答案和正確答案。同時可長按題目,查看同一題不同學生的答題情況;學生錯題實時反饋,教師可點擊查看原題,學生在做題中有疑問的題目會顯示舉手示意,教師認為有講解必要的題目,可加入試題籃,收錄在“輔導題目”中。

利用智學網分析學生每一題的得分情況,從而獲得學生知識的薄弱點,再運用系統智能推薦給每個學生不一樣的練習題,開展個性化學習并統計學生掌握情況。教師在學生練習時,打開實時監督畫面,查看學生的答題情況,對個別典型的錯誤進行拍照,最后反饋學生作答中出現的高頻共性問題及學生的疑惑情況,走到有疑惑的學生身邊進行輔導。這樣的課堂方式就解決了傳統講評課“吃不飽”和“夾生飯”的問題。
【案例反思】
1.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學習目標更加明確。網絡具有開放性,在測試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數據不僅教師可見,學生也是可見的。學生通過觀察各種數據,可以認識自己在不同學習領域的達成度,了解自身存在的優勢與不足,從而明確努力的方向、建立更適切的學習目標。
2.轉變教師的思維方式
建立了基于數據決策的思維方式。哪些試題無須講評,哪些試題必須講評;哪些試題需要小組合作改正,哪些試題只需學生獨立訂正,哪些試題必須班級整體講評;學生個體在知識、技能、能力發展的哪個方面存在不足,這些問題都是關乎試卷講評課時間利用、有效性與針對性的重要問題,以往教師僅憑閱卷時的大致印象、粗略統計或教學經驗進行判斷。借助數據,我們更能清晰地認識學生在階段學習中存在的障礙,更精確地定位試卷講評課學生的學習起點,這些將會成為課堂教學內容選擇、活動設計與問題設置的良好前提。
3.優化師生的行為方式
基于智學網大數據的試卷講評課,“講”不再是教師的唯一職責,“指導”或許是更能體現教師功能的詞匯,而且這種“指導”不僅是體現在知識學習的指導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學習方法的指導上,體現在思維方式運用的指導上,體現在遭遇問題如何分析處理的指導上。
基于智學網大數據的試卷講評課是我們觸摸教學本質、改善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發展的一種可能性的嘗試,希望這種嘗試能為我們一線教師提升自身試卷講評課的效益提供研究的素材、思考的基點和探索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