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楊偉民
香港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涉及澳大利亞UGL(污水處理及電力輸送工程公司)5000萬港元事件,不斷受香港反對派追擊。日前,梁振英收到英國國家打擊犯罪調查局(NCA)通知稱沒有足夠證據,并停止調查,反對派對此表現得相當失望。梁振英9日在社交媒體上質疑,反對派的動機是政治,不是法律,“目的是黨同伐異,是纏擾抹黑”。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針對民主黨的林卓廷早前聘請英國律師調查UGL事件,梁振英8日在社交網站發文稱,已接到NCA通知,不會繼續調査UGL事件。他說,涉及該事件的DTZ(戴德梁行)、UGL和RBS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都是上市公司,有街外股東,有內部監察制度,也有全職法律顧問,“如果我2011年簽的離職協議有問題,人家要等林卓廷‘迫執法機關調査嗎?”他批評稱,林卓廷等人逼英方繼續調査,無功而還就要求英國反對黨議員、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和英國《衛報》加入“逼迫”的行列,“英國的執法機關不會偏幫我”。
正在英國的林卓廷被爆7日與NCA高層會面,8日翻查電郵時接到NCA不再調查的通知。他聲稱,對有關決定“感到失望”。9日,梁振英再度發文,批評林卓廷等人舉報的動機是黨同伐異。
UGL事件爆發于2014年10月。當時港媒報道稱,2011年12月,梁振英任職董事、在英國上市的戴德梁行,被澳大利亞UGL集團以7600萬英鎊全面收購。一份由梁振英與UGL主席簽署的合約列出,UGL會向梁振英支付4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3500萬元),包括150萬英鎊花紅和保證高級管理層不離職、協助UGL推廣業務以及不與UGL競爭的酬勞。報道稱,梁振英迅速宣布辭去戴德梁行亞太區主席一職,但他2013年任特首期間收取的200萬英鎊并未申報。雖然UGL發表聲明稱,從簽署協議起至2013年,UGL沒有交付任何任務給梁振英,梁也沒有為UGL工作。但香港反對派仍“如獲至寶”,認為梁振英有觸犯《防止賄賂條例》之嫌。有港媒直言,梁振英與UGL簽署的是本應嚴格保密的商業協議,卻在“占中”敏感時刻被公布出來,香港反對派聯合西方勢力抹黑梁振英的意圖相當明顯。▲
環球時報201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