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鵬娟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技術高新化的日益深入,高新技術企業在知識產權管理方面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包括:企業對于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不夠,未在發展戰略規劃中合理制定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沒有建立健全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知識產權管理機構不完善、管理人員配備不足;知識產權信息利用不充分;企業內部知識產權風險未得到系統管控……上述問題導致我國大部分高新技術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不斷受到國外企業的知識產權“圍攻”,例如很多企業遭遇的“美國337調查”、“美國301調查”等,知識產權問題成為我國高新企業拓展海外市場過程中的強大阻礙。
2013年,國家質檢總局和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我國首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國家標準GB/T 29490-2013《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標準運用基于過程方法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模型,旨在通過建立標準化的企業內部管理體系,幫助企業將各項知識產權工作予以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增強企業員工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并強化企業的創新機制和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的能力,實現對企業各環節知識產權風險的有效控制和防范。2014年,國家八部委《關于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加強和改進知識產權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知發協字(2014]41號)中明確要求:將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認證情況作為科技項目立項,以及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和優勢企業認定的重要參考條件。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貫標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上升到國家戰略層次。
知識產權問題的暴露,促使大多數企業開始覺醒,開始重視知識產權,很多高新技術企業從自身需求出發,順應政府政策的引導,開始在企業內部自上而下開展知識產權體系貫標工作。
在當前的經濟發展大環境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貫標對于高新技術企業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具體體現在:
一、“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作為我國首部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國家標準,實施貫標將作為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的基礎條件,是企業申報多項科技項目的前提。
二、貫標有助于提升企業領導和廣大職工知識產權意識。標準關于知識產權教育與培訓的要求,引導企業面向全體員工、中高層管理者、研發人員等開展不同主題的知識產權培訓,提升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意識,調動職工發明創造的積極性,形成全員創新的良好局面。
三、推動企業產生具備高附加值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新技術,提升企業無形資產價值。在企業融資上市、投資并購及企業出售等資產運作上獲取更大的收益;同時,通過自己生產銷售或通過技術貿易許可轉讓他人,將給企業帶來豐厚經濟收益。
四、鞏固企業市場地位。通過貫標,研發人員、市場銷售人員開始重點關注產品在市場上的知識產權風險,開始調查收集行業知識產權狀況,通過調整研發策略,制定知識產權風險規避方案等,逐步打造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擁有的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在銷售市場的地位明顯增強,隨之,經濟收入也顯著增加。
五、企業知識產權風險顯著降低。通過貫標,企業內部的知識產權風險得到系統梳理,并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規避,例如:人員入職、離職的知識產權風險;公司各類合同中知識產權風險;產品立項、研究開發、上市前、參加展會、宣傳、售后等環節面臨的知識產權風險等。風險的降低或規避、知識產權的合理布局為企業在市場拓展,尤其是海外市場拓展方面形成有力保障。
綜上,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貫標,可以讓企業走得更穩更遠;一個企業能夠穩健快速成長,一定要做好知識產權管理工作,而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貫標對于高新技術企業來說,則是行之有效的策略。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深入實施,將為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