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路 周厚喜 王海鑒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具有創業基本素質和開創型個性的人才為目標,不僅僅以培育在校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創新創業能力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會,針對哪些打算創業、已經創業、成功創業的創業群體,分階段分層次的進行創新思維培養和創業能力鍛煉的教育。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實用;理念
創新創業教育本質上是一種實用型教育理念。而作為專業教育的重要陣地,大學階段的教育對于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發展以及落地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將創新創業精神以及創新創業理念、創新創業方法傳遞、教授給學生,并且正確的引導他們運用相應知識,提高大學生的相關素養能力,已經成為高校工作研究的重要方面。
一、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現狀
事實上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自上個世紀開始已經引起的全球范圍內的共識,并且國家教育部門也多次提出相關工作要求,以改善、提高高等教育階段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
2014年9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提出,要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勢態。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又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2018年2月1日,國家教育部下發《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點》,《要點》中提出,要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能力實施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燎原計劃,辦好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通過國家與政府的一系列舉措,以及上級教育部門的文件指導,我們能夠清醒的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中所處的重要位置,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只有在全社會掀起創新創業的浪潮,才能夠為社會發展,經濟增長提供充足動力,才有助于改善國家經濟結構,提高經濟增長的水平與質量,最終實現全面小康的這個發展目標。而創新創業意識的提升,決然離不開教育環節的參與以及引導,而最為終身學習的重要階段,大學的高等教育中,提高創新創業意識,創造創新創業教育環境成為高等教育中的必然趨勢。那么截至目前為止,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在“創新創業方面”的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現狀如何,在開展創新創業工作過程中有怎樣的先進經驗與方法可以進行交流與學習,本文擬通過對高等職業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現狀以及問題分析,進一步探究高等職業院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中的具體路徑與方式方法,并提出操作性強的相關建議,為相關院校的創新創業工作開展提供指導或參考。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開展現狀(以高職院校為例)
1.開展課程學習課程
學院根據在校學生的實際水平,量身定制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理論課程,幫助學生學習創新創業知識,為學院的創新創業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根據目前該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現狀來看,該校建立了相對健全的創新創業理論教育課程,其中主要以網絡課為主,這樣的授課方式有助于學生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學習時間,能夠更加靈活的掌握創新創業相關的理論知識,并且網絡授課的方式,擺脫了傳統的教室上課的枯燥,是現階段更易于被學生接受的授課方式,通過網絡課的方式,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創業相關課程,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為學校開展后續的創新創業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文化基礎與文化氛圍,為學院后續開展創新創業工作的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
2.開展創新創業活動
學院積極鼓勵、支持院系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學院物流管理系專門設立創新創業節,做為大學生校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系列的創新創業活動,包括成功企業家校內講座,開展創業沙龍活動,組織創業大賽,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動員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活動,將課堂中掌握的相關知識
二、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工作方案研究
(一)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實訓基地。目前,學院關于創新創業的相關工作在學院發展規劃處的領導主持下,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的召開,并且學院學生參加青島市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的成績屢獲佳績,更是體現了學院相關工作的突出成績。但是就目前學院現有的配套設施來看,需要建設一個專項用來開展雙創工作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訓基地或者空間,為有相關意愿或者興趣的同學提供一個交流思想、碰撞火花的平臺,提供必要的、相關的講座與指導,幫助同學實現夢想,成長成才。
(二)建設獨立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目前,學院已經開展了雙創方面的教育課程,但是課程主要是網絡課,一方面,沒有教學課堂的師生互動,另一方面無法將瞬息萬變的市場與政策及時地傳達到學生處,這就限制了學院雙創教學的深入開展。我認為,學院有必要建設獨立的雙創教育課程體系,要堅持線上線下齊頭并進,線上教學,確保創新創業課程學習的學生覆蓋率,保障創新創業教育基礎扎實。同時開展線下專業教師授課,網絡在創新創業方面興趣廣泛的學生,專門組建創新創業示范班級,提升學院創新創業課程的教育深度與廣度。要國家的相關政策,提供法律建議,探討學生的創業想法,為有相關要求的學生提供意見建議。
(三)建立學生創新創業扶持基金。成立相關基金,學院可以為在創新創業方面變現突出,并且創業項目經過深入研究后可操作性強的學生進行資金復制,幫助學生解決啟動資金的問題。利用校企合作理事會來拓展基金會的資本來源,以資本的形式操作相關項目,例如,學生獲得了啟動資金,參與投資的企業獲得了一個頗具前景的創業公司的部分所有權。學生擁有了資本,同時還可以向企業學習策劃運營,保障創業項目的成功運營。
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長期甚至艱難的過程來教育引導學生挖掘自己的潛力,需要學校與企業的齊心協力,才能為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創造出更優秀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