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紅
摘要:企業的償債能力是指企業是否有能力能夠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償債能力和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有著密切關聯;通過償債能力指標分析,可以衡量一個企業資產的流動性、資本結構以及財務風險的情況,對于一個企業而言,企業償債能力分析是非常必要且十分重要的。本文基于靜態報表和動態報表,談談償債能力財務比率指標的運用及意義,希望能給需要的人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償債能力;財務比率;分析
一、基于資產負債表的償債能力分析
本篇文章選取的靜態償債能力指標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資產負債比率和權益乘數。公式如下: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總額/流動負債總額)*100%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總額-存貨)/流動負債總額]*100%
現金比率=[(貨幣資金+短期證券)/流動負債總額]*100%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權益乘數=(資產平均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一)其中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屬于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又稱為流動性指標
這個比率主要關注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很顯然,企業的短期債權人對這類比率尤其感興趣。考察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優勢是它們的市場價值跟賬面價值可能很相似;另一方面,今天的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和明天的就有可能發生較大波動,所以時點數也許并不能可靠地預測未來。一般而言,流動比率越高,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就越強,債權人的權益更能得到保障。國際上普遍認為這個比例等于2是比較合適的。排除一些極端情況,流動比率最低是1,因為該比率低于1就意味著流動資產比流動負債低,這對于大部分健康的企業,是不同尋常的。同其他財務比率一樣,流動比率也受不同業務類型的影響,還要注意,如果一家企業有很多未利用的籌資能力,較低的流動比率可能也不是壞事。流動資產里存貨通常被認為是流動性最弱的,存貨屬于賬面價值衡量市場價值不可靠的一個項目。因為有時候存貨可能是損壞的、被廢棄的或者丟掉了,存貨的質量有待考量。還有,存貨過量可能是企業短期困境的信號,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很大一部分流動性就被低質量的存貨所牽制。為進一步評估流動性,速動比率在計算時扣除了存貨。關于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來舉個例子。比如有一家百貨公司和一家人力資源公司,流動比率分別是1.5和0.9,我們知道,人力資源公司存貨很少,而百貨公司的流動資產可能大部分是存貨,這樣,兩家公司的速動比率則分別是1.4和0.2。速動比率反映企業的資產的流動性、變現性,主要反映應收款,現金、有價證券等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對比關系。一般而言,較高的速動比率,企業償還流動負債能力強。國際上普遍認為比例1是比較合適的。現金比率反映企業隨時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同樣,比率高,短期償還債務能力強,但同時必須注意,現金資產是企業收益性最低的資產。現金比率過高,也有可能是公司經營過于保守,大量資金閑置,公司業務擴展不夠,從而丟失了更多收益的機會。
(二)資產負債比率、權益乘數,是用來衡量長期償債能力指標,又稱為財務杠桿比率指標
資產負債比率指標反映了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的資金,開展經營活動的能力,同時也反映債權人的安全程度。假設某公司總負債比率等于30%,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認為該公司資產來源有30%是債務。那么這個比值是高還是低,影響怎么樣,這些取決于資本結構是否重要。該公司每100元的資產里有30元的負債,因此,每100元的資產里,就有70元的所有者權益。再來看權益乘數,該指標反映企業資產的總額是所有者權益的多少倍,說明企業資產對投資人權益的保障程度,權益總資產率與股東權益比率是倒數關系。權益乘數比率越大,說明所有者投入的資金占資產總額的比重越小,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弱,反之當比率越小時,說明企業償還長期債務能力越強。
二、基于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的償債能力分析
本篇文章選取的動態償債能力指標有:利息保障倍數、利息覆蓋率、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和債務保障率。公式如下:
利息保障倍數(或者叫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利潤總額+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利息覆蓋率=(息稅前利潤+折舊)/利息費用
現金流動負債比率=(本期經營現金凈流量/期末流動負債總額)*100%
債務保障率=(本期經營現金凈流量,期末負債總額)*100%
利息保障倍數反映企業獲利能力對利息費用的保證程度,倍數越大,說明企業利息償債能力越強。這個比率衡量一家企業息稅前利潤是要償還的利息的倍數。在計算利息保障倍數時,分子是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是扣除了折舊的利潤,并不是企業實際可以用于支付利息的,因為折舊是非現金支出。利息覆蓋率分子在息稅前利潤基礎上把折舊加回,簡稱為EBITD,它是企業計量經營活動產生現金能力的指標,通過它可以計量用來償還債務的現金流量。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反映本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對期末流動負債償還的滿足程度。該指標大,說明該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對期末流動負債償還的滿足程度越強,也表明企業資產的流動性較好,但該指標并不是越大越好,指標過大,則表明企業流動資產的盈利能力弱,存在資金閑置、資金利用得不充分等情況。債務保障率反映本期經營現金凈流量對期末負債總額償還的滿足程度。債務保障率越高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越強,一般認為該比率只要超過借款付息率,債權人的權益就能得到一定保障。
三、總結
在現代經濟社會中,企業在發展經營過程中通常都會涉及通過舉借債務的方式籌集資金。通過負債經營,在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相應的財務風險。因此,為了充分利用負債經營的好處,需要對企業的償債能力進行有效的分析。資產負債表償債能力分析指標,可能只局限于某一時點,所以要結合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優化分析指標,幫助企業盡可能的降低財務風險,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曉博.基于現金流量的企業償債能力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08.
[2]楊海生.長城電工公司償債能力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3(18).
[3]王菲等.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J].商業會計,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