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靜靜(浙江省溫州市甌海職業中專集團學校,浙江 溫州 325000)
目前,英語教學中主要運用傳統的評價方式,即終結性評價。這種評價方式以考試成績來評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師的教學質量,無疑在某種程度上強化了分數的作用,使相當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和目的只是為了考試或升學。這種工具型的學習動機,顯然不易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保持學習的持久性,不利于英語學習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的增加。
形成性評價,又稱過程性評價,是美國著名評價學專家Scriven于1967年提出來的。形成性評價強調要開展以調節教育過程、保證更好地實現教育目標為目的的評價活動,也就是說,在教育活動進行當中,即學生知識、技能與態度“形成”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進行監控與評價,為教師與學生提供反饋,并將評價中收集到的信息用于調整教學以滿足學生需求及提高教學質量。形成性評價是教與學的雙向評價,其目的一方面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全面提高英語能力,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另一方面,能促使教師全面、細致、深入地總結課程、教材和教法等各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從而有益于促進教學方法改革和教學質量提高。
一是建立檔案袋。首先給班上的同學每人建立一個檔案袋。學生檔案袋的封面要注明其個人信息。檔案袋由六部分組成,即前言,說明本檔案袋的類型。檢索,是指檔案袋里必須有一頁目錄,標明頁碼。主體,是指檔案袋里裝進去的所有資料(評價的主體)。日期,每一頁資料的收集都要標明具體的日期。反思,學生的反思是檔案袋中很重要、很獨立的一個部分。信息交換,老師和同學的評價。二是檔案袋的主體。檔案袋可以記載學生學習的實質,讓學生收集自己認為最滿意的作品。學生的學習行為以周記、日記的形式記載下來。三是對檔案袋的評價。對檔案袋的評價包括兩個方面:不僅要給檔案袋所收集的材料進行評價,即項目評價,而且要對檔案袋進行總體評價(優、良、中、差),哪些做得好,哪些需要改進。教師應讓學生掌握等級標準,并說明如何劃分等級。要讓學生隨時翻閱,不斷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以便全面了解自己的學習過程,更能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檔案袋的內容要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培養自信心。檔案袋評價把學生學習上的成功和失敗直接反饋給學生本人,使他們及時進行自我反省,達到評價者和被評價者的互動,促進共同成長和發展。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己、反思和自控/。通過互評,學會客觀、公正地評價他人,用賞識的眼光去發現同伴的優點,找出自己的不足,主動發展。
評價表應反映某一特定時間內學生在某一項活動或過程中的表現和進步程度,它依據所使用的一系列具體標準而制定。評價表用來記錄學生是否掌握某一具體知識、技巧、過程、能力以及態度。通過評價表,教師可以了解在哪些方面的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學生在哪些方面需要幫助或進一步指導。評價表的形式力求多樣化。借助于評價表,學生就可以進行自評、同伴互評、教師評價、小組評價。學生只有在評價自己或他人的時候才能夠更好地理解評價標準、更好地反省自己的學習習慣與學習策略。
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前5分鐘讓學生做值日報告,根據值日生的水平,采用師生問答、看圖說話、對話表演、講英語故事、用英語復述所學過的課文等教學活動。評價標準是要求學生語音語調基本正確,不會使人聽了產生歧義。教師和學生給值日生當場評價,作好記錄。每學期分期中、期末兩次綜合評定成績等級。但應注意的是,應根據學生英語水平層次,采用不同口試形式。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種形式:機械型(朗讀課文、回答教師簡單問題等)、練習型(提供圖書話題、講英文小故事、扮演角色進行口語表達等)、交際型(教師提供情景或學生自設情景,學生之間承擔角色進行表演等)。教師可將口語成績按10%的比例記入期中和期末總成績。
學習日志是學習者用來記錄自己的學習經歷并對此進行反思和表達自己的感受。它可以看成師生間的一種書面對話。學習日志是個人反思性寫作的一種形式,它能幫助學生理解自己,并使得學習經歷有意義。它能使外語教師知道學生心里想些什么,并對教學提供反饋,因此教師能及時調整學習活動而課程也會更貼近學生的需求。學生可以一個星期寫一篇學習日志,也可以一個月寫一篇。值得一提的是,中學英語教師在收集了學生的學習日志之后,要及時閱讀,給予評價,并在自己的教學日志上作情況記錄。教師一般不對學生的語言進行修改,但是必須對他們所寫的內容進行評論,也可以在課堂上討論學生寫的日志。
總之,通過課堂教學的形成性評價,不僅能使學生在英語課程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展,也使教師從中獲取英語教學的反饋信息,以便于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適當的調整,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