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宇
摘 要: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市場經濟迅猛發展,同時公民收入水平差距也逐漸拉大,這是很多不合理和非法因素造成的,從而加大刑事犯罪的幾率,影響社會安全穩定。
關鍵詞:收入分配不平等;刑事犯罪
改革開放之后的中國,經濟發展迅猛,并在全球經濟中占主導地位。以此同時,公民的收入水平上升的同時,也拉開了貧富差距,產生社會不和諧因素,收入水平差距過大是破壞社會良好秩序的誘因之一,而如何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減少不和諧事件發生,降低刑事犯罪概率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引起收入分配不不平等的原因
總體而言,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完善,現代市場經濟體制構建,社會不公正現象的結果,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貧富差距的必然結果。
行業和勞動力收入差距。在一些資源和壟斷性行業中,由于缺乏征收資源稅和環保收費的管理,其壟斷優勢,在壟斷行業的員工就成為了高收入群體,在這一方面,需進一步深化改革,完善資源和環保稅費制度,擴大國有資源的惠及區域,加強壟斷經營收入分配的調控和監管。
地區之間發展差異。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交通極其不便利,導致有的地區信息傳遞快,有的地區傳遞慢,再加上我國改革前期先發展東部地區,進入市場后,經濟活躍,因此東部地區一般平均收入比西部地區收入高,所以,為了縮小地區收入差距,應該加大支持對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
城鄉之間收入差異。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是農村居民的收入并不高,而且很低,在我國,由于城鄉分割等問題,有一大批農民被農業限制,即使放棄農業,去外地打工,收入和當地水平還存在明顯差距。
供職企業內部收入差異。在國有企業和壟斷行業中,普通職工與管理層的收入分配方面存在明顯差距,國企高管收入占職工的百分之八,壟斷行業的國企高管及總體職工收入占全國職工工資收入比重很高。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如果企業要發展壯大,需要依靠用工靈活、勞動力成本低等優勢,但職工工資卻沒有同時增長,還有日漸突出利潤侵蝕工資問題。那么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需要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完善監管高管收入辦法,形成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
這些現實問題是客觀存在的,經濟收入水平低,將導致文化層次也低,引發社會一系列問題,且都有可能隨時引發刑事犯罪,越是低收入群體人群中,越容易發生搶劫、殺人、放火、盜竊,為了蠅頭小利,不擇手段,
二、收入分配不平等在刑事犯罪方面表現
現在,中國社會收入分配不平的是多種不合理、非法因素造成的,
首先,在初始分配中有著許多不平等的現象,如存在最為突出的多種多樣形式的行業壟斷現象,導致單位主體或自然人主體破壞我國反壟斷法秩序。
第二,由于缺乏收入分配再分配的手段和收入分配作用較弱,如缺乏對高收入調節力,缺乏對低收入階層有效保護,容易導致低收入群體出現仇富心理,加大搶劫、盜等違法犯罪可能性。
第三,對非法收入問題如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敗等問題的打擊力度太小,極其容易滋生貪污腐敗等現象,侵害國家、人民的利益等。
第四,由于各個地區的收入差別問題的存在,東部地區普遍收入較高,西部地區收入偏低,地區與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拉大,貧富差距拉大,導致收入不平衡,不利于社會和諧問題,容易在低收入地區之間發生沖突。
三、收入分配不平等與刑事犯罪的聯系
收入分配不平等是刑事犯罪的一個其中誘因,這類不平等是由于待改革的制度因素造成的,是分配關系失真的表現,影響刑事犯罪的方方面面。
第一,刑事犯罪的誘因,收入差距是刑事犯罪的誘因,不合理和非法的收入差距。例如一些單位濫發獎金,一些高收入人群故意逃避稅收監管,一些人尋租腐敗和主觀故意侵吞社會財富等,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完善法制,加大刑法處罰執法力度,堅決取締和打擊這些不合理和不合法的收入。
第二,增加刑事犯罪概率,貧富差距過大,接受教育水平低下,造成低收入心里不平衡,加上自身原因和社會壓力,很容易滋生違法犯罪的想法。隨著經濟的發展,貧富差距朝兩極化發展,一些人為了滿足自己私欲,非法剝奪別人的權利,例如搶劫、盜竊、殺人防火等,客觀原因增加了犯罪的概率。
第三,刑事犯罪打擊力范圍擴大,當收入水平差距過大,將導致社會上刑事犯罪概率變高,執法部門需要控制犯罪,調整管理機制,維持社會穩定,那么,執法力范圍將擴大,進而增加社會治安成本,增加人力、物力、財力維護治安,容易擾亂人心,使群眾造成恐慌,不利于社會穩定發展。
第四,社會安定受到威脅,當社會出現不安定因素,將影響整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隨著新生人口的增長,貧富差距將從底部向上繁衍,使社會處于動蕩不安的狀態,經濟、文化和政治發展滯后,內部人民不團結,將給外國反動勢力機會,容易受到外部勢力攻擊,威脅社會安全。
第五,誘發經濟腐敗,對政府職能產生滯后影響。對于經濟市場化進程而言,政府職能轉變還僅僅是開始的,側重于政府職能的缺位、錯位和越位。目前社會強有力的反映表現在在教育、醫療、住房以及社會保障等領域。
第六,對資源配置權力的監督制約機制下降。盡管在中國體制轉軌中大規模減少了行政性資源配置,但在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條件下,行政性資源配置的權力具有了“價格”意義。近年來,在城市改造拆遷和土地轉讓、資金信貸以及資本市場等領域,權力市場化的現象沒有一直存在。這是造成灰色甚至黑色收入的根本原因。
綜合而言,收入水平發展不均衡,貧富差距過大,既有過時體制的原因,也有改革不完全影響。由于種種問題的存在,造成市場泛化和市場失靈。如何完善收入分配不均衡的影響,需要改革、需要進一步解決市場扭曲的問題,使其能正常發揮作用。縮小收入水平差距,當收入水平縮小,社會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上升,控制由于行業壟斷、城鄉差別、貪腐成風、灰色收入、暴利等想象引起的刑事犯罪的影響,從根本制度上調控刑事犯罪發生的概率,保證社會穩定和諧,對促進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增強我國國力。
參考文獻
[1]郭翔《犯罪與治理論》,中華書局,2002年。
[2]曹鳳:《第五次高峰——當代中國的犯罪問題》,今日中國出版社,1997年
[3]魏平雄等主編:《犯罪學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
[4]李國如.罪刑法定原則視野中的刑法解釋[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
[5]李榮.刑法適用中的法官解釋[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