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巧萍,許曉雅,葉夏燕,陳琴芬
(麗水市人民醫院 神經外科,浙江 麗水 323000)
顱腦腫瘤作為臨床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其對顱內神經及血管造成壓迫,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目前顱腦腫瘤的臨床治療中尚無有效治療方法,主要通過手術對腦組織進行保護,解決患者腦或脊髓血液失調問題。手術作為一種強烈應激源,對患者的情緒帶來嚴重負面影響,影響患者術后恢復和生活質量[2]。本研究選取80例顱腦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圍術期進行相應干預以緩解患者負面情緒,從而促進患者術后恢復?,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顱腦腫瘤患者80例,其中腦膜瘤患者23例、膠質瘤14例、垂體瘤15例、顱咽管腫瘤12例,其他腫瘤患者16例;均經病理[3]確診,無其他惡性腫瘤,排除曾進行過手術治療、認知功能障礙或患有精神疾病、曾接受過心理治療的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52~82歲,平均64.4±4.1歲,平均手術時間3.7±0.6 h;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54~80歲,平均63.5±3.7歲,平均手術時間3.2±0.6 h;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
1.2 術后護理
1.2.1 心理干預 術后,所有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同時加強心理干預: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及手術后的注意事項、可能出現的問題等,叮囑患者家屬多給予患者關心,向患者傳遞積極樂觀的信念,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1.2.2 握球鍛煉 觀察組另實行握球鍛煉:選取直徑4~6cm的橡皮球,指導患者進行握球鍛煉,30min一次,每次捏球20~30次,8次/d。實施過程中觀察患者腕部血流情況和指端運動情況,對患者握球的舒適度和心理感受進行詢問,采用止血器進行減壓,4h/次,共進行兩次,術后24h后解除止血器。若患者出現身體不適或并發癥等情況,醫護人員及時進行救治。
1.3 評價指標 選取3名本科學歷、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的醫護人員對患者術后情況進行檢測,記錄患者不良反應如顱內出血、血管痙攣、局部血腫的發生率。分別于手術前和手術后2周對患者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和視覺模擬(VRS)評分量表進行測試。SAS量表共20個條目,分為0~4分五級評定,結果各項相加得分越高焦慮越嚴重;SDS分20個條目,分為0~4分五級評定,結果各項相加得分越高抑郁越嚴重[4]。采用視覺模擬(VRS)評分評價患者疼痛情況,分0~10分共10個層次,0分無痛,10分極痛[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SAS、SDS和VRS評分比較采用t檢驗,不良反應率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手術前后患者的焦慮抑郁及疼痛情況 手術前,2組患者SAS和SDS評分及VR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2組SAS、SDS及VRS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手術前后患者SAS、SDS、VRS評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手術前比較,P<0.05。
2.2 術后并發癥情況 手術后,患者出現顱內出血、血管痙攣、局部血腫等并發癥,對照組并發癥總發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手術后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n(%)]
顱腦腫瘤不僅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6],且患者由于對顱腦腫瘤的病因及并發癥了解較少,在術后易出現緊張、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影響預后和患者的生活質量[7]。顱腦手術后,為預防橈動脈相關并發癥的產生常使用傳統護理方式,即對手部進行固定,此方式患者手部血液流通不暢,易出現麻木、腫脹疼痛等不良反應,嚴重者發生骨筋膜室綜合征[8];術后醫護人員指導患者進行適量肢體活動,但由于缺少參照標準,患者無法掌握活動的力度和技巧,有的患者擔心活動劇烈導致出血而心理負面情緒嚴重,無法達到預期效果[9]。
握球鍛煉指患者通過捏直徑4~6 cm大小的橡皮球增加指端活動量,減少手部腫脹、麻木、疼痛等癥狀,有效改善血液循環[10]。通過握球運動,可以使手指、手掌得到充分運動,促進指、腕、肘等上肢肌肉的運動,可防止和糾正上肢麻木無力、顫抖、握力減退等癥狀。同時握球運動可以使人的思想集中于手上,排除各類雜念,消除緊張狀態,使大腦得到放松[11]。進行握球運動時,球體柔軟且有輕微的摩擦聲,有利于大腦神經的興奮與抑制得到適度平衡,張弛相宜,手部的運動也能使腦部的供血更加充足[12]。在本研究中,手術后觀察組SAS評分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表明握球鍛煉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
握球鍛煉時能夠刺激患者手掌第二、第三掌骨,有利于調節中樞神經的功能,達到鎮靜怡神、健腦益智的功效,從而增進自身臟腑的生理功能,調節患者對疼痛的感知度[13]。患者通過握球鍛煉減少了負面情緒的產生,患者家屬給予患者關系和鼓勵,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患者術后恢復治療配合度高,有效降低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在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VR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亦顯著低于對照組。
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因研究時間限制對患者沒有足夠長的隨訪時間,導致對握球運動對患者長期預后的影響缺乏了解。其次本研究均選取成年顱腦腫瘤患者,該研究方法在未成年患者中是否有效尚不清楚,這些不足在以后的研究中會進一步改進。
綜上所述,握球鍛煉相比于傳統護理方法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術后焦慮抑郁情況,減輕患者疼痛,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