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妮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醫療、護理模式的轉變,人們對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其法制意識及“維權”意識也越來越強。急診科是醫院搶救生命的第一線,面對病情復雜多變,年齡不一的各種急、危、重癥疾病的人群以及突發傷,其病情變化中交織著多種因素,是醫療護理糾紛的多發區和重災區。現針對急診科護理不安全隱患提出相應的防范對策,使急診護理工作更安全、有效,最大限度地降低醫療護理事故的發生。
關鍵詞:護理安全;隱患;防范
一、護理安全的概念
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定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護理安全是衡量醫院護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可以綜合地反映護理人員的工作態度,技術水平及管理水平。護理不安全因素將直接影響護理效果,影響患者康復,患者經濟負擔加重,給醫院信譽造成負面影響。
二、急診科護理安全隱患
(1)接診分診處
分診護士理論知識缺乏,經驗積累不足,導致分診不準確,分診護士麻痹大意,服務態度不好,解釋不夠,冷淡、語調過重,易引起病人不悅而引發糾紛,責任心不強,未按分診工作的基本程序進行分診,接診護士責任心不強,病人或家屬急切的心情與實際病情不符,醫護人員溝通不到位易引發糾紛。
(2)搶救室
在搶救過程中,護理人員工作怠慢,用語不當或溝通不當造成患者及家屬心理傷害;對各種急診搶救器材操作不熟練,急救藥品使用不及時,對病情觀察不仔細,未及時通知醫生;患者病情突變,護士不能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沒有嚴格執行護理操作規程。護理記錄不及時、不真實或漏記、錯記等。
(3)治療室
護士責任心不強,未嚴格執行“三查七對”致拿錯藥配錯液體,基礎理論不扎實致皮試判斷失誤,因忙于其他治療錯過看皮試時間致病人再次重做皮試;皮試或肌注前未詢問是否空腹及有無過敏史,當醫囑不詳,如醫生處方開的藥物劑量和病歷上的劑量不符,用法不清楚,而護士機械執行,間接或直接影響搶救和治療,藥理知識不扎實,未交待用藥可能出現的反應,護士操作技術不過硬,靜脈穿刺數次不成功而引發糾紛,護士帶著不快的情緒上班,服務態度差,語調過重,沒有及時耐心回答病人提出的問題而引發糾紛。
(4)輸液觀察室
由于觀察室病人周轉快,而護士和未認真查對,易導致打錯針,換錯液體或液體漏輸。換液體時,有配伍禁忌的兩種液體之間未用生理鹽水沖管致輸液管內出現絮狀物,不注重巡視,液體外滲時未及時發現;沒有根據病人病情及年齡調滴速,輸液速度過快,出現病人不適或病情變化,輸液管內空氣未排盡,或未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發生輸液反應。用藥注意事項宣教不到位等。
三、安全護理管理與防范對策
(1)加強護士自我保護意識和風險意識,在急診管理中,加強護理風險教育,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和醫院的規章制度,學會用法律手段保護病人和自我保護,牢固樹立“質量安全第一、服務第一、病人第一”和依法施護的觀念,將差錯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為病人提供安全護理。健全和完善急診科各項規章制度,護理操作常規和應急預案,如急診護理文書書寫規范,急診護士語言、行為規范,護理操作流程和規范,護送危重病人規范,急危重病的醫護配合流程,設備的使用,維修和保養制度等,保證護士在急救護理過程中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及安全有效。
(2)急診護理人員為訓練有素的專業急診護士,經正規培訓考核后上崗,具備較為全面的護理知識與病情觀察能力,熟練掌握基礎和高級生命急救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術,能配合醫師開展各種危重病人的急救和護理工作,急診護士除掌握一般的護理技術外,還必須掌握急救和監護技術。主要包括對院前急救和急診室病人實施心肺復蘇,人工氣道建立,電復律除顫,洗胃等急救技術。
(3)診護士的選擇∶分診護士應選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職業道德,具備機智,有主見及有禮貌的品質,具有熟練的溝通能力與技巧,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急救意識。對就診患者按輕、重、緩、急預檢分診,沉著冷靜,迅速做出正確判斷,保證病人快速有效的救治。
(4)搶救室的各種急救藥品,物品、設備完好率達100%,所需物品準備充足。制定完善的護理搶救計劃,搶救時護士要沉著冷靜,切忌在家屬面前大喊大叫,手忙腳亂。搶救時突出一個“快”字,爭分奪秒搶救病人。尊重病人的隱私權,生命健康權,知情同意權。重視護理文書的準確及時和法律效力,對于病人或家屬拒絕接受的檢查和治療,要請病人或家屬在病歷上簽字以便確認。
(5)密切觀察輸液病人的病情變化,多巡視,做到早期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加強實習生的管理,對護生做到放手不放眼。更換液體及做各項治療及操作時都要認真執行“三查七對一注意”,熟悉各種溶液及藥物的性能、藥理作用及配伍禁忌,發現輸入異常液體,立即換下所剩液體并封存待進一步處理,并向護士長匯報,做好病人的解釋工作。防范輸液反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做好治療室物體表面及空氣消毒,并認真學習輸液反應的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處理措施等。
(6)急診科護士應加強“慎獨”修養,增強“自律意識”。不論在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都要嚴格執行護理操作規程,認真落實查對制度,嚴防差錯事故發生。熟練掌握急診治療中各種藥物的藥理機制、配制方法,一人一針一管,嚴防交叉感染。對不詳醫囑應向醫生詢問清楚并核對無誤后再執行,切勿盲目機械執行。在皮試和肌注前一定要詢問是否空腹,有無過敏史,并備好搶救藥品以防不測,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提高護理操作技術水平,熟練的操作技術能爭分奪秒挽救生命,更能得到患者和家屬的信賴。
總結
護理安全是影響護理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護理管理工作要圍繞保障患者安全,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主線,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和工作標準,調動護士工作的積極性,保證臨床護理質量。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加強風險教育,做到防微杜漸,防患未然,為安全護理提供保障。護理安全管理是一門藝術,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學習,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護理工作的基本需要,護理安全應該得到每個護理人員及管理者的重視。
參考文獻
[1]《護理管理學》
[2]《急救護理學》
[3]《中華護理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