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洪芬
下班回家,看婆婆正在廚房里忙。走過去打招呼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婆婆是在做小蒜香餅。
婆婆笑著告訴我,今天她去鄉下看望一位老朋友。那朋友在自己家門口的菜地里種了一壟小蒜,看她喜歡,臨走的時候,特意割了幾株給她。婆婆拿起剛剛出鍋的小蒜香餅遞給我說:“你不是喜歡吃嗎?快,趁熱,我特意在里面加了三個雞蛋呢。”
三個雞蛋?婆婆的話一下子讓我陷入了回憶。十歲那年,也是在春暖花開的季節,我和小伙伴們去山上玩,意外地發現了幾株小蒜,欣喜異常,趕緊拔了帶回家。回到家未及站穩,便立即要求母親做蒜餅給我吃。
母親點著頭。我又要求她做蒜餅的時候最好加幾個雞蛋。我的話讓母親很是為難。那時候,物資匱乏,家里經濟狀況也不好,雖然母親常年養著幾只雞,雞也常年下著蛋,可那些蛋是家里平常日子的柴米油鹽啊。放一個蛋已是奢侈,又怎么可能放幾個?母親看著我,終于還是開了口說:“要不然,就放一個吧。”我有心要抗議,可看著母親的神情,還是點了頭。
那一次的蒜餅真的很好吃。貧窮人家的孩子特別容易滿足。只要有蒜餅吃,我早把一個雞蛋和三個雞蛋的事忘了,可后來母親卻時常愧疚地提及此事。母親總說,等日子好過一些,就給我吃好多好多的雞蛋,還給我做放了好多雞蛋的小蒜香餅。
我慢慢地長大,開始了漫長的在外求學的日子。因為難得回家,母親只能在電話里告訴我,山上的小蒜又長起來了,再過一段日子便可以割來做蒜餅了。我聽著,立刻變成那種“垂涎三尺”的語氣。母親聽出我的饞勁,便會嗔怪:誰讓你不回家來呢?你要回家來,我立馬做給你吃。
只是,路途那么遠,怎么可能說回家就回家呢?于是,那幾年里,小蒜香餅儼然成了我想家的一個牽掛。后來,我畢業,然后結婚。有一次回家,我驚訝地發現,我家門前的菜地里,居然種著十幾株小蒜。問了母親,我才知道,她是特意從山上連著根須挖了來,然后移植在菜地里的。母親說,因為不知道我什么時候回來,移栽過來,吃的時候方便。
那一次,母親又給我做了小蒜香餅,調粉的時候特意加了三個雞蛋。我吃的時候,母親一直看著我笑,那么滿足。那個笑容像暖流,一直溫潤在我心里。
而現在吃著婆婆為我做的小蒜香餅,我不由地再一次心意潮涌。看我眼眶突然濕潤,婆婆問我怎么了,我說:“媽,謝謝你對我這么好,這蒜餅真好吃。還有,我想我媽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