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麗
摘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危險駕駛罪是指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醉酒駕駛機動車的;從事校車業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定額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定時速行駛的;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該罪自2011年5月1日實施以來就備受社會關注。實踐中,查處的追逐競駛類的危險駕駛案件較為罕見,《刑法修正案(九)》所新增兩種危險駕駛類型雖現實生活中非常常見,但因新入刑,所受理案件中并未出現。大量的是醉駕類危險駕駛。本文就忻州市近五年來辦理的危險駕駛案件進行統計分析,并就法律完善提出些許建議。
關鍵詞:危險駕駛;量刑不均衡;刑種單一;類型狹窄
一、辦理危險駕駛罪案件的基本情況
(一)受理案件情況
2013年1月1日到2018年1月1日,我市共受理各類一審刑事案件10569件13981人,其中危險駕駛罪一審公訴案件280件280人,占所有受理案件數的2.7%。危險駕駛罪的大量涌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刑事案件的整體結構。
需要指出的是,本市受理的280件危險駕駛案件中,只有2件系因在道路上追逐競駛,其余全部為醉酒類危險駕駛。我市醉酒類危險駕駛案件占危險駕駛案件中的比例如此之大,與我國傳統的酒文化和執法部門的執法力度具有直接的關系。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本市2013年至2017年全市各年度受理危險駕駛一審公訴案件數分別為30件、54件、76件、50件、70件。在我市受理危險駕駛罪的案件數量總體呈上升趨勢的大背景下,隨著人們杜絕酒后駕車意識的提高、每年交警部門對酒駕查處力度的不同,偵查機關移送危險駕駛罪案件的數量在個別年份有所波動。
此外,因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機動車數量和城市交通道路建設出現較大的不同,導致危險駕駛案件也有所不同。比如,忻府區作為我市地級市所在地,近年來隨著市政建設的推進,交通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機動車數量也越來越多,故在全市范圍內,忻府區所受理危險駕駛案件數量最多,為100件。而作為忻州市最大的市,原平市的危險駕駛案件數(30件)緊隨其后。值得的注意的是,岢嵐縣2013年以來受理危險駕駛案件數達23件,位居全市第三,筆者認為可能和當地酒文化以及交警部門查處力度有關。
(二)特征統計情況
1.從涉案犯罪嫌疑人主體情況看:男性占全部受理危險駕駛罪案件數的98%以上,女性僅有2人;犯罪嫌疑人的年齡集中在30歲到55歲之間,占到全部涉案嫌疑人的85%;犯罪嫌疑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初中文化和小學文化大約占90%;本罪犯罪主體的職業主要是農民、個體經營者、無業人員等,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工作的人員僅僅占8%左右。
2.從涉案犯罪嫌疑人所駕駛的交通工具上看,汽車占全部受理案件數的95%以上。
3.從犯罪時間看,99%的案件發生在午飯或者晚飯后。
4.從強制措施來看,幾乎全部犯罪嫌疑人均被采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
5.從犯罪情節上看,中度、深度醉酒者較多,淺度醉酒者較少。犯罪主體的酒精含量在80-100mg/ml占22%,酒精含量在100-150mg/ml占45%,酒精含量在150-200mg,ml占17%。酒精含量在200mg/ml以上的占16%。
6.從涉案犯罪嫌疑人認罪悔罪態度上看,涉案的犯罪嫌疑人基本可以做到自愿認罪,真誠悔過。
7.從庭審程序上看,90%。以上的危險駕駛罪案件公訴機關建議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查,法院也采納了公訴機關的建議。
(三)審查起訴和定罪量刑情況
1.從審查起訴情況看,我市近5年來受理的248件248人危險駕駛案件中,因情節輕微相對不起訴的案件20件20人,其中忻府區8件8人,原平6件6人,靜樂和偏關均為2件2人,保德、定襄均為1件1人;正在審查起訴中3件3人,其余案件都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2.從法院定罪情況及量刑情況看,我市檢察機關以被告人犯危險駕駛罪起訴至同級法院案件最終全部被作出有罪判決,但適用刑罰有所不同。在起訴的277件危險駕駛案件中,同級人民法院判處免予刑事處罰的7件7人,拘役宜告緩刑的129件129人,其余均被判處拘役。
綜上,檢察機關相對不起訴和人民法院判處免予刑事處罰的案件共27件27人,其余全部被判處拘役實刑,量刑存在不均衡現象。根據調查,這些被相對不起訴和判處免予刑事處罰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大多為公職人員或企事業單位人員。
二、危險駕駛罪在實踐中的適用問題
(一)司法實踐中的量刑不均衡
忻州市2013年以來審查起訴的257件犯危險駕駛罪案件中,除7件判處免予刑事處罰,近50%的案件判處拘役緩刑,40%左右的案件判處拘役實刑,同時各地對拘役期限的把握并不一致。量刑標準不統一,導致個別案件量刑差異幅度大,量刑不均衡的現象比較突出。
此外,國家工作人員被相對不起訴和免予刑事處罰的比例較大,在我市因情節輕微相對不訴和免予刑事處罰的案件中,有一半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系公職人員。雖然各地法院對危險駕駛罪判處免予刑事處罰的理由一般是:嫌疑人醉駕未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且醉酒程度較低,認罪態度較好。但從這組數據也可看出危險駕駛罪案件自由裁量幅度之大,量刑之不均衡。
(二)酒精檢測人為因素干預較大
在危險駕駛罪的四種類型中,是否在道路上行駛的證據比較好收集、固定,有監控視頻、執法記錄儀、證人證言、現場勘驗筆錄等證據證實,而對醉酒程度的證據收集、固定,因血樣提取和送檢涉及相關專業人員和機構,在司法實踐中有不少局限。從查獲到抽取血樣再到送檢,前后時間有可能長達數小時,這期間人為因素較大,早兩個小時抽血或晚兩個小時抽血有時就是罪與非罪的區別。此外,筆者近來看到一篇文章,稱酒后飲用某種藥劑后,可順利通過酒精檢測。雖不知該則新聞的真偽,若存在這種藥劑,那么關鍵證據無法固定,醉駕類危險駕駛罪規定的意義就蕩然無存了。
(三)行為類型范圍過于狹窄
目前,我國危險駕駛罪規定的危險駕駛行為類型只有四種:醉酒駕駛,追逐競駛,校車及客運車嚴重超速、超載和違規運輸危險化學品。可以看出這四種危險駕駛行為之所以被納入刑法,是因為它們是近幾年社會上發生的較頻繁的對社會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的危險駕駛行為。但在立法時,刑法也應當具有前瞻性,不能出現一個問題才解決一個問題,頭痛只醫頭,腳痛只治腳。在實踐中,危險駕駛行為還有許多表現,如吸毒后駕駛、貨運超速和超載等等,這些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不低于現已入刑的四種危險駕駛行為類型追逐競駛型危險。
三、危險駕駛預防和對策
(一)進一步完善立法
1.危險駕駛行為類型應適度擴張
隨著吸毒人員的連年遞增,新型毒品增多,毒品致幻危害加大。《刑法修正案(九)》出臺時,法律委員會認為以“毒駕”入刑機制還不成熟而未將“毒駕”入刑。但是,近幾年我國吸毒人員越來越多,吸毒人員中很多人都擁有駕照,而且我國近幾年機動車的數量也在猛烈增長,這兩者相結合就會給公共安全帶來無窮的后患。吸毒駕駛對道路交通安全造成嚴重威脅,“2013年以來,全國涉及毒駕的道路交通事故共造成1562人死亡、4934人受傷”。各種數據顯示,毒駕入刑,勢在必行。
2.豐富刑罰種類
國外關于危險駕駛罪的法定刑種類繁多,像英國關于危險駕駛罪的規定中,其不僅有自由刑、罰金刑、資格刑,還有刑罰輔助措施;日本的危險駕駛罪規定中有自由刑和罰金刑,罰金刑根據不同的情形設置具體的處罰數額;德國危險駕駛罪根據行為性質和主觀方面的不同分別設置不同的法定刑。相比之下,我國危險駕駛罪的法定刑僅有兩種,種類明顯單一。因此,筆者認為我國應該進一步豐富我國危險駕駛罪法定刑的種類,尤其是增加一段時間內或者終身禁止犯罪者駕駛機動車的權利等資格型,有效提高刑罰威懾力。
(二)明確危險駕駛罪的量刑規范和適用緩刑、免于刑事處罰的標準
危險駕駛罪的法定刑為拘役并處罰金,但沒有具體的量刑標準,這有可能致使法官量刑失衡,因此,筆者認為應出臺相關司法解釋或量刑指導意見,充分考慮酒精含量、是否有酒后駕駛被處罰的前科、是否超載、超速、是否有逃避檢查的行為等等等,規定量刑起點,并視情節增加基準刑。
此外,要進一步明確適用緩刑和免于刑事處罰的標準。比如對于危險駕駛罪造成交通事故但不構成交通肇事罪或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情形的,則不宜適用緩刑。對于適用緩刑的犯罪人,可以適用禁止令,比如禁止進入酒吧、在一定期限內禁止駕駛機動車等,這樣有助于危險駕駛罪行為人的教育改造,加強緩刑的震懾力,預防其再次實施同類犯罪。
(三)規范執法,及時、客觀、依法固定證據
目前執法機關查處酒駕行為存在諸多人為因素,相關部門應出臺執法制度,規范執法活動,要求公安機關在執法活動中必須全程實時錄音錄像,對酒駕行為人應即時抽取血液并即時送相關部門鑒定,錄音錄像資料應保持完整性,并制成光盤附卷移送,及時、客觀、依法固定證據,以此避免社會因素的干擾。
參考文獻:
[1]王強軍.危險駕駛罪的構成特征及司法適用[J].學術交流,2011(11).
[2]王志祥,敦寧.危險駕駛行為入罪的合理性及立法改進[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
[3]熊選國.量刑規范化辦案指南[M].法律出版社,2011.
[4]張明楷.危險駕駛罪及其與相關犯罪的關系[N].人民法院報,2011(05-11).
[5]昆明市官渡區人民法院,分析危險駕駛罪在適用中的難點并提出建議.
[6]付曉雅.危險駕駛罪的主觀要件研究[J].當代法學,2014(5).
[7]高艷雙.危險駕駛罪[D].山東大學法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