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利敏 趙志杰 張志苗
摘要:煤化工產業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前,雖然我國煤化工產業的發展出現了一些盲目無序的問題,但只要能夠認真落實國家對煤化工產業發展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努力統一思想認識,對煤化工產業實施穩妥推進措施,就一定能實現科學有序健康發展,煤化工產業在我國仍然有著非常巨大的發展空間。本文闡述了我國煤化工產業的現狀,并針對煤化工產業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煤化工;產業現狀;發展
一、我國煤化工產業的現狀分析
煤化工產業是以煤炭為原材料,通過化學加工使原煤轉化為氣體、液體或固體燃料以及各種化學產品的產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的煤化工產業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發展,逐漸從以往的焦炭、電石、合成氨為主的煤化工產業,朝現代的向以石油替代品為主的煤化工產業轉型發展。這對推動我國實施石油替代戰略,保證國家能源供給,實現后石油時代化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發展煤化工產業對緩解我國的石油與天然氣等能源供應的緊張局面,支撐國家工業的發展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以煤炭為原材料的化工行業,近年來在全國遍地開花,并且發展速度非常快,已經上的和計劃上的煤化工項目持續增加,形成了煤化工產業的發展熱潮。為了充分利用煤炭資源優勢,進一步延長煤炭產業鏈條,促進經濟的最大化發展,幾乎所有產煤地區都要大力發展煤化工產業,甚至煤炭調入地區都在發展煤化工產業,各類規模大小不一的煤化工企業在全國各地競相上馬,煤化工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晉、蒙、寧、陜、疆等煤炭資源豐富的省區紛紛出臺煤化工產業的發展扶持政策,希望以此實現當地經濟的轉型升級。
國家發改委曾在2006年和2008年叫停煤化工項目,在國家實施產業調控的大形勢下,我國的煤化工產能仍然沒有得到嚴格的控制,還在快速增長。由于煤炭資源是我國的主要能源,全國產煤地區多,煤炭資源儲量豐富,計劃將煤化工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的省份非常多,大概接近20個。在這些省份中,有一些是煤炭資源調入大省,還有一些已經被國家確定為資源枯竭型地區,為了發展本地經濟,分享煤化工產業這塊蛋糕,這些地區也在千方百計地發展煤化工產業。2009年9月底,國務院批準了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三年內原則上不允許新上煤化工項目。然而,這個意見也不能阻止煤化工項目的上馬,沒過多長時間,全國的煤化工產業規模就被刷新,并在不斷擴大。
我國的新型煤化工產品的規劃產能數量更是驚人。據了解,煤基二甲醚的在建與規劃產能目前已經達到每年4000萬噸,大約是2008年全國二甲醚消費量的近20倍。我國雖然還沒有煤制烯烴的規模化、商業化的運行經驗,但是,全國的煤制烯烴在建與規劃產能,也已經達到了每年2000萬噸的規模。國家在緊急叫停煤制油產業后,很多地方和企業轉而計劃發展風險更大的煤制天然氣項目,國家目前已經核準的煤制天然氣項目才4個,其產能大約為每年110億立方米,但是,有些地方跟風上馬的煤制天然氣項目就達到了14個,全部產能已經接近了每年550億立方米。為了實現煤制天然氣項目的健康有序發展,2010年6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向各地下發了《關于規范煤制天然氣產業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上收了煤制氣及配套項目的地方審批權。據悉,我國的現代煤化工擬建總投資,目前已經超過了I萬億元,并且該項投資仍然呈現出增加的態勢。煤化工產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行業,其經濟性目前還沒有得到充分論證,我國現在已經建成的項目,很多還是處于試點階段。近年來,國家雖然屢次發出警示,但是很多地方和企業一直沒有停止發展煤化工產業的步伐,特別是一些大型央企,而各地政府也正好迎合央企實現跑馬圈地的計劃,利用央企作為發展煤化工產業的靠山。
二、我國煤化工產業的發展分析
我國是一個煤炭資源儲量豐富的國家,石油和天然氣的儲量相對較少,能源結構以煤炭資源為主。近年來,在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高的形勢下,科學利用我國豐富的煤炭資源適度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以此來替代部分石化產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其必然性。
現代煤化工產業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要堅持以基地化、一體化、大型化、集約化作為運營模式,這樣才能更加有利于提高產業的整體效益。在當前新的形勢下,我國的現代煤化工產業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抓好先進技術示范工程建設,在具備資源條件和環境條件的地區,合理布局以煤氣化產業為基礎的煤化工多聯產示范工程,例如,煤基甲醇一燃氣聯合循環發電加二氧化碳捕集系統等,進行“能源一化工一環保”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鏈試點工程,不斷探索現代煤化工產業新的發展模式,努力通過集成系統和優化結構,使能量流、物質流以及火用流實現梯級利用,達到效益的最大化。像煤基熱電化多聯產這種集資源、能源、環境于一體的系統,要比生產某種單一產品的煤化工企業更具有發展優勢,是綜合解決我國能源問題的一種新的發展方向。如果能從煤的開采、洗選,到焦化、氣化、液化等,建成一個整體化的產業鏈,同時與發電、供熱、廢物利用、污水處理等工程實現集成化,就能夠形成一體化、循環型的煤炭能源化工產業鏈條,這對全面實現煤炭資源的清潔高效利用意義重大。總之,科學合理地發展煤化工產業,必須要以煤炭資源的清潔高效利用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而不是不計后果地僅僅為了獲取終端產品,在銷售和盈利上與石油化工產品進行低級的比拼。
今后一段時間內,我國的煤化工產業政策將更加嚴格。發改委于2011年公布了一項通知,要求進一步規范煤化工產業,最終實現健康有序發展的目標,對煤化工領域的幾乎所有細分行業都做出了非常嚴格的限制,規定年產50萬噸及以下的煤經甲醇制烯烴項目、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的煤制二甲醚項目、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的煤制甲醇項目、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的煤制油項目、年產20萬噸及以下的煤制乙二醇項目、年產20億立方米及以下的煤制天然氣項目等都被禁上,這也是為了遏制盲目的煤化工項目投資熱潮,此舉將提高煤化工行業的準入門檻。
三、結語
總之,煤化工產業在人類的發展史上發揮過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煤化工產業出現了盲目發展的現象以及一些問題,但只要實施好宏觀調控,堅持正確引導,就能實現科學有序發展。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發展新型煤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從而全面實現煤炭資源清潔高效利用的目標必將達成,煤化工產業仍然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