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雪峰
摘要:現階段,金融去杠桿政策頻出,宏觀政策重點關注金融風險的防范。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中國商業銀行去杠桿的內在邏輯,并提出了新時期金融去杠桿背景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與路徑選擇,從回歸服務實體本質、推進盈利形式轉型、改善資產負債結構等方面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金融去杠桿;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路徑選擇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三去一降一補”任務已經取得階段性的成果。依據相關數據調查可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穩定增長,實體企業盈利水平顯著提升。由此,供求關系發生轉變,具象體現于生產者物價指數的由負轉正。在市場預期基本實現的同時,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經濟增長質效更高。
一、中國商業銀行去杠桿的內在邏輯
探析中國商業銀行去杠桿的內在邏輯,即是“脫實向虛”阻礙經濟長遠發展。具體而言,在傳統信用衍生過程中,銀行作為主要中介,在實體經濟部門投融資需求與央行基礎貨幣投放之間,發揮了重要的銜接作用。然而,在現階段的銀行同業之間,資金鏈條被不斷拉長,這種情況同樣存在于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截止2017年2月末,對于國內其他金融機構,國內其他存款公司債權共計27.7萬億元,且相較于2010年初的債券額度,增長了17.3倍。對于國內非金融機構,國內其他存款公司債權相較于相較于2010年初的債券額度,僅僅增長了2.35倍。由此可知,對于企業而言,若需要銀行渠道進行資金的融通,該渠道就增添了諸多不必要環節,繼而提升企業融資成本。以此為基礎,對于實體經濟部門而言,相應的信用額度也被擠占。現今,非銀行金融機構介入信用中介鏈條的層次較深,依據該類型機構對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負債規模數據,就可得出金融系統內資金活躍程度較高的結論。
二、新時期金融去杠桿背景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與路徑選擇
(一)回歸服務實體本質
近期,對于金融去杠桿,“一行三會”出臺的相應政策較多,其中就包括《關于將表外理財業務納入“廣義信貸”測算的通知》、《關于規范化解金融風險嚴守風險底線工作的意見》等等。若以上政策實施,也就意味著風險準備金計提、監管分類、通道縮減、去杠桿、MAP考核體系趨嚴I11如此對于銀行監管而言,相應的套利空間將被進一步壓縮。關于新時期金融去杠桿背景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與路徑選擇,應從回歸服務實體本質、推進盈利形式轉型、改善資產負債結構等方面分析。且以回歸服務實體本質為例,從表面來看,若商業銀行增加持有非信貸資產,可在短期內獲得收益。然而,若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有限,隨著非信貸資產持有規模的擴大,后期管理很有可能出現問題。在金融調控的大環境下,商業銀行應立足于風險管控能力的基礎之上,回歸至服務實體經濟的經營理念,以轉變表外業務非常態發展、投資高于貸款的局面。故而,商業銀行除卻應降低資產擴張速度外,還應以此為基礎,積極轉變風險偏好,致力于業務的做優、做精、做特,以促進利潤的增長。
(二)推進盈利模式轉型
近期,探析中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及關注類貸款額度,可知未來一段時期商業銀行將面臨企業違約所產生的巨大信用風險。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若企業的產能過剩且負債率較高,就有可能產生不良貸款記錄,甚至放棄維護信用關系。在規模擴張層面,商業銀行應堅持穩健經營理念,不僅要重視規模擴張及效益提升,還應有效結合風險管控能力,使三者關系趨于平衡與匹配狀態。在商業銀行成長狀態考核層面,應以資產盈利能力的提升為考核依據。針對金融去杠桿,商業銀行應建立新型的發展方式,且以“輕資本、重服務”為特點[2]。簡而言之,商業銀行應轉變業務單一的信用中介職能,致力于提供資產管理、金融市場、投資銀行等方面的全方位金融服務,并保證金融服務的優質性及高效性,進而構建多元化的利潤增長極。
(三)改善資產負債結構
探析商業銀行增加杠桿的手段,在久期較長的資產層面,其匹配性內容應為久期較短的負債,而風險較高的負債,其匹配性內容應為風險較低的負債。探析銀行主動負債的關鍵工具,即是同業存單。然而,同業存單的久期相對較短,而其獲得的其他資產的資產配置久期卻相對較長,較容易產生期限錯配風險。由于部分杠桿業務具有滯后性特征,商業銀行應積極收縮規模,并致力于資產流動性的提升。立足于資產負債期限錯配問題,商業銀行應轉變擴充負債以匹配資產的邏輯,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采取資產定負債策略。簡而言之,針對同業資產負債,商業銀行應實行精細化管理。在負債端層面,商業銀行應致力于負債端的定價差異化,可采取掛牌利率、優惠利率等多種方式。在資產端層面,商業銀行應對風險資本回報率及經濟附加值等指標進行精準核算。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金融去杠桿背景下,商業銀行不僅要提升風險管理水平,還要在業務實踐中探析發展路徑。經過以上分析可得,商業銀行應降低資產擴張速度,并回歸至服務實體經濟的經營理念;商業銀行應建立新型的發展方式,且以“輕資本、重服務”為特點;商業銀行應轉變傳統邏輯,采取資產定負債策略,對同業資產負債實行精細化管理。
參考文獻:
[1]陸崛峰,楊亮.金融去杠桿背景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與路徑選擇[J].金融論壇,2017,22(12):3-10+78.
[2]王國剛.股債結合中商業銀行近期業務創新的風險防范[J].金融科學,2017(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