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春自治旗克一河中心衛生院坐落于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東北部鄂倫春旗克一河鎮中心,特殊的地理和環境因素造成克一河中心衛生院多年來的發展遠遠落后于當地人民的需求。近年來,借著國家政策的外在驅動和本院在管理上的創新,克一河中心衛生院改換了一副新面貌。
克一河鎮地處偏遠,衛生院為使轄區內居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服務,特別引進了遠程會診系統。2017年,衛生院通過會診平臺與北京市三博腦科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對接成功,為本鎮5名患者開展遠程會診。為促進優質護理服務措施有效實施,衛生院自2013年開始實施護理垂直管理,即在院長領導下的護理部主任、科護士長二級護理垂直管理體系。護理部及科護士長負責對全院護理人員進行彈性管理、統一調配。重點培養后備人才及年輕管理人員,短缺護理崗位采取外聘制,把護理工作量納入績效考核方案中,以調動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強化激勵獎懲制度,護士的收入分配、職稱晉升、評優評先等向臨床一線傾斜。通過護理垂直管理,加強了對護理服務質量的管控,護士敬業度增加,護患關系更加和諧。

衛生院根據近年來病床周轉率調查發現,內科病床周轉率高,而外科病床卻空閑很多,同時開放內外科病房導致護理人員配置十分緊張。為此,將內外科病房統一合并成綜合病房,承擔內、外、婦、兒科住院病人診療護理工作,這樣既節約了人力資源,又可以將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配備到臨床需要的地方,真正落實責任制管理模式。
衛生院公共衛生科也立足本地本院實際不斷開展特色工作。例如,采取入戶走訪調查建檔為主,門診就診、體檢建檔為輔,建立以家庭為單位的健康檔案,比以人為單位建立檔案更科學,能使遺傳史、家族史等信息一目了然;醫務人員自制慢性病管理表格,通過表格,可以看出一個人一年內血糖、血壓的變化和使用藥物調配情況等;入戶隨訪時,在重點人群家大門上做標識,高血壓人群用紅筆標記G,糖尿病人群用藍筆標記T,老年人用黑筆標記L;按照上級衛生主管部門部署安排,衛生院實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功能。
克一河鎮現有人口總數12183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2598人,空巢老人占50%以上,但全鎮并未設置養老機構。根據現狀,衛生院領導經過深思熟慮并外出考察后提出醫養結合新思路。此項目已向鄂倫春自治旗衛生計生局申請報告。
克一河中心衛生院經過不斷創新管理,已從過去的老舊差向新特好的方向轉變。未來5年內,衛生院將以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并重發展為方向,以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為主題,以追求社會效益、維護群眾利益、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為內容,創新發展,努力建成規模適度、功能完善、環境優美、設施完備、治理規范、群眾滿意的一流鄉鎮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