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清
摘要:黨的十九大中提出:“推進綠色發展,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能源產業。”綠色金融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是我國銀行業發展的重點方向,綠色金融也將會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為了促進綠色金融的長效發展,本文概述了綠色金融,對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策略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綠色金融;可持續性發展;問題;策略
綠色金融及其可持續發展對于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經濟以及促進金融機構自身發展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義。相關學者研究認為綠色金融能強化私人部門的社會責任,具有促進其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的激勵約束作用。有學者認為綠色金融可以培育大眾綠色觀念,帶領大眾積極參與綠色消費,并且可以提高我國金融機構國際競爭力。
一、綠色金融的概述
綠色金融,也被稱為環境金融、可持續性金融。綠色金融主要是研究綠色經濟資金融通問題,是經濟可持續發展與金融問題的有機結合;有學者認為綠色金融是金融產業的偉大創新,在力行環境保護中尋求經濟發展,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平衡;而有的學者認為綠色金融是以市場為研究基礎,提高環境質量、轉移環境風險的金融工具。
二、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1)綠色金融政策制度方面的問題。我國綠色金融起步較晚,在這方面還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規制度,雖然目前已經出臺過相關的部門規章條款,可是由于立法管理方面階層不高、缺乏約束力,國內可以約束企業進行環境保護的責任條款,也僅僅局限在鼓勵層次,這不僅將我國金融機構開展綠色金融業務的法律風險和政策風險擴大了,而且還產生了金融機構積極性不高、執行力不強等問題。(2)綠色金融市場發展不穩定以及綠色金融產品創新不足。目前我國綠色金融是將綠色信貸作為主要形式存在,雖然在綠色股票、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保險、碳金融等方面也在不斷向前發展,可是總體實力和金融支持力度呈現明顯較弱的勢態,畢竟綠色金融在規模和覆蓋面都十分有限,面對現今社會提倡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社會發展大趨勢。
三、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策略的分析
(一)科學構建完善的綠色金融保障機制。具體體現在:(1)通過政府部門在宏觀方面,構建綠色金融政策保障機制;(2)在綠色金融保障機制構建過程中,加入法律制度、業務制度、財稅政策、監管政策、考核制度等,加強綠色金融在法律法規政策制度方面的協調以及配合,構建一個科學、穩定的激勵約束機制;(3)加強綠色金融信息的交流與互動,建立健全的信息溝通機制。
(二)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綠色金融以及綠色產業的扶持與支持。主要表現為:(1)通過擴大綠色金融參與者,幫助實現銀行綠化,健全綠色金融組織機構體系。在綠色金融服務調整過程中,借鑒國外豐富的經驗,實現我國銀行金融機構多元化的資金投入方式,結合我國財政資金、排污收費、社會資本,將綠色金融涉及的綠色能源、綠色消費等作為重點進行發展。(2)科學構建我國綠色金融機構機制與理念。增強風險意識,積極參與到綠色金融活動服務當中,提供給我國綠色項目融資以必要的技術支持。
(三)提升綠色金融服務水平以及創新產品發展。主要體現在:(1)加強與政府合作,提高政府對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型發展的扶持與鼓勵;(2)通過擴寬創新性綠色金融產品,推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以及豐富綠色金融產品。(3)積極推廣綠色保險以及綠色金融服務,深入研究綠色保險險種,實現對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等方面的全面、強制性推廣。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綠色金融是當今社會經濟轉型的必然趨勢。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綠色金融發展過程中,存在政策制度不完善、不全面,在綠色金融產品方面缺乏創新性、綠色金融理念受束縛、綠色金融機構普及化程度較低等問題,因此為了可以推進綠色金融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