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楊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生物學科的教學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再是過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要求必須符合當代教育的需要。該教育模式要充分調動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充分表現了生物教學的特點,并且生物學科是一門多元化的課程,需要進行某些結構的微調。
【關鍵詞】教育改革 教學模式 充分互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028
高中時期生物這門學科看似比較容易,但是往往許多學生在某些知識點方面存在不清楚,這樣往往考試的時候就沒有得到理想的分數。另外傳統的生物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現在的教學了,現在的知識容量大、復雜,如果再按照以前的教學模式,那么學生的學習效果便不佳。另外現在的生物知識不僅僅服務于高考,而且升入高等學府,某些專業對此也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提高教學質量是很重要的。
一、目前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第一,沒有使用多元化教學工具。僅僅使用傳統的黑板進行講解,這會極大消耗教師講課的精力,對于生物模型缺少使用,這會對學生在具體認知上留下遺憾,在遇到某些問題時不能回憶想象。學生對于生物方面的素材見得太少,這會影響學生對生物總體上的認識,對于生物綜合能力提升會造成阻礙,視野太窄就會影響學生今后的發展,因此需要多開拓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了解學生想了解的生物本質。
第二,學習討論程度不夠強烈。傳統生物課堂上,學生與教師互動性不足,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并沒有真正參與課堂融入課堂,進而沒有提高學生對生物的感知力。缺少探討,學習的生命力將不再擁有,學習將變得枯燥不堪、索然無味。
第三,學習缺乏團隊感。教師缺少對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其結果會造成學生遇到困難時沒有詢問他人的想法,常常學生會陷于泥沼中,無法脫離,學習對于學生將會變得很可怕。
第四,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好的成績便不會到來。對于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缺少培養,那么學生對學習的態度便不再嚴謹。生物是一門科學,講究的是嚴謹治學,如果缺少品質,就會收獲不了學術成果。
第五,對困難學生課下輔導程度不夠。雖然高中生物學習相對其他科目要簡單一點,但是由于生物存在著較強的學科融合思維,當思維沒轉換時,學生就會存在學習滯礙問題,就會越來越沒有學習的興趣。教師由于精力有限并沒有注意到這些學生的情況,這些學生的學習成效在一天比一天下滑。如果當教師給學生及時的幫助,或許學生就能夠重拾學習的信心。
第六,上課對學生提問程度不夠。如果一個學生很少被抽問,那么他在課堂上就是一個旁觀者,沒有參與度,這樣上了一學期或者一年下來,不見此學生會多優秀,反觀那些上課經常被教師抽問的學生,這些學生在此學科上就比較優秀,得到教師的關注,學生會變得有信心,感動了重視感,所以學起來更加用心了。
二、就上述問題所提出的一些建議
第一,多元化運用教學,助學生更上一層樓。如今的課程變得綜合,概念變得抽象,如果沒有教師借以外界具體事物加以講解,那么學生理解將會變得很難。傳統的教育工具已經落后了,要運用現代科技技術,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這樣會節約教師很多精力,學生也會很清晰就知曉了教師所講的知識點。對于平常難以運用想象能夠明白的知識點,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互聯網、實驗材料給學生啟迪,這樣學生也會學到更多,見到更多,能夠更加實際性地提高自我生物綜合素質。
第二,加強學習討論機制。傳統生物課堂上的上課無非就是教師講,學生聽,這大大削減了學生對生物學科的熱情與興趣。教師應提倡學生們在上課時與教師進行交流,探討原理,讓教師更深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教師對學科的講解也會更針對于難點。探討能夠使學生感覺學習就是他本人的事,讓他更加融入學習,深入學習。
第三,培養學生團隊學習精神。現在大多數學生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學習,這樣效率是很低的。當困難來的時候,單槍匹馬作戰是極度消耗精力,而且不能夠迅速解決問題,這樣問題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當想解決的時候,就會發現很難。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增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會使學習更加有效。當學生具有了團隊意識時,就會尋求別人的幫助來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樣既有利于詢問問題的學生,又有利于被詢問的學生,大大促進了學習的高效性。
第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一個優秀的學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品質。好習慣就像是大海上的燈塔,指引著你前進,沒有它,你寸步難行。現在的學習強調效率、高效性,缺少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學生便會在某些事情、某些困難上顯得執行力不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定會在學生以后的生物素質上給學生鋪路。
第五,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多進行輔導與學習講解。由于生物該學科的特殊性,導致很多學生對生物學科的思維沒能熟練理解,這樣學生的學習就會存在很多的問題。對于這些學生,教師更應該關注學生,對學生課下多進行輔導,多進行生物學科思維的培養,讓學生認識生物的重點,培養學生學習的信心。這樣學生就會對此產生熱情,慢慢地學生就會變得輕松了。對某些方面存在問題大的學生,學生不是笨,而是方法沒有掌握好,教師只需輕輕點撥一下,相信學生就會學得很好。
第六,上課多進行提問環節,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回答問題。提問環節是一個很重要的教學內容。提問環節帶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學習熱情的快速產生,而且這樣更能讓教師調動學習氣氛,讓課堂更活躍。經常被抽問的學生,學生的反應力會更強,學生的課堂專注力會更集中。所以這樣的學習模式幫助對學生建立學習興趣大有益處,更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應該對更多的學生進行抽問,這樣能幫助一些學習上存在問題的學生,抽問環節會增加學生對學習的緊張感,讓學生愿意去動腦想問題,加大抽問力度,更能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在新課標改革下,教育模式已經改變,不再是單純原始的模式了。生物是一門綜合的學科,需要進行多項思維的轉換。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更加多元化的教育,讓學生明白生命的本質,了解生物學的精髓。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熱愛學習。對學生生物的綜合素質培養上要加大力度培養,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產生對學習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