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輝
為進一步強化人身保險產品監管,中國保監會近日對農銀人壽“農銀金太陽年金保險(C款)”、交銀康聯人壽“交銀康聯交銀優福添禧年金保險(B)”和長城人壽“長城鑫城3號年金保險”下發監管函。保監會要求該三家公司不得銷售不符合監管要求的產品,違規產品退出市場,并對公司申報新產品采取禁止性措施,持續強化對保險公司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管問責。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理財》雜志記者梳理發現,被點名的三款產品均是年金保險產品。什么是年金保險產品呢?為什么遭到保監會點名退出?后續對保險公司會有什么影響?
三款產品精算違規
近期,保監會在其官網相繼披露農銀人壽、交銀康聯人壽和長城人壽的三款年金保險產品違反了《人身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辦法》(保監會令2015年第3號)第三十九條和《人壽保險精算規定》(保監發〔1999〕90號)第六條的規定。
農銀人壽保險公司在計算“農銀金太陽年金保險(C款)”等產品第5保單年度末及以后現金價值時使用低于定價利率的貼現利率,變相突破了定價利率的約束,產品現金價值計算不合理,不符合一般的精算原理。
交銀康聯人壽保險公司在計算“交銀康聯交銀優福添禧年金保險(B)”等產品現金價值時,直接使用客戶所交保費按不同退保年度設置不同的預定單利利率計算,變相突破了定價利率、預定費用率和發生率的約束,產品現金價值計算不合理,不符合一般的精算原理。
長城人壽保險公司在計算“長城鑫城3號年金保險”等產品現金價值時,一是在使用定價利率計算保單年度末保單價值準備金的基礎上,在第5保單年度末及以后引入大于1的調整參數調節現金價值,變相突破了定價利率和預定費用率約束。二是拉平了不同年齡客戶的現金價值,變相突破了發生率的約束。產品現金價值計算不合理,不符合一般的精算原理。
三險企吃罰單
針對“問題嚴重,性質惡劣”的情況,保監會開了罰單。根據有關規定,對上述三家公司提出以下監管要求:
一、立即停止使用上述產品。對于已承保客戶,做好客戶服務等后續工作。
二、自本監管函下發之日起6個月內,禁止申報新的產品。
三、高度重視產品開發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切實承擔產品管理主體責任,嚴格按照法律規章制度和監管要求,對產品開發管理工作進行全面自查整改,對不符合監管要求的產品,一律不得上市銷售。
四、于監管措施到期后向我會報送自查整改報告。保監會將視自查整改情況,決定是否恢復申報新的產品或采取進一步監管措施。
記者先后登錄上述3家公司網站,發現被點名的三款產品均已下線。
違規產品退出市場,6個月內禁止申報新產品,對這3家公司會有何影響?有保險業內人士指出,這3家公司2018年的業績可能會受此影響。
年金險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保險
所謂年金保險,是指保險公司以被保險人生存為給付條件,按照約定分期給付被保險人生存保險金,且分期給付生存保險金的間隔不超過一年的人壽保險。年金保險主要是預防被保險人因可能喪失收入來源或耗盡積蓄而進行的經濟儲備。可以按年、半年、季度、每月給付保險金。
比如某保險產品,給0歲寶寶購買,年繳5675元,連續繳費20年,自繳費第二年末,每兩年返還3500元,一直返到80周歲,80周歲一次性給付10萬元。這類一年一返或幾年一返的保險稱為年金險。根據自己退休后每月希望從保險公司領取多少養老金,就可以計算出個人購買的額度和繳費期限。到了約定時間后,即可每月領錢。這是年金保險區別于其他理財品種的最大特點,一般的理財產品,很難精確估算出幾十年后的收益情況,因此無法基于確切的金額。
從某種意義上說,年金保險和人壽保險的作用正好相反。人壽保險為被保險人因過早死亡而喪失的收入提供經濟保障,而年金保險則是預防被保險人因壽命過長而可能喪失收入來源或耗盡積蓄而進行的經濟儲備。如果一個人的壽命與他的預期壽命相同,那么他參加年金保險既未獲益也未損失;如果他的壽命超過了預期壽命,那么他就獲得了額外支付,其資金主要來自沒有活到預期壽命的那些被保險人繳付的保險費。所以年金保險有利于長壽者。
從本質上講,年金保險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保險,而是人們通過壽險公司進行的一項投資,它代表年金合同持有人同壽險公司之間的契約關系。當投保客戶購買年金保險時,保險公司為客戶提供了一定的收益保障。當然保障的內容取決于投保人所購買的年金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