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源 張玉春(通訊作者)(佳木斯大學音樂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引言:在中國文化藝術發展的過程中,歌唱藝術的發展如火如荼,歌唱也是當前人們較為喜愛的一種藝術形式,好的聲樂作品、音樂作品都會別大家傳唱。其中優秀的聲樂作品中,包含了神奇的魅力,但是想要將聲樂作品中的藝術、情感等完美的呈現出來,需要從細節上下功夫。只有將作品分析透徹,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它的藝術處理方式,才可以更好的演唱,為此文章針對聲樂作品《沁園春·雪》的藝術處理進行分析。
《沁園春·雪》是我國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創作的詩詞,因為其中的藝術魅力,后來被創作成了音樂作品。《沁園春·雪》通過其中蘊含的藝術才華,成為聲樂教學中廣泛使用的教材,同時也深受人們的喜愛。在一首作品的演繹上,對其創作北京進行了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沁園春·雪》這首詩詞是毛澤東在1936年的2月份創作的,毛澤東作為中國偉大的領袖,在中國建立和發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在長征勝利之后到達陜北,在陜北毛澤東曾經在一場大雪之后攀登上了海拔千米的位置對地形等進行勘察,同時也欣賞北國風光,心情格外的舒暢和愉悅,于是創作了本首詩詞。《沁園春·雪》這首詩詞主要講述的是人民革命力量的壯大,對革命勝利的預感,體現了詩人偉大的抱負和堅定的信心。
《沁園春·雪》從其文字結構上進行分析,其分為兩篇,上篇主要是對北國的雪景進行描述,將祖國的壯麗山河展現出來,而下篇則是借景抒情,將詩人的抱負呈現出來,從結構上進行分析,其曲式結構為復二部曲式,第一部分分為兩個樂段1~26節、27~53節,第二部分也分為兩個樂段,54~77節、78~87小節,整首作品的基調都是D小調,音樂則呈現出了陰柔和歌唱性,表現出了傾訴的柔情無法言喻,對英雄人物的欽佩和歌頌,這種呈現出來的藝術魅力,只有對音樂有深刻的理解和聽覺才可以將其準確的表達出來。
聲樂作品《沁園春·雪》的詞,來源于毛澤東的詩詞《沁園春·雪》,而在聲樂作品《沁園春·雪》的演唱上,掌握基本的演唱技巧是呈現歌曲中藝術魅力的基本要求。歌唱技巧有很多,而且需要不斷的練習,達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在音樂學院中,聲樂深受師生的喜愛,這與聲樂直接表達的思想情感和感染力有較大的關系。
《沁園春·雪》這首聲樂作品有很強的藝術性,而且在演唱時,其氣息唱腔的控制沒有訣竅,只有將基本功練好了,在演唱到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隨意的對氣息進行控制,形成自己的規律。《沁園春·雪》這首聲樂作品,很少有女生演唱,大部分都是男聲版的,但是也有女聲版的,男生和女生的音域不同,演唱出來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在男生的版本里面有很多的戲劇味道,且呈現出來的是敘述的感覺,女聲版的《沁園春·雪》呈現出來的是明亮豪邁的歌聲。因為聲樂《沁園春·雪》本身有具有較大的氣勢,所以在演唱時需要有樂隊、合唱伴奏才可以將其氣勢呈現出來,通過合力演唱呈現出較大的穿透力,蕩氣回腸。
語言藝術豐富多彩,詩詞與聲樂呈現出來的效果不同,不管是演唱還是朗誦,其語調、音色、共鳴、力度等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在演唱的過程中,語調是情感的表現者,沒有語調就沒有靈魂,例如在《沁園春·雪》中的“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不是結束句,所以前面的“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語調是上揚的,上揚的聲音預示著這不是結束句,而是正待繼續,并且帶動觀眾等待下去,其會集中聽眾的注意力,使得情緒緊張起來,不管是朗誦還是演唱,都需要保持從容不迫的態度,沉著冷靜的演唱。在演唱中演唱者的語調、句法等都需要準確無誤,語調是情感的、思想、內在的表達者,通過語調不僅可以呈現出這些內容,還可以將句法引出來。“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是這首作品的主題中心,在進行演唱的過程中,反復的演唱需要呈現出不同的層次變化,需要達到時而氣勢磅礴,時而柔和優美,在結束的時候,還需要注意聲音的透亮和結實,以及情緒激昂,以便于達到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情感是藝術的靈魂,聲音的演唱不僅僅是對聲音藝術的追求和塑造,更是對情感表達藝術的追求。想要提高演唱者的聲樂歌曲演唱情感的藝術處理能力,需要演唱者對作品的情感基調有一個基本的掌握,對歌詞有一定的了解,掌握情感上的處理技巧等,使得歌曲的演唱達到聲情并茂的藝術效果。眾所周知聲樂是藝術作品也是精神產品,在聲樂作品的演唱中,成熟的藝術表現必定會達到聲聲傳情、動人心弦,通過藝術形式呈現出作品中的情感、思想以及內在實質,通過使用不同的演唱藝術形式進行處理,進而達到較高的藝術效果。
在音樂作品的演唱中,想要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就需要對作品有深入的了解,熟練的掌握歌詞,同時還需要對自己的表演心理進行鍛煉和培養,進而幫助自己更好的駕馭作品。《沁園春·雪》這首聲樂作品的整體藝術處理,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在今后的學習中,需要對聲樂作品有深入的了解,便于對作品正確的演繹,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熟練度,將“情”與“聲”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呈現出最好的作品,也呈現出最好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