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旭東

鐘揚
3月29日,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復旦大學教授鐘揚的先進事跡,追授他“時代楷模”稱號。
“當一個物種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須迎接惡劣環境挑戰的時候,總是需要一些先鋒者犧牲個體的優勢,以換取整個群體乃至物種新的生存空間和發展機遇。共產黨員就是這樣的先鋒者。”這句話出自鐘揚之口,更是其一生堅持國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的生動寫照。
16年援藏,只為填補西藏的生態學植物學空白,帶出一支留得下的學術隊伍;17年參與科普志愿服務,讓公益與學術交相輝映、相得益彰;長期致力于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在青藏高原這個最艱苦卓絕的地方奮斗不止,為國家種質庫收集了數千萬顆植物種子,用科技報效國家……每一項事業的進步,都是震驚中外的大擔當、大作為,都是那么感人至深、催人奮進,何況這些奉獻僅來自于鐘揚教授一人之舉。
忠于祖國和人民是他一生的追求。作為一名黨員,他對黨和國家忠誠,始終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用奮斗詮釋著一生不渝的追求,以“持久的熱情和長期的投入”,為共和國科學事業埋下珍貴的“種子”,默默生根,努力開花,砥礪前行。作為一名科學家,他對科學事業忠誠,足跡遍布西藏最偏遠、最艱苦的地區,深深扎根于祖國西部這片鮮有問津的土地上,讓科研的精神遍布高原大地。作為一名教師,他對“傳道授業”的偉業忠誠,以德修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盡心盡力幫助學生成長成才,為國家積蓄科研偉力和人才后勁。
不斷奮進和頑強拼搏是他人生的寫照。習近平總書記說:“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走進新時代,如何煥發新氣象、彰顯新作為?鐘揚教授作出了榜樣。為了事業奮斗,“我想帶出一批博士生團隊,探索一種高端人才培養的支教模式,幫助西藏形成人才培養的造血機制。”他不僅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敞開胸懷,迎接援藏的人才,挑起擔子,勇作事業的高峰。為了未來奮斗,“我不一定能看到,但可以造福200年后的人。”理想是事業的基石、是奮斗的催化劑,理想更讓防風固沙的熱帶紅樹林,傲立在巍巍高原之上。
樹立責任和擔當是他不忘的初心。共產黨員最講責任、最重初心。責任和擔當不是空洞無物的意識所及,恰是實干作為的行動壯舉,鐘揚教授把為祖國盤點青藏高原的植物“家底”作為使命,不斷地在植物學領域中“開疆擴土”,為祖國守護植物基因寶庫,書寫“中國基因”的不朽傳奇。他視為祖國集聚人才為己任,把每一名學生當作寶貴的種子一般用心培育、全心澆灌,更為少數民族、高原地區培養出源源不斷的后發之力。這樣的盡心盡責、這樣的果敢擔當,正是新時代發展的必備要素,更是每一名黨員干部都應當學習和弘揚的優秀品質。
鐘揚教授將忠誠、敬業、奮斗、責任、擔當等優秀品質永遠地留在了所熱愛的事業之上,凝聚成一座巍峨的豐碑,更樹立起了一座精神上的“珠穆朗瑪峰”,為勇敢堅毅者、奮進作為者點亮了前行的明燈。我們全社會都要珍視,并學習好鐘揚同志的先進品質、優秀人格、偉大德行,共同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和進步奉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