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茹(溫州技師學院,浙江 溫州 325000)
如今,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服裝專業教學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并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使傳統“灌輸填鴨式”教學得到有效改善,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服裝專業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開展,可以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效結合,在使學生掌握服裝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我院引入了服裝專業一體化教學模式,該模式的總體思路是從中專到大專的進階性學習。通過前面三年的學習后,學校會對學生做一個分流選拔留下70%的學生繼續讀高級工,讀完獲得大專文憑和高級工證書,而分流出去的30%則作為中專學生畢業。對高級工班的學生學校會選擇在第四年采用一體化教學,并請企業的設計總監或設計師來校指導,同時學校再配備一名設計老師和一名制版、工藝老師共同組成一個教師團隊,在上半學期將學生分成4到5人的若干個小組進行童裝開發,完全模擬企業的設計開發生產方式。通過對童裝市場進行調研開始,再到設計主題,搜集面料,繪制設計稿,企業設計總監全程把控學生的設計作品,再由本校老師指導學生打版制作樣衣,最后制作成服裝成品。此外在期中考試期間學生在根據自己的系列服裝設計布置展臺,學校邀請本市知名企業的設計師、版師來校進行評比,以確保學生更好的了解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以供日后改進。在后下半學期再進行女裝設計等、教學工作,以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服裝專業水平,使他們更好的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對于高職院校而言,服裝專業教學需要進行長時間的鍛煉,只有這樣才可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但是,傳統的教學主要是以理論知識講授為主,同時輔以實踐訓練,從而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強。此時就需要教師重新規劃教學體系,完善實踐教學體系,以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更好的確保服裝專業一體化教學活動的開展。高職院校還需要在校內構建服裝制版中心、服裝設計中心、服裝生產中心等實訓基地,對企業環境進行模擬,并購置先進的服裝生產設備,以確保服裝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加深學生對服裝設計和生產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有效提高學生的服裝專業技能水平。同時,學校還需要聘請服裝企業的優秀技術人員來校進行工作經驗和技能的傳授,從而加深學生對崗位職責的認識,提高學生的職業化水平。此外,高職院校要注重對服裝專業教師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包括服裝設計、生產、銷售等,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而且還可以為服裝專業一體化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提高服裝專業一體化教學的有效性。
通常情況下,高職院校的經濟實力有限,而服裝專業一體化教學的開展對教學設施和師資力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現有資金的投入力度還遠遠不夠,從而導致教學設施比較落后,教學有效性不理想,導致大多數學生對最新的服裝生產工藝和設備了解不夠深入,即使順利畢業后也無法更好的適應崗位工作需求,這樣不僅會延長畢業生與企業的磨合期,而且還會誘發比較大的經濟損失。為了使上述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可以創建校企合作機制,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這樣學校不僅能夠得到企業的資金和技術支持,而且企業還可以得到學校的教學資源支持,這樣可以使培養出來的服裝專業畢業生更好的滿足企業和社會發展需求。同時,創建校企合作機制還可以使服裝企業獲得該領域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有效提高服裝企業的經濟效益。除此之外,加強校企合作還能夠使學生的就業問題得到解決,提高學習社會效益的同時,還以實現雙方的共贏,更好的推動我國服裝行業的發展。
對于服裝專業一體化教學而言,評價是教學有效性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而且教學與評價是密不可分的統一整體,兩者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教學評價開展的主要目的是對現有的教學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優化,從而有效提高服裝專業一體化教學的有效性,更好的促進服裝專業學生的發展。同時,完善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評價體系需要做好下述幾個方面的工作:(1)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在服裝專業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既要教師對學生評價,又要學生自我評價,以更好的展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目的,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的實現自我完善,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2)總結性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服裝設計、生產和銷售的全過程有個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以期更好的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在開展服裝專業一體化教學評價過程中,可以對發現的問題給予及時的調整和改進,從而有效提高服裝專業一體化教學有效性。
綜上所述,服裝專業一體化教學屬于系統性的工作,其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此時就需要學校根據專業特點來為學生制定一套系統、完善的教學體系,并從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創建校企合作機制、完善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評價體系等方面來提高服裝專業一體化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