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朝暉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教師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教師承擔著傳播知識與思想的歷史使命,肩負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的時代重任,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因此,在第34個教師節這樣一個特殊日子,教師的重要性無論如何強調都不為過。
當前,我國教育總體發展水平已經進入世界中上行列,成為許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辦好教育的典范,這和1500多萬教師的辛勤耕耘、勤勉工作是分不開的。然而,社會上不時也還存在一些對教師職業的不當言論。有人認為,教師有寒暑假,就想當然地以為工作很輕松,其實是沒有正確認識到教師日常工作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即便是寒暑假,許多教師也都是忙于學習培訓或為新學期工作做準備;也有人借極其少數的教師額外補課,就擴大到整個教師隊伍,說教師課上不教全知識,關鍵知識點都留在課外補習賺外快,這顯然是以偏概全,忽視了絕大多數教師都在扎實工作、潛心育人等。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現今這個時代,我們不一定要像古人一樣,把教師請上神臺。但是,我們內心一定要尊師重教、崇智尚學。不能因為極其少數的特例,就借此大肆詆毀教師,讓教師群體形象受損。有些家長對教師工作常有無端指責,甚至對教師的負面言論還當著孩子面說。這往小處說影響的是我們自己孩子的成長成才,往大處講影響的是國家和民族的長遠發展。作為家長,我們常有這樣的體驗,自己家里一個或兩個孩子都覺得帶起來很累,換位思考,教室內動輒數十或上百名學生,要幫助和教育好每一個不同氣質、不同性情的學生,是何其之難。因而,無論是社會還是家長,都要對教師多一份理解與支持。
當然了,在我們教師內部,也有極少數教師的職業理想和信念確實發生了動搖。由于我國區域差異大,客觀上教育發展也還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教師發展中也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有些地區教師的待遇相對偏低,教師職稱和專業發展還有些制度性的瓶頸,農村優秀師資匱乏、青黃不接的問題凸顯等。這些問題,主要是教師發展的機制體制還有待于進一步理順,教師隊伍建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但總體來看,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所取得的成績是主要的,教師的獲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也都在大幅提升。
時代越是向前,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發突出,教育和教師的地位與作用就愈發凸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社會各界要持續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努力使教師成為全社會最受尊重、最令人向往的職業。▲
(作者是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辦公室副主任)
環球時報201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