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再鋒(炮兵防空兵學院南京校區,江蘇 南京 210000)
信息化條件下的炮兵作戰指揮是雙方作戰指揮員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使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兵力部署的組織性活動。信息化條件下的進攻與防御、作戰模式、遠攻與近戰、正面突防與側翼防守不斷轉換,雙方的作戰模式、目標、形式、內容、機制,特別是諸軍種力量配合上將不斷發生變化,戰場環境更為復雜,指揮控制也會因外部環境變化更為靈活。從指揮實踐角度看,雖然指揮方式更為靈活,但是指揮難度更大,戰機稍縱即逝,對整個炮兵兵力部署及作戰指揮效能提升帶來了挑戰[1]。
信息化環境下的炮兵作戰指揮機構必須是聯合聯動的綜合性指揮機構,必須在諸軍種力量協同配合下進行聯合作戰指揮。為此,炮兵指揮機構必須滿足集成化、小型化、專業化建設需求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戰場環境變化。
從作戰效能角度來說,炮兵指揮機構建設必須滿足綜合集成化建設需求,進行諸軍種聯合指揮,在更高層次上實現集成,以此來保障整體作戰優勢功能發揮,促進指揮聯動和指揮協同。炮兵指揮機構作為戰場信息網絡中的重要接口,必須使炮兵模塊能隨時嵌入到整體作戰體系中,達到即插即用的效果,這也是推動炮兵作戰指揮力量集成化建設的重要前提。
其次是小型化,小型化是炮兵指揮機構的重要發展趨勢,導致炮兵指揮機構小型化發展趨勢的主要因素有兩方面:一是傳統炮兵指揮機構的戰場指揮任務將由聯合作戰指揮部協同完成。聯合作戰指揮機構作為協同多兵種聯合作戰的重要保障,能針對各軍種的作戰效能和特點,科學合理的布置作戰任務,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戰場環境變化。二是為了全面提高炮兵作戰指揮機構的生存能力。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戰爭,偵察系統極度發達,進攻性武器的破壞效能較大,快速變化的戰場環境使龐大的指揮機構很容易被對手發現,由于指揮機構固定且不易移動,給指揮部的戰場生存帶來的挑戰。著力推動炮兵指揮機構小型化建設可有效提高其生存能力,配合聯合作戰指揮部協同完成作戰任務[2]。
最后是專業化,專業化是指現代戰爭對軍人提出的要求。這主要有兩方面因素決定:一是各種先進的信息化設備必須由專業的信息化人才操作,炮兵指揮員必須清楚掌握手中指揮設備的性能,并能熟練運用,做到人與裝備合二為一。二是多軍種協同作戰導致協同內容復雜程度提高,對作戰人員的專業素養要求更高。同時信息化作戰條件下的部隊機動要求動態編組,能夠隨時針對戰場復雜環境有機組合。
協調、順暢的指揮關系是炮兵作戰指揮員行使指揮權,最大化發揮炮兵作戰效能的前提和基礎,也是炮兵指揮機構和聯合作戰指揮部協同配合的重要紐帶。信息化條件下,炮兵作戰指揮系統的智能化和指揮決策的信息化,導致炮兵系統內部的每個人員的職能需要明確劃分,必須要利用計算機網絡建立局域網使各部門、各成員之間職能有效對接,也需要對各子系統進行高度集成,以構建各職能部門的良好關系。
首先可以建立自主協調的指揮關系網絡,實施自主協調指揮不僅是對聯合作戰指揮的補充和完善,還能有效激發下級指揮員的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采取靈活多變的指揮策略讓下級指揮員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快速處理瞬息萬變的戰場情況。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及各種計算機網絡,將分散在不同空間和時間維度的作戰指揮力量統一協調,使之成為統一高效的信息網絡整體,能使炮兵各級作戰人員充分利用局域網及時獲取戰場信息,進行戰場實況分享。
其次要明確指揮權限;在瞬息萬變的復雜戰場環境中要實現快速而準確的指揮,需要對不同層級的作戰指揮人員的指揮權限進行明確界定。不同級別的指揮人員和指揮機關只有圍繞同一目標,各司其職、指揮聯動,才能發揮作戰指揮系統的效能。信息化戰場環境中,參戰力量眾多,信息交互效率較高,戰場環境瞬息萬變,作戰強度較大,如果不能準確界定每級指揮員的作戰權限,不僅會喪失整體合力優勢,還會降低作戰指揮效能,失去有利戰機,無法掌握戰場主動權。同時信息化戰場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突發狀況,這些突發狀況會超出指揮員的預想,這就需要對指揮權進行明確界定,只有保障不同層次指揮系統協調推進,明確各級指揮員權限才能有效應對各種突發事件,抓住有利戰機。
信息化條件下的炮兵作戰指揮要能有效應付各種戰場環境,能根據戰場敵我力量分布及時作出決策,運用多種指揮方式協同諸軍種聯合作戰。
首先可以采用委托替代法,在信息條件下的復雜戰場環境中,上級炮兵指揮員可以在戰場臨時將指揮權交給下級炮兵指揮員,由下級代替上級完成指揮任務。因為信息化戰場環境中雙方交戰區域較大,戰場情況瞬息萬變,要求指揮員具有較強的隨機應變能力和決策能力,要改變傳統作戰指揮方式,跨過指揮命令傳遞的各個環節,實現快速指揮作戰。委托替代法的主要優勢,首先可以減少指揮層次,縮減指揮流程;二是跳過命令發布的諸多環節,提高指揮效率,三是一線作戰指揮員可更好的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戰場環境隨時做出決策,提高指揮效能。
其次是越級指揮方法,越級指揮方法是指上級炮兵指揮員或指揮機關發現敵人來襲時,越一級或數級直接指揮受威脅部隊迎戰,或指揮所屬炮兵部隊支援受威脅部隊。這種指揮方法較為靈活,可應對各種戰場威脅。值得注意的是,平常要加強指揮協同演練,力求統一配合,最大程度上提高指揮效能。
在信息條件下的復雜戰場環境中,炮兵指揮機構協同炮兵打擊力量完成作戰任務要注重更新炮兵指揮方法,以提高指揮效能。一是建立能保障炮兵快速反應需要的固定通信網絡,改造現有通信模式,將不同信息加密方法、技術融入到炮兵指揮通信中。二是建立多層次炮兵指揮通信網絡,包括建立衛星通信網絡,利用衛星實現中遠距離指揮通信。三是建立穩定的野戰通信網絡,應對野戰環境下的炮兵指揮需要。
其次,要加強信息系統建設。信息條件下的敵我較量,從作戰開始到作戰結束信息伴隨戰場指揮的每個環節。炮兵只有及時捕捉戰場信息,才能對戰場情況詳細了解,掌握戰場環境,隨時做出決策。戰場環境的瞬息萬變,決定了炮兵指揮要快速發布命令,炮兵在接受任務后來不及進行實地觀察,只有全面收集戰場信息,建立以計算機為核心的指揮通信網絡,才能快速掌握戰場動態,快速作出反應,先發制人。
最后是抗干擾系統建設;信息化條件下的戰場從三維過渡到了四維,強電磁干擾和電磁環境滲透到作戰指揮的各個環節,為此在保障炮兵指揮系統實現自動化基礎上,保證炮兵指揮系統有強大的抗干擾能力,既要與敵人實施信息對抗,也要保障炮兵作戰力量生存,發揮其作戰效能。
在信息化戰場環境中,作戰指揮方法及模式已發生改變,為提高炮兵作戰效能,必須對作戰指揮方法、指揮手段、指揮模式進行改變,建立符合炮兵作戰指揮特點及聯合作戰指揮模式的指揮體系,進而提高炮兵指揮效能,發揮炮兵的作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