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甲
摘要:審計問題根源性整改是確保審計監督到位的關鍵,其意義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當前審計整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難點,對進一步加強審計整改工作,提升根源性整改效果提出了相應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審計;根源性整改
一、根源性整改的含義
審計整改是審計工作的重要環節,整改效果的好壞關系到審計效能是否真正實現,是評價審計工作效果的重要標準。根源性整改是被審計單位根據審計部門或審計機構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所做出的處理決定或提出的審計建議,對被審單位自身存在的違法違規問題進行徹底糾正和改進的過程,是被審計單位根據審計提出的意見,采取適當的整改措施,改進管理、提高經營水平的行為。
二、根源性整改對助力銀行轉型發展的意義
根源性整改困難是制約審計轉型發展的“瓶頸”,是導致屢查屢犯的“癥結”,是維護審計權威的“軟肋”。因此,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中來看,加強根源性整改工作,其意義都十分重大。
一是根源性整改是促進轉型發展的客觀要求。通過根源性整改,不僅可以充分揭示、發現和查處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管理活動各類違規違紀行為,而且可以對那些帶有規律性、普遍性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從體制、機制、制度和政策層面上提出相關建議,措施或辦法,促進各級機構在新常態下合規經營。
二是根源性整改是實現審計轉型的重要舉措。審計實踐告訴我們,造成被審計單位違規操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被審計單位和個人的主觀故意之外,在很大程度上還存在著規章制度不完善、政策不配套等客觀原因。通過根源性整改,可以發現新常態下違法違規問題新的表現,及時更新審計理念,從服務轉型發展的角度,有針對性的提出審計建議,從源頭上杜絕違規操作行為。
三是根源性整改是提高轉型效果的有效途徑。審計工作如果對問題整改缺乏監督,造成問題不了了之,不僅使審計工作成效會大打折扣,既影響了審計權威性,更加影響到銀行制度的嚴肅性。因此,在銀行戰略轉型的大背景下,用更加寬闊的視野、更加敏銳的目光,建立解決問題的長效機制,可積極促進銀行戰略轉型目標的實現。
三、提升根源性審計問題整改效果的難點
(一)根源性整改機制仍未形成
I.理念樹立方面,高層領導較為重視根源性整改,在講話中多次提到,要分析違規行為背后的深層動機和產生根源,挖掘機制、體制、流程等方面的內控缺陷,重視審計根源性整改,但在整改上尚未形成系統的根源性整改制度體系;經營機構層面多數員工對根源性整改只有模糊概念,對整改的理解只是淺顯理解為只要原問題改了甚至原問題涉及的業務完結就是完全整改,鮮有根源性整改意識。
z.制度建設方面,對根源性整改的要求,諸如需進行根源性整改的問題、根源性整改應采取的措施、效果評價等內容零星散落在不同的領導講話、工作通知等文件中,如同一些沒有分布規律、雜亂的“點”,尚未有成體系的制度將這些點串成“線”與“面”;在經營機構層面更多的考慮原問題的整改,重視其整改率的高低,而甚少思考根源性整改。
3.考核機制方面,整改過程評價考核,考核內容主要包括是否制定整改計劃、整改措施落實情況、整改過程及結果、外部監管檢查問題是否及時準確錄入整改信息系統、未完成整改是否報告等等內容,考核中對根源性整改內容涉及較少,根源性整改引導存在不足。
(二)如何進行根源性整改缺乏制度安排
研究發現,對哪些類型的問題需要進行根源性整改,目前尚無清晰的界定,各類文件中都是籠統提出“對重大風險和涉及體制、機制、制度流程等根源性問題”應進行根源性整改,但具體界定標準卻至今未有清晰描述,對根源性整改的具體操作指導性不強。整改過程中,部分整改單位由于對需要進行根源性整改問題把握不到位,而忽視了對本應進行根源性整改問題的有效整改。
(三)根源性整改效果無科學評價標準
當前單一維度的評價方式難以達到對整改效果的全面評價。研究發現,對審計發現的問題、特別是重大風險,主要從被審計單位采取的整改措施、整改結果兩個方面關注根源性整改的情況。對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要做到根源性整改,會涉及相關方面或環節、以及多個維度或事項,單一維度或單個指標的評價方式難以做到對整改效果的全面評價。
四、提升根源性整改效果的對策
(一)健全整改工作制度,合理、明確整改工作組織及職責分工要實行“一把手”負責制,精心組織,做到常抓不懈
從制度和機制層面促進提高整改效率和效果。強化合規、監察部門對整改結果的檢查監督職能,要明確界定合規部門與被審計單位、相關業務單元主管部門的各自對整改工作的職責,形成促進和監督被審計單位全面整改的整體合力,提高審計整改結果的綜合利用效果,進而為建立審計整改工作的長效機制打下牢固的組織基礎。
(二)舉一反三,經營、管理、整改一起抓,將根源性整改工作制度化、常規化
進一步完善和落實上級主管部門和經營機構檢查機制和溝通反饋機制,做到管理常態化。通過建立上下結合的條線管理制度、整改落實責任制、信息溝通和動態跟蹤監測制度、問責和整改評價考核機制,引導全行的落實整改工作步入規范化管理軌道,不斷提高整改率和整改質量。
(三)科學評價根源性整改效果
我們認為,應分維度建立針對性和操作性較強的根源性整改效果評價方式。具體包括:整改措施的及時性、整改措施的充分性和整改結果的有效性。此種評價方式力求能夠通過以上三個維度,達到對審計發現問題,尤其是重要風險和涉及體制、機制、制度流程等方面問題實現根源性整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